中药处方分析在中药调剂中的效果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23
/ 3

中药处方分析在中药调剂中的效果分析

王岩

前郭县中医院   吉林省松原市   138000

摘要:目的:分析在中药调剂工作中采用中药处方分析的效果。方法:在2020年1月~2022年1月期间选取1000张患者中药处方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采用常规中药处方管理,研究组采用中药处方分析管理,对比处方管理效果。结果:研究组中药调剂不合格率低于对照组;研究组中药处方中涉及的药材味数、药付数量以及金额等指标均低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研究组治疗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价值(P<0.05)。结论:在中药调剂工作中,通过积极做好中药处方分析,医疗人员可以合理促进中药调剂工作质量的提升,对于患者治疗效果的提升与优化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该方法值得推广普及。

关键词:中药调剂;中药处方分析;处方调剂不合格率;处方指标;临床效果

近年来,随着中医理论的不断发展与普及,大批医疗人员结合中医理论对于患者治疗方法进行了分析与解读,其的进一步促进了患者治疗方法的多元化发展。在此期间,大量研究资料显示,通过积极做好对于中药处方的合理应用,医疗人员可以结合患者实际情况有效实现对于药物治疗方案的调整,其对于患者病情的控制与健康的恢复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也对患者的健康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在治疗期间,有效确保中药处方的规范是保证患者治疗效果的重要依据,因此,医疗工作者针对如何进行中药处方管控展开了分析与解读,希望进一步提升对于中药处方的管理工作效能。在此期间,研究人员指出,通过合理做好对于处方的分析,有助于促进患者处方应用效果的合理优化,对于后续治疗工作的实施至关重要。本文针对在中药调剂工作中采用中药处方分析的效果进行了分析,现整理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2020年1月~2022年1月期间选取1000张患者中药处方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处方中涉及的男性300例,女性200例;年龄23~74岁,平均(49.64±1.25)岁;其中,妇科处方160张,儿科处方114张,内科处方120张,外科处方106张;研究组处方中涉及的男性282例,女性218例;年龄25~76岁,平均(49.74±1.65)岁;其中,妇科处方145张,儿科处方125张,内科处方122张,外科处方108张;相关内容已经上报伦理委员会并获得委员会审批。差异无统计价值(P>0.05)。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采用常规中药处方管理,主要内容包括:有中药房药师根据处方内容进行处方的调剂。在此期间,药师应严格依据处方中涉及的药材其使用剂量进行处方的充分调剂。在发放药物时,应及时对处方的应用方法和服用频次等内容与患者进行沟通,帮助患者正确了解处方应用方法,确保其正确进行处方的药用。

1.2.2 研究组  采用中药处方分析管理,主要内容包括:①制定中药处方书写标准:在处方管理工作开展期间,相关工作人员应及时做好对中药处方书写标准的有效制定与完善,从而确保医生在开具处方时可以依据相关标准合理实现对于处方的充分书写与有效审核,继而确保中药处方的科学性。在此期间,开具处方的医生和药剂师应及时对处方内容进行分析并签名盖章,若处方书写存在不合理问题,应及时将处方退回并与开具处方的医生进行沟通,以便合理实现对于处方的有效规范。②优化处方分析管理制度:在中药处方开具后,应及时做好对于处方分析管理制度的合理探索与调整。在此期间,应及时做好对于分析与管理工作体系的合理明确,有效规定不同人员在处方分析管理过程中的执法与使用,以便确保相关工作顺利落实。③开展医务人员专业能力培训:为了确保医务工作者合理实现对于专业能力的有效提升,医务工作者应定期结合中医理论知识和中药处方内容进行专题讨论。在此期间,可以邀请具有丰富经验的临床专家组织相应培训,从而帮助医务工作者不断提升自身专业能力,确保其在审核处方的过程中可以进一步实现对于处方中潜在问题的及时发现和合理纠正,进而确保患者用药治疗安全性的全面提升。④细化处方分析内容:在对中药处方进行分析的过程中,医务工作者应积极做好对于处方中常见问题的有效梳理并细化相应的分析内容,确保处方分析工作的有序开展,以便促进分析工作质量的持续优化和改进。在此期间,其应首先对处方种不同药材的配伍情况进行分析,随后在处方分析期间,应对相应药材的配置剂量和制备方法进行确认,确保处方“君、臣、佐、使”的合理性。与此同时,在对处方进行调剂的过程中,应严格遵循“十八反”和“十九畏”的处方调剂原则,避免处方中出现药物功效相关问题。此外,在对处方进行调节的过程中,针对需要进行先煎或打粉等特殊处理的药物,应及时在处方中进行标注,从而确保药物可以得到及时的处理,为患者治疗效果的保障提供助力。⑤总结处方调剂管理经验:在对中药处方进行调剂与管理的过程中,相关人员应及时结合日常工作实践对于中药处方调剂的相关经验进行总结与梳理。在此期间,医务工作人员应及时结合日常工作经验对于处方调剂期间存在的常见问题进行分析。并将其集结成册,以便在日常工作中不时进行翻阅,继而结合具体问题强化自身对于中药处方调剂问题的理解和认知水平。

1.3 观察标准

1.3.1 患者中药调剂情况  依据患者中药处方调剂过程中出现的实际情况进行记录与对比,比较患者中药处方调剂期间的不合格率。

1.3.2 患者中药处方指标  包括中药处方的药材味数、药付数量以及金额。

1.3.3 患者生活质量  采用生活质量量表评估,主要分析患者在接受中药处方治疗前后的生活水平,得分越高表示患者生活质量越好。

1.3.4 患者治疗满意度  采用满意度量表评估,分为满意、基本满意以及不满意、

1.4 统计学方法

选取统计软件SPSS20.0处理数据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价值。

2 结果

2.1 患者中药调剂情况对比

研究组中药调剂中存在的问题包括药物剂量过大2张,配药错误1张,处方书写不规范3张,未标明脚注1张,重复用药1张,处方调节不合格率为1.60%。相比之下,对照组中药调剂中存在的问题包括组方结构不明3张,药物剂量过大7张,配伍禁忌2张,配药错误4张,处方书写不规范6张,未标明脚注3张,重复用药3张,处方调节不合格率为5.60%,通过对两组数据进行分析后可以发现,研究组中药处方调剂不合格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价值(χ2=11.526,P=0.001)。

2.2 患者中药处方指标对比

研究组中药处方中涉及的药材味数、药付数量以及金额等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价值(P<0.05)。见表1。

表1 患者中药处方指标

组别

n

药材味数(味)

药付数量(付)

金额(元/付)

研究组

500

9.04±0.52

6.12±0.24

34.45±2.13

对照组

500

10.98±0.46

7.23±0.31

40.04±2.01

t

-

62.483

63.310

42.680

P

-

0.000

0.000

0.000

2.3 患者生活质量对比

在接受中药处方治疗前,研究组患者生活质量为(71.05±3.54)分,对照组患者生活质量为(71.12±3.66)分,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无统计价值(t=0.307,P=0.759)。经过中药处方治疗后,在药剂的辅助下,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均有所提升,其中,研究组患者生活质量为(92.32±3.17)分,对照组患者生活质量为(84.41±3.50)分,差异具有统计价值(t=37.456,P=0.000)。

2.4 患者治疗满意度对比

从患者的角度来看,在对于中药处方调剂与治疗工作的满意度方面,研究组“满意”285例,“基本满意”204例,“不满意”11例,总满意率为97.80%。相比之下,对照组“满意”240例,“基本满意”230例,“不满意”30例,总满意率为94.00%,研究组治疗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价值(χ2=9.181,P=0.002)。

3 讨论

随着中医理论的不断发展与成熟,中药处方在临床治疗期间展现出了良好的应用价值并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密切关注。在应用期间,大量研究资料显示,由于中药药材的种类相对较为繁多,且不同药材的药效和应用方式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因此,为了充分实现中药处方价值的合理发挥,相关医务工作者应及时做好对于处方调剂工作的密切关注与重视,从而以一个严谨的态度有效实现对于处方调剂期间不同药材搭配情况的合理分析与解读,继而促进处方调剂工作质量的优化与改善[2]。在具体工作开展期间,部分调查资料显示,在对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部分医疗工作者在开具中药处方时容易忽视处方中药物配伍禁忌事项,从而导致处方搭配存在不科学的问题。另一方面,在处方书写的过程中,部分医生在书写时存在不规范的现象,从而对处方药材使用剂量和方法的调剂造成了一定影响,不利于处方应用价值的合理保障。针对这一问题,近年来,随着医疗研究工作的不断推广,医疗部门结合处方存在的问题制定了相应的《处方管理办法》,旨在全面促进中药处方治疗工作综合水平的提升与合理改善。在这一问题上,大量研究资料表明,在中药处方应用期间,通过有效实现对于处方的分析与管理,医疗工作者可以结合处方注射剂的药物及其搭配方法进行合理点评,有助于促进药材的合理应用,降低了处方中药物副作用问题的发生几率,对于患者治疗情绪的提升具有良好的促进意义。与此同时,在对中药处方进行调剂的过程中,医疗工作者可以根据处自己的医疗经验对于处方中药物配伍的合理性进行合理分析与探索,其有助于促进处方调剂科学性的提升[4]。在此期间,若其对处方药物使用存在疑问,则应及时与医生进行沟通的交流,从而合理实现对于处方的科学调整,以便减少处方治疗期间给患者造成的刺激。与此同时,通过及时对处方进行分析,医疗工作者可以结合处方治疗期间的相关注意事项向患者进行详细讲解与说明,以便有效确保患者治疗工作的顺利开展。在具体实施期间,针对需要患者自行煎煮的处方应及时做好,对于煎煮期间药材煎煮顺序的合理告知并对需要特殊处理的药材进行特别说明,从而确保患者有效实现对于处方的科学应用。另一方面,医疗人员应对处方应用期间患者的饮食禁忌进行有效控制,避免患者在应用处方治疗期间对于食用与处方相克的食材,从而全面提升处方所具有的安全性。从治疗工作的角度来看,通过及时做好对于中药处方调剂工作的合理管控中,中药房医疗工作者可以在调剂处方的过程中及时对处方中不合理用药问题进行指出与纠正,有利于充分规避中药处方治疗期间的“大处方”问题,同时减少了不必要的医疗费用,有助于促进患者经治疗期间经济负担的减轻。此外,通过有效实现对于处方书写标准的制定与完善,医疗工作者可以进一步实现对于处方的科学书写,有助于实现处方调剂工作综合质量的全面提升,确保了患者治疗期间安全性的充分保障。对于患者而言,中药处方分析工作的持续开展可以帮助其进一步实现对于处方的科学应用,对于患者治疗期间安全性的保障具有良好的促进意义,其进一步促进了我国中医治疗工作综合质量的优化,为患者治疗效果的显著改善提供了强劲的助力。

在本次研究中,通过对患者研究数据进行分析后可以发现,通过积极开展中药处方分析工作,中药房医疗工作者在开展中药处方调剂期间出现差错的几率得到了显著降低,其证明中药处方分析可以进一步促进调剂工作科学性水平的提升。从处方指标的角度来看,通过相关工作的合理开展处方,中药材味数、药付数量以及患者中药处方金额均得到了显著降低。从治疗效果的角度分析,通过接受中药处方分析后,患者生活质量得到了显著提升,且其对于治疗工作的满意度水平更高。由此可以看出,积极开展中药处方分析有助于促进患者治疗效果的合理优化,对于患者预后健康的保障具有重要的促进意义。

综上,为了进一步促进中药调剂工作质量的提升与优化,中药房工作人员应在日常工作中积极做好对于中药处方分析的合理实施。

参考文献

[1] 刘静. 处方分析在中药调剂中的实施效果评价[J].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22,20(5):55-57.

[2] 王震. 中药处方分析在中药调剂中的运用与效果研究[J]. 北方药学,2021,18(8):113-114.

[3] 杨斌. 中药处方点评在中药调剂中的应用效果及价值分析[J]. 科学养生,2022,25(11):2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