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士能级管理在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23
/ 2

护士能级管理在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苑萍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 天津市 300052

摘要:目的探讨手术室护理管理工作期间开展护士能级管理的应用价值。方法:抽选2021年6月~2022年6月于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400例患者进行研究,根据时间先后顺序分作对照组(2021年6月~12月,200例)与观察组(2022年1月~6月,20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模式管理,观察组开展护士能级管理,评估对比两组患者手术室护理质量,调查两组患者对此次护理质量管理工作的满意度情况。结果:据调查,观察组患者手术室护理管理工作中,护理安全评分、护理记录评分、仪器设备管理评分、专科护理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手术患者表示对此次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工作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开展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工作期间,可采取护士能级管理模式,能够有效提高管理质量,为患者建立良好的手术室治疗环境,提高患者满意度,倡导运用与推广。

关键词:护士能级管理手术室质量管理

引言

护理质量管理是医院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近些年,一些新型管理方法的出现为护理质量管理的落实提供了有效帮助,对护理质量的提高起到了重要作用。护理人员的科学管理和合理配置与手术室护理质量密切相关,而护士能级管理注重护理人员的成长规律,强调护理工作的自主性,发挥护理人员的潜能,对提高手术室工作效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研究在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中应用护士能级管理,并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抽选2021年6月~2022年6月于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400例患者研究,根据时间先后顺序分组,2021年6月~2月就诊患者为对照组,共计200例,男性102例,女性98例,年龄18岁~50岁,平均(35.14±3.29)岁。2022年1月~6月就诊患者为观察组,共计200例,男性98例,女性102例,年龄18岁~50岁,平均(36.02±4.03)岁。两组患者基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取得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纳入标准:(1)均于我院接受手术治疗者;(2)患者及其家属均同意参与配合本次研究者。排除标准:(1)排除手术禁忌者;(2)排除凝血功能异常者;(3)排除信息缺失及排斥配合研究者。

1.2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严格施行护士能级管理,即通过对护士能级管理的评定、职责、分级等对手术室护理人员进行能级划分,并根据能级划分结果进行不同的分工,具体内容如下:(1)护理人员分级。依据手术室现有护理人员各自参加工作时间、工作能力、学历、职称等对护理人员综合能力进行系统评估,依次分为1、2、3级护士。1级主要为助理护士或初级护士,从事护理工作年限不足5年;2级由护师组成,参与手术室护理工作年限不低于6年、不高于15年;3级主要由主管护师组成,参加工作年限超过15年,有丰富的手术室护理工作经验。(2)工作能级分级。手术室护理工作能级分为1、2、3级。1级指能初步配合手术医师工作,对基础的手术器械处理得当,并能配合2级护理人员对病区进行巡视,属于手术器械护理人员。2级指可以完成手术室巡回工作,可配合完成腔镜、肾移植等大型手术,并协助3级护理人员完成特定器械及仪器的处理工作。3级指能配合复杂高难度手术,并兼管带教、业务学习、护理培训等任务。在手术室护理中,根据每个护理人员的能级分配手术室护理工作任务,每个护理人员具体负责一项护理工作,护理工作年限短的护理人员主要负责难度较低的基础护理工作,具有3年以上护理工作经验的护理人员可负责精密仪器管理、药品管理、器械管理等护理工作。(3)手术室器械管理。成立手术室器械管理小组,小组组长由3级护士担任,主要负责管理无菌物品、手术敷料、手术器械等以及对特殊手术的外借、使用等,每隔3个月进行1次轮换管理;副组长由2级护士担任,主要负责手术室器械的打包、保养以及灭菌器的记录工作等,每2个月进行1次轮换管理;第2副组长由1级护士担任,主要负责耗材消毒、打包等监管工作,每个月轮岗1次。(4)手术室的整体管理。整体管理由1、2、3级护士共同负责,3级护士对1、2级护士进行业务指导,2级护士负责手术室的巡回管理,并负责1级护士的业务指导,1级护士负责洗手护士的管理监督,每项管理工作均要求每3个月进行1次岗位轮换。若管理过程中出现错误,应根据错误造成的严重程度进行惩罚,惩罚方式可选择扣奖金、扣绩效等形式,同时对于管理工作突出的护理人员也可作为年底评先进的标准之一。

1.3观察指标

通过医院自制评估量表对两组患者手术室护理管理质量进行评分,内容涉及护理安全评分(0-25分)、护理记录评分(0-25分)、仪器设备管理评分(0-25分)、专科护理质量评分(0-25分)4个方面,分数与护理管理质量呈正相关。待患者体征稳定后向其发放满意度调查问卷,对此次手术室护理管理满意度进行评估,问卷为100分,以患者主观意愿为基础进行评估,根据得分划分满意(80分及以上)、一般满意(60-80分)、不满意(60分以下)3种情况,总满意度=满意占比率+一般满意占比率。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对研究对象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数据采用(±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表示,使用χ2对数据进行校检;P>0.05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手术室护理管理质量评估

观察组患者手术期间手术室护理安全评分(22.59±1.48)、护理记录评分(23.02±1.07)、仪器设备管理评分(23.35±0.85)、专科护理质量评分(23.94±0.33)均高于对照组(19.84±1.53、20.01±1.12、20.06±0.88、21.02±0.38)(P<0.05)。

2.2手术室护理管理满意度评估

观察组手术患者对护理管理总满意度(195(97.50)高于对照组(173(86.50))(P<0.05)。

3讨论

手术室的工作量较大,且风险性较高,手术室管理质量与手术室护理质量、手术质量密切相关。随着医院管理理念与内容的不断提高,如何合理配置护理人力资源成为医院管理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护士能级管理主要是根据护士的能力大小合理安排患者的护理工作,可充分发挥护理人员的潜能,具有更高的灵活性及科学性。有研究表明,护士能级管理注重护理人员的成长规律,强调护理工作的自主性,发挥护理人员的潜能,对提高手术室工作效率具有重要意义。护士能级管理可使护理人员更好地完成自身护理工作,也更能适应患者及临床医师的要求。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中应用护士能级管理干预,可有效提升手术室护理质量,并能有效提高患者、护士、医师的满意度。

参考文献

[1]罗静雯.手术室护理中实施精细化护理对提升手术安全性与满意度的效果观察[J].基层医学论坛,2020,24(36):5211-5212.

[2]万春.手术室护理质量控制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有哪些?[J].健康之家,2020(12):90-91.

[3]李萍.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智慧健康,2019,5(02):14-15.

[4]朱航.层级管理在手术室管理中的应用探讨[J].中国社区医师,2019,35(02):186-187.

[5]潘晓梅,任杰平,甘楚明,黎海芹.手术室细节护理在手术患者护理安全中的应用[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9,4(01):95+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