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用红外热成像检查在健康管理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23
/ 2

医用红外热成像检查在健康管理中的应用

赵妍

空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肿瘤科,陕西 西安710038

【摘要】目的:研究医用红外热成像检查在健康管理中的应用。方法:对2020年1月-2021年10月我院收治的128例患者进行研究对比,研究将患者分为两组,分别为常规组(64例)、实验组(64例),分别为患者提供彩超检查、红外热成像检查,对比两组患者的检查符合率,同时分析医用红外热成像在患者治疗后的皮肤温度。结果:相较于常规组,实验组患者有明显优势,检查符合率更高,患者治疗前后皮肤温度差异大,治疗后检测温度更低,(P<0.05)结论:医用红外热成像检查在健康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关键词】彩超检查;医用红外热成像;健康管理;应用

临床诊断学中,检验技术直接影响了诊断的结果,通过科学的措施,可以协助临床医学明确患者病灶部位、了解病程情况,完成诊断与治疗。常规临床检验中,多采用彩超技术检验,虽然能够了解患者病灶部位,但是无法诊断患者病程,以及治疗后的康复情况[1]。医用红外热成像是临床检查常用医疗措施,诊断原理在于通过监测物体的辐射频率,利用红外线感知人眼感知不到的温度分布,最后用热图像的方法检定出来[2]。采用红外热成像技术检测,对于医疗人员水平要求较高,人员既要有成熟的操作能力,还应当有丰富的临床操作经验,通过采用成熟的红外热成像技术检查后,可有效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参考。

1一般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对2020年1月-2021年10月我院收治的128例患者进行研究对比,研究将患者分为两组,分别为常规组(64例)、实验组(64例);常规组:男性42例,女性22例;年龄35-64岁,平均年龄(42.65±4.67)岁;实验组:男性38例,女性26例;年龄34-67岁,平均年龄(41.35±4.32)岁。两组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常规组:常规组患者接受常规彩超检查。实验组:采用医用红外热成像检查,具体检查方法为:使用数字式仪器(厂家:重庆飞洲光电技术研究所,型号:WNIV0805,类型:普及型),进行红外热像检查。检查中,热像检查室内的温度控制在23℃左右,温度可控制在35%上下,保证空气环境稳定,无对流。患者在接受健康检查时,需要做好准备措施,包括去除腰围、护膝等器物。进入检查室后,有护士协助患者暴露检查部位,至少暴露15-25分钟。如果检查期间,发现患者身体潮湿、有汗液,需等待皮肤充分干燥,待患者皮肤温度稳定,与室内温度相近时,即可实施红外热成像检查。在检查前,应调整系统软件各项参数,使用合适的热像中心温度,达到标准后保存图像。经此操作后,保存的图像清晰度较高,扫描范围较大,如包含了患者的胆囊、肝肾、头颈、腰背等等,根据患者的具体需求确定检查位置,检查完毕后告知患者调整衣物,走出检查室。最后由具备丰富经验的操作医师,将热成像图片打印出来[3]

1.3观察指标

检查符合率:记录并统计两组颈椎病、脂肪肝、腰痛检查符合率;患者经诊断和治疗后,采用医用红外热成像检定患者治疗前后皮肤温度,将实际情况记录并纳入标准中。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8.00软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使用±s表示,行t值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行x2检验,当P<0.05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观察两组检查符合率

经检验后,常规组颈椎病、脂肪肝、腰痛检测为阳性的患者分别为35例、15例、14例。实验组患者分别为35例、26例、28例,(P<0.05),见表1:

表1对比两组检查符合率[n/(%)]

组别

n

颈椎病

脂肪肝

腰痛

常规组

64

25(39.06)

15(23.43)

14(21.88)

实验组

64

35(54.69)

26(40.64)

28(43.75)

x2

3.137

4.342

6.946

P

0.077

0.037

0.008

2.2对比患者治疗前后皮肤温度

两组患者经确诊并接受治疗后,采用医用红外热成像检查患者的皮肤温度,证实治疗后相较治疗前温度明显降低(P<0.05)。详见表2:

表2患者治疗后皮肤温度对比[±s]

组别

n

腰痛

脂肪肝

颈椎病

治疗前

64

34.35±3.22

36.88±3.79

35.65±1.45

治疗后

64

32.33±2.01

34.21±2.01

30.21±0.69

t

4.257

4.979

27.102

p

0.000

0.000

0.000

3讨论

临床医学认为吗,人体正常体温较为恒定,当出现身体部位病变或功能异常时,局部组织的血流就会受到影响,从而改变体表温度,所以通过检定人体皮肤温度,可明确患者具体治疗情况。医用红外热成型检查,原理在于利用热成像,采集人体表面的红外辐射,从而分析辐射信号,转化为图像,用不同的颜色来代表体表状态。通过专业医师操作分析,可明确人体病变部位,局部组织的病变性质等,在医院应用范围较为广泛,如常用在神经科、泌尿科,以及皮肤科等等。将医用红外热成像在健康体检管理中应用,不仅可以及时发现人体异常,观察局部发生病变,还可以显示病变的范围,降低患者病情加重的可能性。采用该检定措施,不仅可以在健康管理中作用于疾病筛查,通过医护人员的帮助,还可以帮助患者早期做好干预工作

[4]。利用红外热成像检查,可以借助疾病诊断、早期预警,以及指导疗程等多项功能,帮助患者逐步走向康复。

该次研究中,将患者分为两组,分别提供彩超检查、红外热成像检查两种措施,结果提示,实验组在监测腰痛、脂肪肝、颈椎病方面效果良好,证实红外热成像检查方法对于检验患者疾病、为临床诊断提供参考有极大的参考价值。不仅如此,还可以监测患者治疗前后的皮肤温度,帮助患者及医护人员明确患者疾病治疗效果,以及病程,便于调整健康护理计划,提升疾病治疗的针对性。

综上所述,医用红外热成像检查在健康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不仅可检定患者疾病种类,还可明确患者治疗程度,建议在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周一未,王为民. 医用红外热成像技术在骨伤科中的应用进展[J]. 科技风,2020,(32):132-134.

[2]武士勇,张英,王浩,张洁. 医用红外热成像在脑卒中诊疗中的应用价值[J].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20,4(5):62-64.

[3]徐恒,季青洁,吴春玲,冷文飞. 医用红外热成像技术的临床应用[J]. 中医临床研究,2019,11(35):126-129.

[4]张志海. 医用红外热像在腰腿疼痛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 承德医学院学报,2018,35(3):237-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