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氨蝶呤治疗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护理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23
/ 2

甲氨蝶呤治疗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护理研究

王飞

贵州省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贵州贵阳  550008

摘要:目的:分析对于接受甲氨蝶呤治疗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患儿给予不同护理模式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血液科在2019年1月-2022年3月内收治的62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并将其分成观察组(采取预防性护理)与常规组(采取基础护理),各31例。对比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免疫球蛋白M、免疫球蛋白G、免疫球蛋白A均高于常规组,(P<0.05)。此外,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对于接受甲氨蝶呤治疗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患儿,给予预防性护理可提高化疗治疗的成功率,还能够提高患儿的免疫力,安全、有效,有临床推广价值。

关键词:甲氨蝶呤;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护理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是一种恶性疾病,死亡率高,预后较差。当前,对于该疾病多为化疗治疗,甲氨蝶呤则是化疗治疗的药物,该药物可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繁殖,有抗肿瘤的作用[1]。但是在应用甲氨蝶呤治疗的同时,可能会损伤患儿的肝肾功能,还可能会导致患儿出现不良反应,因此需要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共纳入了62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所有患儿为我院血液科于2019年1月-2022年3月内收治。将患儿分成观察组(n=31)与常规组(n=31)。两组患儿可对比,(P>0.05)。纳入标准:(1)3-12岁患儿。(2)患儿入院后通过查体、血液检查、细胞化学检查、脑脊液检查、病理学活检等确诊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3)可接受化疗治疗者。(4)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者。排除标准:(1)无法耐受化疗治疗者。(2)预期生存期小于6个月者。

1.2方法

1.2.1治疗方法

所有患儿采取的治疗方法相同,均应用甲氨蝶呤治疗。甲氨蝶呤(生产企业:

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32026197;规格:1g)。用药方法:静脉滴注;用药剂量3-5g/m2

1.2.2护理方法

常规组接受基础护理,包括饮食护理、健康指导、环境护理、用药指导等。

观察组采取预防性护理,具体如下:

治疗前:(1)对于需要接受化疗治疗的患儿,责任护士需要分析患儿的身体状态、精神状态以及性格,大部分的患儿年龄小,在疼痛和疾病的影响下,无法很好的配合治疗。因此需要护士耐心的与患儿沟通,通过温柔的语气、表情、肢体动作等取得患儿的信任,让患儿更好的配合治疗。(2)此外,对于患儿家属,护士要秉持理解、尊重的态度,耐心的沟通,并分析家庭的经济情况、家属对疾病的看法等,并告知疾病的病因、治疗方案、治疗方案的预期疗效、化疗相关注意事项,帮助家属建立信心,让家属给予患儿陪伴和安抚,促进整个化疗过程的顺利进行。

治疗后:预防口腔溃疡(嘱咐患儿多饮水、每天进行口腔检测、指导患儿应用亚叶酸钙进行含漱)、胃肠道反应(治疗前给予止吐药,指导患儿少食多餐,避免辛辣刺激食物,严重的还可以给予静脉营养支持)、感染(每天定时清洁消毒、开窗通风、注意患儿个人卫生、限制探视时间、注意患儿饮食卫生)、出血(通过血常规检测了解患儿血小板情况,并观察患儿是否出现出血情况)、骨髓抑制(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并定期进行血常规检测,检测患儿的白细胞计数,对于白细胞计数大量下降的患儿需要隔离观察)、肝肾功能损伤(定时的检测患儿的尿液情况)。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儿的免疫球蛋白指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

1.4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21.00软件,组间对比显示P<0.05表示有差异。

2结果

2.1两组患儿的免疫球蛋白指标对比

两组免疫球蛋白M水平相比较,观察组为(1.62±0.03)mg/mL,常规组为(1.33±0.05)mg/mL,对比有差异,(t值=27.691,P值=0.000)。

两组免疫球蛋白G水平相比较,观察组为(9.52±0.11)mg/mL,常规组为(8.81±0.12)mg/mL,对比有差异,(t值=24.284,P值=0.000)。

两组免疫球蛋白A水平相比较,观察组为(3.82±0.21)mg/mL,常规组为(1.96±0.54)mg/mL,对比有差异,(t值=17.874,P值=0.000)。

2.2两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

具体数据见表2。

表2  两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n=31,%)

组别

口腔溃疡

恶心呕吐

骨髓抑制

肝肾功能损伤

发生率

观察组

2(6.45%)

1(3.23%)

0(0.00%)

1(3.23%)

4(12.9%)

常规组

4(12.9%)

3(9.68%)

2(6.45%)

2(6.45%)

11(35.48%)

X2

4.309

P值

0.038

3讨论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主要发病人群为儿童,主要的临床标准为贫血、出血、发热、感染、淋巴结肿大、骨关节疼痛等[2]。如果没有及时治疗治疗,患儿的生存率将降低,甚至有部分的患儿在确诊后数天死亡。当前,对于该疾病多采取化疗治疗,但是对于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而言,接受化疗治疗所带来的毒副作用会给患儿的生理和心理带来极大的痛苦。因此,需要给予更加有效的护理模式,避免患儿出现不良反应。

预防性护理是一种以预防并发症、不良反应为主的护理模式[3]。该模式下,护理人员可通过及时、早期的实施预防措施,提高临床护理工作的针对性,减少患儿出现口腔溃疡、恶心呕吐、骨髓抑制、肝肾功能损伤等,从而减轻患儿的痛苦,改善患儿的预后。本研究结果显示了,观察组患儿的免疫力高于常规组,而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常规组,(P<0.05)。由此可见,对于接受甲氨蝶呤治疗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给予预防性护理的效果显著,可改善患儿的免疫功能,减少化疗带来的毒副作用,有临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彭九兰. 针对性护理干预对儿童白血病大剂量甲氨蝶呤化疗后疗效及并发症的影响[J]. 中外医学研究,2019,17(25):79-81.

[2]任欣欣. 甲氨蝶呤治疗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护理研究[J].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9,4(35):92.

[3]钟晓娜,李丹. 综合护理干预在甲氨蝶呤致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中毒的血液透析中的应用[J].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2019,48(08):759-7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