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系统化护理干预对ICU气管切开患者肺部感染的防治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23
/ 2

探讨系统化护理干预对ICU气管切开患者肺部感染的防治效果

毛静

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 江苏无锡   214000

摘要目的:分析ICU气管切开患者肺部感染风险,评价系统化护理干预的防治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20年6月-2021年4月期间的ICU气管切开患者,抽取11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系统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ICU患者的肺部感染发生率、机械通气与入住ICU时间。结果:与对照组患者比较,观察组ICU患者的肺部感染发生率更低,P<0.05;与对照组患者比较,观察组ICU患者的机械通气、入住ICU时间更短,P均<0.05。结论:系统化护理干预满足ICU气管切开患者的护理需求,可以预防和减少肺部感染风险,加速患者恢复,合理缩短治疗时间。

【关键词】:系统化护理干预气管切开肺部感染治疗时间

    ICU患者治疗期间气管切开操作常用,效果显著。但是,肺部感染风险高,影响患者治疗预后情况。相关研究指出,予以ICU气管切开患者护理干预的效果显著,可以预防术后肺部感染风险,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1]。本文选取我院2020年6月-2021年4月收治的110例ICU气管切开患者为例,分组对照验证系统化护理干预效果。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基线资料

    此次研究对象均为ICU患者,时间段2020年6月-2021年4月,从中抽取110例。纳入标准:(1)气管切开治疗患者;(2)患者病例信息完整;(3)患者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4)患者生命体征平稳。排除标准:(1)丧失配合能力者;(2)肺部感染史者;(3)精神疾病患者。随机法分组,对照组ICU患者55例,观察组ICU患者55例。对照组中,男性31例、女性24例;患者年龄20-73岁,平均年龄(48.80±4.05)岁。观察组中,男性33例、女性22例;患者年龄22-72岁,平均年龄(49.03±5.22)岁。ICU气管切开患者分组性别与年龄比较均衡,P>0.05。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予以ICU气管切开患者生命体征监测、环境护理、生活照护、体位护理、病情对症护理等常规护理。

    观察组:予以本组患者系统化护理干预。(1)严格无菌操作。护理操作遵循严格无菌原则,做好相关使用设备消毒、检查等工作。侵入性操作前,严格手卫生,根据操作要求佩戴无菌手套。雾化吸入者,吸入管道做好专门管理。口鼻、气管切开位置以生理盐水覆盖,并每天清洗、更换切口敷料。(2)加强病房环境管理。做好病房清洁,维持事宜温湿度,保持病房干净之余,尽量提升患者的舒适度。病房紫外线消毒,地面、相关物品以消毒剂擦拭处理,预防和减少环境所致的感染风险。(3)加强呼吸道护理。评估患者情况,痰液粘稠者进行雾化治疗,促进痰液排出。查看患者口、呼吸道情况,有分泌物者及时清除处理。协助患者翻身,拍背,促进患者咳嗽。(4)加强口腔护理。测量患者口腔PH值,以碳酸氢钠溶液擦洗PH值低者,以硼酸液擦洗值高者。口腔黏膜异常者,进行标本分析处理。

1.3观察指标

    对比分析ICU患者肺部感染情况以及患者的平均机械通气、ICU治疗时间。

1.4数据统计学分析

    SPSS19.0软件包建模,录入计算气管切开患者护理指标。以例(n)、率(%)描述肺部感染率,以均数(Mean Value)±标准差(Standard Deviation)(±s)描述机械通气、ICU治疗时间,分别以(X2)和(t)检验。相同指标计算差异显著,即P值小于0.05。

2 结果

2.1肺部感染发生比较

    两组ICU气管切开患者肺部感染情况分析,见下表数据。经统计学处理,P<0.05观察组较对照组低。

   表   1    肺部感染发生情况对比分析(n,%)

组别

例数

肺部感染

发生率

观察组

55

1

1.81%

对照组

55

8

14.54%

x2

5.9296

P值

0.0148

2.2治疗时间比较

    两组ICU气管切开患者平均机械通气、ICU治疗时间情况分析,见下表数据。经统计学处理,P均<0.05观察组较对照组患者各项指标用时少。

表   2组间治疗时间对比分析d

组别

例数

平均机械通气时间

平均ICU治疗时间

观察组

55

4.20±1.50

7.20±1.50

对照组

55

6.60±2.50

8.90±1.50

t

6.1050

5.9433

P

0.0000

0.0000

3 讨论

    ICU患者治疗中,气管切开操作助于缓解患者呼吸阻塞问题、改善通气状况。但是,与一般科室患者比较,ICU患者的免疫力差且病情危急重症,气管切开在缓解患者呼吸功能的基础上,也增加了细菌侵入所致的肺部感染风险[2]。所以,对于此类情况患者需积极防治肺部感染风险。常规护理中重视患者疾病本身护理,但是在并发症预防方面的效果并不理想[3]。系统化护理干预综合了气管切开操作特点,结合患者情况进行干预,干预效果显著。严格无菌操作,规范了护理工作程序,减少了人为因素所致的感染风险。加强病房环境管理,预防和减少环境所致的感染风险。加强呼吸道护理,促进患者咳嗽,减少感染风险。测量患者口腔PH值,加强口腔护理,口腔黏膜异常者进行标本分析处理,尽早进行患者异常情况处理,减少患者感染风险

[4]。相关研究指出,予以ICU气管切开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系统性护理干预的效果理想,满足患者护理需求,加速患者ICU转出时间,护理质量高[5]。本文结果:两组ICU气管切开患者经过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肺部感染发生率低、治疗时间短,均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指标比较,P<0.05。由此说明,予以气管切开ICU患者系统化护理干预的效果理想,积极预防肺部感染发生,合理缩短了患者的机械通气与ICU治疗时间,值得推广实施。

本文结果与林丽洪研究接近,护理后组间肺部感染发生率比较,研究组较对照组患者低,P<0.05;护理后组间护理满意率比较,研究组较对照组患者高,P<0.05;组间平均机械通气、入住ICU时间进行比较,研究组均较对照组患者短,P<0.05[6]。系统化护理干预可以积极预防ICU气管切开患者肺部感染风险,促进患者治疗与预后。

    综上所述,ICU患者具有危急重症特点,气管切开操作比较常用,解决了患者的呼吸困难等情况。期间,予以患者系统化护理干预效果明显,预防了患者的肺部感染发生风险,促进治疗预后。

参考文献:

[1] 吴斯琴. ICU气管切开患者肺部感染的护理干预措施及效果研究[J]. 中国保健营养,2019,29(25):225.

[2] 赵连跃. 综合护理干预在ICU气管切开患者肺部感染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 中外医疗,2021,40(16):170-172,176.

[3] 何志海. ICU气管切开患者肺部感染的护理干预措施及效果研究[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20,20(77):328-329.

[4] 田丹丹. 探讨ICU气管切开患者预防肺部感染的护理干预措施[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20,20(67):338-339.

[5] 李霞,赵秀丽. 系统化护理干预对ICU气管切开肺部感染患者的影响[J]. 中国保健营养,2017,27(9):224-225.

[6] 林丽洪. 系统化护理干预在ICU气管切开患者肺部感染防治中的应用效果[J].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9,32(1):129-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