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性急诊护理干预在主动脉夹层患者中的应用优势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23
/ 2

系统性急诊护理干预在主动脉夹层患者中的应用优势探讨

赵峥峥,俸文靖(通讯作者),唐明玉,李永征,宋辽

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二四医院,广西 桂林 541002

【摘要】目的:针对患者患有主动脉夹层后,展开急诊护理干预时,运用系统性护理起到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20年到2021年这段时间中,入院接受治疗的患者60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均患有主动脉夹层。同时随机方式分组,划分成对照组以及实验组,各组均30例。急诊护理工作开展时,对照组运用常规模式,实验组结合系统性模式,观察两组干预效果。结果:对照组和实验组相比,实验组无论是住院时间,还是接诊到抢救的时间,均相对更短,数据之间体现出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在对照组中,并发症实际发生率为33.33%,在实验组中,并发症实际发生率为10.00%,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和对照组相比更低,数据之间体现出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束:展开急诊护理干预时,针对患有主动脉夹层患者,运用系统性护理模式,发挥的优势比较明显,不仅可以减少接诊到抢救时间,也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应用价值和推广价值明显。

【关键词】系统性;主动脉夹层;应用优势

主动脉夹层一旦发病便比较危险,主要为内膜撕裂造成,会引发血液注入,产生假腔,往往会出现心脏灌注不足问题,并且往往发病较急,病情进展十分迅速,具有较高死亡率。由于病情进展迅速,因此在救治患者过程中,应做到争分夺秒,尽量获得高效护理支持。在进行急诊护理中,系统性护理属于新型干预模式,能够将疾病作为依据,实施系统性护理,确保护理工作开展质量[1]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

选取2020年到2021年这段时间中,入院接受治疗的患者60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均患有主动脉夹层。同时随机方式分组,划分成对照组以及实验组,各组均30例。对照组中,男性18例,女性12例,年龄在40岁到79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3.89±2.78)岁,实验组中,男性19例,女性11例,年龄在41岁到7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3.15±2.36)岁。患者一般资料方面差异性,不存在统计学意义,其中P>0.05。

1.2方法

对照组展开急诊护理时,运用常规模式,在了解患者主诉症状,对患者进行查体,并获得检查结果的情况下,判断患者病情,及时和医生联系。同时严密观察患者病情,积极构建静脉通道。实验组展开急诊护理时,运用系统性方式。首先,制定流程。将护理要求作为主要依据,针对护理流程进行合理设计,在获得接诊信息的情况下,将绿色通道开启,并对患者病情进行分析,实现对静脉通路的构建,并且进行辅助诊断,有效开展心电监护[3-3]。其次,针对生命体征展开评估,做好和医生之间的配合工作,并且及时进行采样送检,结合初步诊断结果,通知对应科室,或者是对应手术室展开接诊。在转运过程中,通过双人运转方式,带好相关设备与药物,实现迅速转运。最后,做好心理护理。一般来讲,患者病情比较危急,致死风险较高。因此很有可能会出现紧张、激动心理反应,这就需要在护理过程中,对患者展开正确引导,使患者认识到配合治疗的意义,减少患者精神压力,进而使患者无论在心率方面,还是在血压方面,都能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4-5]。在患者提出问题时,对其进行详细解答。在患者认知存在错误的情况下,需及时对其进行纠正,促进患者接受治疗过程中,整体依从性的提升。

1.3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抢救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

1.4统计学处理

通过SPSS21.0软件统计分析数据,表示计数资料时使用率,检验时使用卡方,计量资料表示时,通过均数加减标准差,使用t检验,P<0.05情况下,数据存在的差异性,统计学意义明显。

2结果

2.1对照组与实验组抢救、住院时间对比

对照组和实验组相比,实验组无论是住院时间,还是接诊到抢救的时间,均相对更短,数据之间体现出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对照组与实验组抢救、住院时间对比

组别

例数

住院时间(d)

接诊到抢救时间(min)

对照组

30

9.72±2.96

22.04±5.36

实验组

30

7.53±1.36

10.28±1.45

t

3.6823

11.6002

P

0.0005

0.0000

表2对照组与实验组并发症对比

在对照组中,出现血栓的人数为3例,肺部感染的人数为3例,肝肾功能受损人数为2例,其它为2例,并发症实际发生率为33.33%,在实验组中,出现血栓的人数为0例,肺部感染的人数为1例,肝肾功能受损人数为1例,其它为1例,并发症实际发生率为10.00%,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和对照组相比更低,数据之间体现出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对照组与实验组并发症对比

组别

例数

血栓

肺部感染

肝肾功能受损

其它

并发症发生率(%)

对照组

30

3

3

2

2

33.33

实验组

30

0

1

1

1

10.00

X2

4.8118

P

0.0000

3讨论

对于主动脉夹层来讲,属于心血管疾病,具有较高死亡率,同时及时救治,以及展开有效护理,能使患者预后获得改善,也能使死亡率明显降低。急诊护理中,系统化护理更能体现出针对性、专业性,加强各环节之间得衔接,针对急救内容进行细化,运用时,能够将就诊到抢救花的时间明显缩短,也能减少患者并发症的出现,进而为患者尽早康复创造良好条件,此种护理模式的运用,推广价值较高。

【参考文献】

[1] 徐伟, 陈晓莉, 林文风,等. 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急诊目标血压管理的循证实践[J]. 护理学杂志, 2022(037-007).

[2] 徐晓娣. 对行支架介入治疗的主动脉夹层患者实施术后综合性护理的价值探讨[J]. 家庭保健, 2020, 000(014):249.

[3] 张海燕. 集束化护理干预在主动脉夹层患者术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下半月), 2021, 011(022):85-87.

[4] 索莎莎, 冷俊逸, 薛卫华,等. 预防Stanford A型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术前并发谵妄的护理干预措施[J]. 当代护士:上旬刊, 2020, 27(5):3.

[5] 叶金叶, 康文委, 林素珍. 绿色通道护理流程应用于急诊科主动脉夹层患者护理中的效果及优势分析[J].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 2021, 11(3):3.

通讯作者简介:俸文靖(1988-)汉族,男,广西桂林人,本科,护师,研究方向为急诊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