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护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23
/ 2

骨科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护理

杨妍

泗阳县中医院,江苏 宿迁,223700

摘要:目的:观察骨科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护理的效果。方法:将严格筛选入组的8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2组均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中医护理方案实现辩证施护,比较2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腰椎间盘突出症护理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2组VAS评分明显下降,且观察组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直腿抬高角度均提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护理方案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过程中具有一定的可行性,且安全可靠,疗效显著,适合在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骨科;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护理

腰椎间盘突出多由患者腰椎间盘突出变形,纤维环受损,髓核突出压迫脊神经引起,在中医范畴内被认为是腰痛病[1]。患者发病时腰部及下一侧或两侧形成严重的疼痛酸麻感,故治疗患者主要是缓解患者的疼痛症状,重塑治疗疾病的信心[2]。本研究具体对86例腰椎间盘患者进行中医护理,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22年1-12月在本院就诊的8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以随机分组方式得到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男28例,女15例;年龄在19-5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2.3±5.1)岁;病程4个月-22年,平均(3.8±0.5)年;突出椎间盘L3-4共19例,L4-5共16例,L5-S1共8例;观察组男21例,女22例;年龄22-59岁,平均(39±2)岁;突出椎间盘L3-4共4例,L4-5共26例,L5-S1共13例。两组患者各项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本次研究者完全符合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标准:①腰痛、下肢放射疼痛,腰部及大腿后侧直达足部放射性刺痛;②以临床X线片、CT扫描、核磁共振扫描后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

1.2方法

1.2.1对照组

采取常规护理方法,如嘱患者在硬板床上进行休息、心理护理、功能锻炼指导和做好腰椎牵引及给予营养神经药物、疏通血管等。

1.2.2观察组

基于对照组护理方案,采取中医护理方案实现辩证施护,即为情志护理、辩证施护、对症处理等。

1.2.2.1情志护理

首先病房内保持清洁卫生,为患者仔细介绍主管医生和护士、病房区域环境、设备功能指引等,为患者打造家的环境;然后是通过图片、健康手册等对疾病病因、发展、治疗和转归进行介绍;再次是移情,采取交谈疏导、倾听音乐、广播等方式转移患者对病情的关注;最后是顺情,在顺应患者情绪和满足其需求的过程中稳定患者情绪,令其主动配合治疗。

1.2.2.2辩证施护

①气滞血瘀型:患者适合饮食活血化瘀通络止痛食物,如木耳、西洋菜、田七等。②寒湿痹阻型:患者宜饮食温经散寒、祛湿通络的食物,如当归、生姜、羊肉等。③湿热痹阻型:宜饮食冬瓜、丝瓜、赤小豆、玉米须、猪肚等清热利湿通络止痛的食物。④肝肾亏虚型:肝肾阴虚者适合饮食枸杞子、黑芝麻、黑白木耳等滋阴填精、滋养肝肾等食物。

1.2.2.3对症处理

腰腿疼痛:①中药贴敷:把药剂研磨成粉,混合姜汁后得到2m圆饼抹在痛处,以胶纸固定。一般使用的穴位包括三焦俞、肾俞、大肠俞、足三里、环跳等。②药熨法:取五子散、四子散与粗盐一起加热,倒入提前准备好的药袋,对患处或穴位热熨。③中药熏蒸:结合不同辩证分型配制中药,煎成汤剂,对患处以热气熏蒸。④拔火罐:结合对应证型合理选择方法,如留罐:在治疗部位一般留置10-15min;闪罐:火罐吸住后快速拔下,重复数次,直至皮肤潮红;走罐:将凡士林涂抹在皮肤上,火罐吸住皮肤后缓慢左右移动。

下肢麻木:①中药熏洗:结合不同的辩证分型煎制中药汤剂,用热气对患处熏蒸,然后用温度适中的药水浸洗患处。②艾灸:对膀胱经穴和下肢坐骨神经沿线穴位进行直接灸、艾条灸等。

1.3观察指标

①评估观察两组患者护理疗效,即痊愈、有效和无效。②观察两组疼痛程度为依据,0分为无痛,10分为无法忍受的疼痛;③直腿抬高试验。

1.4统计学方法

用SPSS 21.0软件分析,计量资料“平均数±方差”(x±s)表示,t检验;计数资料“例数(百分比)”[n(%)]表示,2检验。非正态分布用秩和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2组护理疗效比较

观察组腰椎间盘突出症护理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表1。

表1  2组护理有效率比较n(%)

组别

例数

痊愈

有效

无效

有效率

对照组

43

7(16.28)

19(44.19)

17(39.53)

26(60.47)

观察组

43

17(39.53)

23(53.49)

3(6.9)

40(93.02)

2.2  2组VAS评分与直腿抬高角度比较

表2 2组VAS评分与直腿抬高角度比较(x±s)

组别

例数

VAS评分(分)

直腿抬高角度(°)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对照组

43

7.06±0.62

2.10±0.58

29.75±5.65

62.70±3.46

观察组

43

6.85±0.58

1.62±063

29.21±6.04

67.54±5.39

t

5.113

6.321

4.256

5.897

P

0.12

0.003

0.22

0.001

2组护理前VAS评分和直腿抬高角度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经过护理后,2组VAS评分明显下降(P<0.05),且观察组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直腿抬高角度均提高(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表2。

3讨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病情缓解或痊愈后容易复发,对其治疗应以预防为主,而中医有博大精深的文化,基于中医理论的指导,根据腰椎间盘突出症制定中医护理方案,以中医辨证方法实现分析和归纳,明确患者证型和潜在的健康缺陷,因地制宜的给予辨证施护,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3-4]

通过观察对腰椎间盘突出症实施中医护理的疗效发现,该方案充分借鉴了中医疗法的优点,扬长补短,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说明中医护理方案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过程中具有一定的可行性,且安全可靠,疗效显著,适合在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李德勇.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中医护理攻略[J].健康生活,2021(11):2.

[2]刘慧琴,李维燕, 李彦荣.中医特色护理在腰椎间盘突出症保守治疗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甘肃高师学报,2020,25(05):42-46.

[3]程晓娇.骨科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护理方案临床应用[J].健康必读,2021(22):136.

[4]朱盼盼.骨科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护理方案临床应用价值探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21,21(21):271-2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