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护理在晚期肺癌化疗患者中的应用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23
/ 2

 中医护理在晚期肺癌化疗患者中的应用分析

张金燕,张瑜,林长梅

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城北肿瘤科,四川省泸州市646000

摘要 目的 分析中医护理方案对晚期肺癌化疗患者癌因性疲乏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56例晚期肺癌化疗患者为研究对象,以患者护理方式为依据进行分组,组别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分别接受中医护理和常规护理,每组各28例患者,于护理前后评估患者癌因性疲乏和生活质量评分并进行对比。结果 经护理后,两组患者癌因性疲乏评分降低,生活质量评分升高,组间相比,研究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中医护理方案应用晚期肺癌化疗患者中有助于改善癌因性疲乏和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关键词:晚期肺癌;化疗;中医护理;癌因性疲乏;生活质量

    肺癌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和生命安全的常见癌症,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和生存环境的变化使得肺癌发病率不断升高,现居我国恶性肿瘤榜首之位。由于肺癌早期无明显症状,多数患者确诊即中晚期,失去最佳治疗时机,只能够通过化疗手段延长生存时间,但是,化疗所用药物在杀灭癌细胞的同时也会导致正常细胞受损,导致患者身心痛苦加剧,生活质量大幅度下降,甚至部分患者因此而放弃治疗[1]。研究发现,癌因性疲乏是肺癌患者化疗期间常见不良反应,严重阻碍化疗的正常进行,因此,临床建议采取有效护理措施辅助化疗,改善患者癌因性疲乏状态,提高生活质量。本文对56例晚期肺癌化疗患者展开对比研究,分析中医护理方案对晚期肺癌化疗患者癌因性疲乏和生活质量的影响,详述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资料

    本次研究对象为2020年度选择我院治疗的56例晚期肺癌化疗患者,以患者护理方式为依据进行分组,组别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28例患者。研究组男女患者数量均等,各14例,年龄介于42--79岁,年龄区间(61.35±2.87)岁。对照组男性多于女性,分别为16例和12例,年龄介于43--78岁,年龄区间(62.15±1.54)岁。对比患者资料,结果显示差异细微,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包括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监测生命体征、遵医嘱用药指导、处理不良反应、健康宣教、饮食指导等。

研究组采用中医护理,具体措施如下:(1)中医情志护理:以中医“喜胜悲”、“思胜恐”理论为指导,主动与患者进行沟通和交流,指导患者采用转移注意力的方式对抗忧愁等负性情绪,比如倾听音乐、阅读书籍等,并鼓励患者家属给予患者更多的关心和关爱,与其共同回忆愉快的往事,分享生活趣事,培养健康心境。在此基础上向患者讲解疾病有关知识和实际病情,促使其理性看待疾病,减少对疾病的过度关注。(2)中医饮食调护:根据患者实际情况进行辨证分型,以此为依据进行饮食调护,痰热阻肺者,督促其多吃具有清肺化瘀功效的食物,比如绿豆、白萝卜等,伴有咳血症状者,鼓励其多吃海带、菠菜等食物;气血两亏者,督促其多吃有益气血的食物,比如动物肝脏、黑芝麻等,若患者食欲较差,可鼓励其进食健胃醒脾类食物[2];气阴两虚者,督促其多吃具有益气养阴功效的食物,比如山药、莲子、百合等,若患者存在口干舌燥、口腔溃疡等症状,鼓励其多吃润燥生津之物;气滞血瘀者,督促其多吃具有行气活血化瘀功效的食物,比如桃仁、芹菜等。护理人员应结合患者情况制定个体化饮食方案,督促患者少食多餐,以清淡饮食为主,避食辛辣、生痰之品。(3)中医艾灸:选穴为气海、关元和足三里,点燃艾条置于穴位上方2--3厘米处,以患者可耐受度为宜,避免灼烧烫伤,每次取穴2个,每个穴位艾灸时间为20分钟,每日1次。(4)中医按摩:按摩前叮嘱患者排空膀胱,操作者将指腹放置在特定穴位上方,取穴脾经、内关和足三里,以指腹按压、按揉,每个穴位按摩时间为3--5分钟,每日2次。

1.3观察指标

    评估患者护理前后癌因性疲乏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

1.4统计学方法

    文中数据采用spss26.0统计学软件分析和处理,癌因性疲乏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均为计量资料,检验方式为t,结果表示为均数±标准差。以p<0.05表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1. 结果

2.1比较癌因性疲乏评分

护理后,研究组癌因性疲乏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见下表1.

表1比较癌因性疲乏评分(±s,分)

组别

n

护理前

护理后

t

p

研究组

28

147.63±18.53

97.52±15.16

11.076

0.000

对照组

28

147.75±18.49

123.75±16.21

5.165

0.000

t

0.024

6.254

p

0.981

0.000

2.2比较生活质量评分

护理后,研究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见下表2.

表2比较生活质量评分(±s,分)

组别

n

护理前

护理后

t

p

研究组

28

40.57±4.52

56.79±3.84

14.471

0.000

对照组

28

40.51±3.92

47.36±4.15

6.349

0.000

t

0.053

8.825

p

0.958

0.000

    1. 讨论

    化疗是临床治疗晚期肺癌的有效手段,但研究发现,化疗期间肺癌患者极易出现癌因性疲乏,影响治疗效果,导致患者生活质量下降。因此,临床建议在晚期肺癌患者化疗期间辅以科学的护理干预,以往,临床常用的护理干预以常规护理为主,注重病情观察和遵医嘱落实各项护理措施,对癌因性疲乏改善效果比较有限,无法达到理想护理效果。

    鉴于此,本文提出中医护理干预,中医认为肺癌属于“胸痛”等范畴,病因病机为气血阴阳失调、脏腑经络失衡等,肺癌患者在化疗过程中极易出现过度悲伤情绪,导致肺部再次受损,故应在护理干预中加强情志护理,根据五志相胜理论帮助患者调节心态,平衡情志,以调和气血[3]。在此基础上进行饮食调护,以辨证分型为依据为患者提供个体化饮食调护方案,以增强食欲、补充气血、清热解毒、健胃醒脾,改善机体营养状态,提高抗病能力。中医按摩和中医艾灸法属于中医特色护理方法,具有活血化瘀、温经通络、益气补血等诸多作用,联合应用可调节血液循环,改善局部代谢,缓解癌因性疲乏症状,进而提高生活质量[4]。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治疗前癌因性疲乏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癌因性疲乏评分显著降低,生活质量评分显著升高,且组间差异明显(p<0.05)。

    综上所述,中医护理方案应用于晚期肺癌化疗患者中对于改善癌因性疲乏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具有积极影响,值得推广。

    1. 参考文献

    [1]樊聪智,陈卡佳,马兰.中医护理方案对晚期肺癌化疗患者癌因性疲乏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2021,28(08):1020-1024.

    [2]张洁颖,吕云.中医护理干预对肺癌患者化疗期间不良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检验医学与临床,2020,17(09):1215-1217+1220.

    [3]胡星,吴琳娜,曾忠仪,张嘉妮,魏莉娟.中医护理方案配合阶段性健康教育对肺癌晚期化疗患者希望水平、遵医行为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四川中医,2019,37(10):213-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