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康复护理联合远端缺血适应训练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人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21
/ 2

早期康复护理联合远端缺血适应训练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人的影响

韩倩芸,

南京市江北新区大厂街道卸甲甸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江苏南京,邮编210044

摘要:目的探究早期康复护理联合远端缺血适应训练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人神经功能、自理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医院2021年8月—20228综合病区一,二收治的52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人为研究对象,按照病人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每组26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试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开展早期康复护理联合远端缺血适应训练。采用健康调查简表(SF-36)调查病人干预前后神经功能、日常生活自理能力(ADL)和生活质量。结果:SF-36各维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RIPostC联合早期康复护理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康复效果显著,联合干预可以在短期内改善病人的神经功能,提升病人日常生活能力。

关键词:早期康复护理远端缺血适应训练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引言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又称脑梗死,在过去的三十年中,一直威胁着中国居民的健康。远端缺血后适应(RIPostC)是指在器官缺血后在远离缺血部位的地方实施短暂性非致死性缺血刺激,导致机体产生内源性的保护物质,从而耐受缺血的一种保护操作。早期康复(ER)是一种积极对抗卒中后致残有效的康复手段,能够显著提高神经功能,增强生活自理能力而临床较少采用RIPostC联合ER对AIS病人进行干预,取得较好效果。现作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我院2021年8月—2022年8月综合病区一,二收治的52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人为研究对象,按照病人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每组260例。两组病人性别、年龄、发病至入院时间、格拉斯哥昏迷指数(GCS)评分、文化程度等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详见表1。

表1两组病人基本资料比较

组别

例数

性别(例)

年龄(岁)

发病至入院时间(h)

GCS评分(分)

文化程度(例)

高中及以下

专科及以上

对照组

260

143

117

64.35±5.73

10.56±2.16

14.47±2.46

177

83

试验组

260

139

121

64.48±5.69

10.74±2.32

14.63±2.55

181

79

统计值


χ2=0.124

t=-0.260

t=-0.916

t=-0.728

χ2=0.143

P


0.725

0.795

0.360

0.467

0.705

1.2方法

“RIPostC+ER”,RIPostC:采用血压计袖带轮流在上臂绑定,并加压至180mmHg,持续5min后+放松5min,连续4个循环,每天上午和下午各1次;ER:包括良肢位摆放、关节松动训练、床上到椅的体位转移训练、坐位训练、站立训练、行走训练,根据病人情况,循序渐进地进行被动和主动运动,根据病人实际干预情况调整为住院期间每天1次,每次20min,出院后每天上午和下午各1次,每次25min。

1.3观察指标

生活质量运用健康调查简表(SF-36)于干预前和干预3个月后调查病人生活质量。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对研究对象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数据采用(±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表示,使用χ2对数据进行校检;P>0.05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病人干预前及干预3个月后SF-36评分比较,见表2。

表2两组病人干预前及干预3个月后SF-36评分比较(x±s)

维度

时间

对照组(n=260)

试验组(n=260)

t值

P

生理功能

干预前

56.84±4.35

57.24±4.43

-1.039

0.299

干预3个月后

65.37±5.36

75.46±6.39

-19.507

<0.001

生理职能

干预前

55.24±4.61

54.68±4.52

1.399

0.162

干预3个月后

64.46±5.37

73.57±6.48

-17.454

<0.001

躯体疼痛

干预前

60.67±4.46

61.24±4.52

-1.447

0.149

干预3个月后

77.34±6.27

86.13±6.74

-15.397

<0.001

社会功能

干预前

60.24±5.77

59.83±5.65

0.819

0.413

干预3个月后

70.23±5.83

78.95±6.56

-16.021

<0.001

情感职能

干预前

50.78±5.46

51.32±5.54

-1.119

0.264

干预3个月后

62.15±5.59

74.13±6.64

-22.255

<0.001

心理健康

干预前

53.24±5.35

52.77±5.42

0.995

0.320

干预3个月后

62.47±6.51

73.74±6.48

-19.784

<0.001

生命活力

干预前

52.34±5.42

51.78±5.51

1.168

0.243

干预3个月后

64.73±5.56

75.31±6.68

-19.629

<0.001

总体健康

干预前

56.84±5.25

57.32±5.37

-1.031

0.303

干预3个月后

65.58±6.46

77.83±7.29

-20.278

<0.001

3讨论

RIPostC刺激方案是每天上下午各进行一个周期的RIPostC刺激,都属于重复远端缺血后处理。关于ER干预的争议点主要在于锻炼开始的时间和强度,有研究显示,卒中急性期更早和更频繁的活动并不能改善3个月后的认知功能。ER干预有益或有害,可能更应该结合个体情况量力而行,而非固定的某个强度。本研究结果显示,“RIPostC+ER”联合干预可以使缺血性卒中病人在短期内提升神经功能,单独应用ER干预短期效果较差,可能与本研究设计有关,考虑病人在院内处于疾病的稳定初期,病人不愿意活动,ER在院内干预时间较短有关,而联合干预则弥补了运动不足的缺陷。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临床实践中,RIPostC可能由于其无创的特点,相对更容易操作,也更易被病人主要照顾者掌握,且对于改善脑缺血状况效果更好,应该作为一种常规康复手段,应用于缺血性脑卒中的缺血后神经功能的康复中。必要时进行“RIPostC+ER”联合干预,效果更好。

参考文献

[1]陈佳妮.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J].按摩与康复医学,2020,11(17):78-79.

[2]顾莹,张睿,陶东霞,刘芳.超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在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中的应用[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9,11(06):146-148.

[3]曾欣.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患肢活动功能、生活质量与心理状态的影响[J].当代护士(下旬刊),2019,26(02):3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