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研发补助与企业研发绩效的关系研究——以科技创新型企业为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21
/ 3

政府研发补助与企业研发绩效的关系研究——以科技创新型企业为例

方伟

营口大工一元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115000

摘 要本文以政府补助对企业绩效的关系研究为出发点,以科技创新型企业作为分析对象,研究得出政府创新研发补助与企业绩效呈正向关系,存在激励效应的,但因为企业处在的政策制度环境、企业所处经济发达或落后地区及企业从属的不同行业等,政府补助对企业绩效正向影响的大小幅度会有差异;同时针对政府补助政策偏好性大、监管制度不完善、补助绩效评价体系不全面、补助制度不健全、补助流程繁多及政策与实践不同步的问题,提出了相关的处理方法。

关键词政府补助;研发;企业绩效;正向

财政拨款指的是政府因企业某些符合政策的行为活动,直接给企业拨付货币性资产,如企业上市挂牌;财政贴息指的是国家支持、扶持的行业(如农业)在符合国家政策的情况下生产经营或是长期资产的购置,可申请专项贷款,同时可获得财政利息补贴,另外,地方性的融资、筹集,用于基础设施的建设投入的资金筹措也能获得财政贴息;税收返还指的是企业先交税,再根据相应政策返还给企业,主要有先征后返、即征即退等方式返还;无偿划拨非货币性资产指的是主要面向国有企业,政府会无偿划拨长期的实物资产或其他非货币性资产,如土地使用权。

一、科技创新型企业

科技创新型企业大部分是科技型中小企业,是民营企业。近期,科技部发出《关于新时期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加快创新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的消息,充分地表明了国家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重视。政策措施主要是根据企业规模、科技创新、企业研发活动的情况从财税补助和政策优惠等方面进行。其中,在财税方面,企业可以享受技术开发及技术转让增值税、所得税减免,所得税减免和加计扣除研发费用的比例等政策;在人才方面,高层次外国籍的外国人在中国创立了科技型企业的,且有永久留居中国的证件,与中国籍公民享受同等待遇等。

二、企业获得政府补助的情况——以科技创新型企业为例

(一) 不同行业,政府补助不同

政府对企业的补助,是按行业进行资金投入的,不同行业政府补助的力度有差别。我国政府对电子信息及通讯设备制造业的资金投入是最大的,其次就是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和医药制造业,最后是木材加工及木、竹、藤、棕、草制品业

电子信息及通讯行业对我们的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纵观全球,电子信息及通讯行业是一个朝阳的行业,发展速度是让人吃惊的,如电子产品的更新换代。其次,位居第二的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是涉及电力的产生、输送和使用等相关的产业,如变压器、配电开关。其中,电动汽车是近年来风靡的新产品,电池的研发是属于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的,也正因为它的研发思想是符合绿色出行的,并且它在国内也是比较强的产业,所以政府在这方面的投入并不弱;再者,位居第三的医药制造业是关乎民众生命安危的,是保护和增进人民健康的行业,政府的补助政策自然到位。所谓国富民安,国家只有把经济搞上去了,民众才富裕有保障,因而医药制造业的排位是小于电子信息及通讯设备制造业和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的;最后,木材加工及木、竹、藤、棕、草制品业的发展相对于其他行业是比较早的,技术比较成熟,产业经验较丰富,市场化水平也比较高,所以政府对木材加工及木、竹、藤、棕、草制品业的补助每年增长不多。

(二)地区经济水平不同,政府补助不同

2021中国部分省市的GDP如表1所示:

1 2021中国部分省市GDP

排名

省市

GDP(亿元)

1

山东

71067.50

2

上海

38155.32

3

安徽

37114.00

4

辽宁

11726.80

5

甘肃

8718.31

注:数据来源于中国第四次经济普查

1.地区不同的发展水平有不同的政府援助

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越高,政府补助越多。以上海与安徽为例,上海市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中心,经济发展繁荣,安徽虽然是个省份,但是经济发展水平还没有赶上上海市。以移动通讯为例,上海通信公司和安徽通信公司获得的政府补助存在差异。从表2可以看出政府对安徽通信公司的资金投入,无论科研项目还是稳岗补贴项目,都没有上海通信公司的多。

2移远通信及合肥移瑞获得政府补助的情况

序号         

收款主体

补助项目

补助金额(元)

补助依据

1

移远通信

科研项目

2,682,000.00

泸府办发[2015]46号

2

移远通信

稳岗补贴

177,921.00

泸人社规[2019]34号

3

合肥移瑞

研发类项目资助

2,110,000.00

皖政[2015]48号

4

合肥移瑞

稳岗补贴

158,846.00

皖人社秘[2019]166号

注:数据来源于中国资讯网

2.不同地区国家重点扶持的行业政府补助不同

对于国家重点扶持的省份,地区经济发展状况越贫困,政府补助越丰厚。以山东、辽宁、上海为例,如表3所示。山东医药公司、辽宁医药公司及甘肃医药公司获得的补助存在差别。甘肃省相对于其他省市经济发展是比较落后的,其次是辽宁,最后是山东。由于国家对贫困省份有扶持的政策,所以甘肃医药公司会比

辽宁医药公司及山东医药公司的政府补助多三倍。

32021山东医药、;辽宁医药甘肃医药政府补助情况

序号         

收款主体

补助项目

补助金额(万元)

补助依据

1

山东医药公司

市级科技研发专项资金补助

20.00

潍滨财库指[2020]23号

2

辽宁医药公司

辽宁省重点科技研发项目扶持资金

25.00

项目任务书

3

甘肃医药公司

国际新型材料在藏药大品种贴膏中首次技术应用与开发项目经费

70.17

甘科外函[2020]1号

注:数据来源于中国资讯网

三、政府补助与企业研发绩效的关系

国家颁布的支持政策体现在财税和人才等方面,加大了对企业的扶持力度。尽管政府补助存在地区、行业差异 ,但政府补助的趋势是呈上升状态。随着政府补助力度的增长,获得政府补助后的企业研发能力提高,企业研发新产品项目数量和企业的销售收入、利润总额都有直接的影响 。

(一)企业研发支出与主营业务收入之比提高

如表4所示:企业研发支出与主营业务收入之比,2018年至2019年呈上升状态,从0.9%增长到1.3%;新产品开发项目数2019年至2021年是逐年增长的,其间增多了20万余项;新产品销售收入从2018年的150856.55亿元增长至2020年的197094.07亿元。

4科技型中小企业绩效报告(2018-2021

2021

2020

2019

2018

企业研发支出与主营业务收入之比(%)

1.3

1.1

0.9

0.9

企业新产品开发项目数(项)

558305

477861

391872

326286

企业新产品销售收入(亿元)

197094.07

191568.69

174604.15

150856.55

注:数据来源于中国科技统计

(二)研发的新产品销售收入逐年增加

如表5所示,木材加工及木、竹、藤、棕、草制品业增长速度最慢,从2018年至2020年增长到612.57亿元,2019年至2020年增长缓慢,下降了19.43亿元。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2018年至2021年匀速增长,收入额达到22518.83亿元排列第二。医药制造业2018年至2021年之间增长幅度较为一致,2018年收入额达到6376.04亿元。

5按行业分企业新产品的销售收入(2017-2020

2021

2020

2019

2018

医药制造业(亿元)

6376.04

5713.25

5422.75

4736.27

电子信息及通讯设备制造业(亿元)

42793.88

39875.23

34838.67

30657.73

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亿元)

22518.83

21286.27

19409.08

16502.59

木材加工及木、竹、藤、棕、草制品业(亿元)

593.14

612.57

609.55

533.66

注: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

四、政府补助存在的问题

依据政府对企业研发的补助状况,发现以下问题:

(一)政府角度

政府补助的多少,不同行业间的差异尤为明显,虽然也有针对经济贫困的地区,落实重点扶贫地区政策,加大扶持力度,但政策的规定还是以政府自身的判断为主,忽略了企业对研发创新是处于初始期还是处于成长期,企业研发的经验、实力是否可以进行资源配置。

很多企业为了获得政府补助,在政策上指定的技术方面投机取巧,使得创新的目的脱离市场和技术发展的趋势,变得按照政策部门的规定选择创新的方向与路线;同时,哪怕企业是通过了解政策、评估与规划、准备材料、网上申报、递交纸质材料、答辩/考察和社会公示下达资金这些程序,才获得的政府补助,但是,依旧存在不少企业在某些程序步骤上伪造、篡改信息等行为,借机“钻空子”,骗补助。

政府补助对企业研发的绩效评价不能仅凭政府补助的情况与企业盈利情况。不少企业的研发经验是不足的,是处于研发初始期的企业,相对于研发经验丰富,研发团队又强大的企业,是处于研发成长期亦或成熟期的企业,那么政府对企业的补助绩效的评定标识,则不能使用同一标准去评判。同样地,各行业各研发难度系数不同,企业创新研发的投入与产出有所出入,市场上投放产品的反映也是有差别的,所以更加要区别开来去评价

政府产业补助本应是随着经济形势和产业发展阶段的变化,作出相应的调整,适时发挥政府补助的导向性、针对性和灵活性的功效,但是,因为补助制度的不全面,某些补助项目只有增长而不减少,短期补助就能达到最佳效果的,最后演变成长期财政支出项目,浪费资源;同时,受补助企业也极有可能对政府补助产生不同程度的依赖,不管是政府审批部工作人员还是企业,在某种程度上,甚至可能存在同流合污的现象,把控、操作财政资源,更是正面地影响了政府补助的公平性。

(二)企业角度

不同行业,研发难度系数也各不相同,企业自身的研发投入也不同。目前我国科技创新人才,各行业、地区分布是不均匀的;研发人员的聘请费用各行业、地区也有差距。总之,人才缺乏,研发人员聘请费用高,企业比较难聚集研发需要的资源。企业自身自律能力有待提高,缺乏自律行为,容易造成补助金额的随意分配使用;管理层对创新研发活动的不够重视,投入力度不够大,缺乏创新研发活力,企业创新文化氛围不强,不注重对科创人员的积极性的激发;企业大多数喜欢投资少、风险低、回报期限短的项目,因此,

可能性很大地会出现政府补助的挤出效应。挤出效应,指的是政府补助挤出了企业原计划想要投入的项目。企业很容易转移投资目标。

政府补助越多,企业越容易资源分配不当,造成资源浪费的现象,也没有制定计划,按部就班进行。企业资源的分配权和研发方向、路线,很多时候把握在董事长或者经理等高层的手上,而不是技术人员。所谓疑人不用,用人不疑。这样往往致使研发效率低下。

五、解决政府补助存在问题的措施

假设政府补助失去了它施展功效的能力,企业也失掉了好好利用政府补助的机会,国家经济会变得萧条。在此,提出以下建议:

(一)政府角度

第一,严厉标准研发投入的披露形式,企业相关信息全面披露;第二,要求注重中小企业的发展,并扶持上市,加快鞭笞战略型新兴产业的发展;第三,优化企业政策制度环境;第四,政府补助要根据整个行业的研发投入需求,进行资源的合理配置;第五,政府补助要以市场为基础,以企业为主导进行实施,引导企业研发创新,培养研发初始期企业的创新能力,鼓励初始期企业与成长期企业的良性竞争,并为它们制造出公平、公开、公允的竞争环境;第六,严格把关企业研发产品的质量,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提高企业研发项目的监管能力和企业研发技术的审查能力;第七,政府补助流程更需层层严加把关,审核更要严谨,以防有疏漏;第八,政策落实到位,完善政府补助对企业绩效评价的相关体系

(二)企业角度

第一,正确发散政府补助的积极信号,吸引社会资金、人才、技术等的流入,以此提升企业创新研发水准;第二,企业在用人的时候,有必要对研发团队的技术、个人背景进行调查,确保企业自身不会扯上法律纠纷;第三,定期对研发人员的知识水平及研发产品或项目的质量进行考察,优胜劣汰;第四,把一定的财物支配权和研发技术路线决策权交给相关技术人员;第五,以市场为基础,在研发试错中寻求进步的方法;第六,高层管理人员要以身作则,规避道德问题,提升企业自律能力,渲染诚实、创新的文化氛围,鼓励、培养员工的研发创新意识;第七,规划好企业发展的蓝图,提高资源使用效率

结束语:

本文以政府研发补助与企业研发绩效的关系为研究论点,以科技创新型企业为分析对象,运用了案例分析法和数据分析法两个主要方法,研究得出政府创新研发补助与企业绩效是呈正向关系,存在激励效应的,但因为企业处在的政策制度环境、企业所处经济发达或落后地区及企业从属的不同行业等因素,政府补助对企业绩效正向影响的大小幅度存在差异。

参考文献

[1]龚红,刘宇珊. 政府非研发补贴、企业研发投入与创新可持续性——基于高科技企业的实证研究[J]. 珞珈管理评论,2021,(04):36-54.

[2]沈国兵,孟彩霞,沈彬朝. 创新模式与知识产权保护对医药企业研发创新的影响:国际比较[J].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学报,2022,29(01):56-76.

[3]童馨乐,杨璨,WangJinmin. 政府研发补贴与企业创新投入:数量激励抑或质量导向?[J]. 宏观质量研究,2022,10(01):27-45.

[4]曹昌燕,邹顺华. 《环境保护税法》影响高污染企业研发创新吗?[J]. 财会通讯,2021,(23):66-68+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