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活动:师范学校“立德树人”的文化载体——基于宿迁高等师范学校艺术活动的主题实践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18
/ 3

艺术活动:师范学校“立德树人”的文化载体——基于宿迁高等师范学校艺术活动的主题实践

何胜刚

宿迁高等师范学校  江苏,宿迁  223800

内容摘要:宿迁高等师范学校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

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四有”好教师、“一践行三学会”为目标,紧跟时代脚步,唱响时代主旋律,借助艺术的美育辅德功能,有效加强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具体体现在六个方面:立“艺”建团队,营造氛围,润化心灵之美;学“艺”品经典,陶冶情操,探索生命之源;以“艺”搭平台,丰富内涵,涵养品德之美;献“艺”展风采,提升品格,强化追求之梦;竞“艺”树品牌,强化自信,激发奋斗之志;创“艺”凝心神,激发创造,筑牢信仰之诚。

关键词:立德树人;师范学校;艺术活动;文化载体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党的十九大再次提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习近平总书记一直强调立德树人的重要性。2018年5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指出,大学是立德树人、培养人才的地方,要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真正做到以文化人、以德育人,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做到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要把立德树人内化到大学建设和管理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做到以树人为核心,以立德为根本。艺术活动是学校教育教学的重要载体和形式,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挖掘艺术活动的德育内涵,加强艺术活动“立德树人”的路径方法研究,对于贯彻党和国家教育方针,培养新时代担当复兴大任的技能型人才显得尤为迫切。

艺术是借助一些手段或媒介,塑造形象、营造氛围,从而反映现实、寄托情感的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好的艺术常常具有一定的美学价值哲学价值,属于意识形态领域的上层建筑,其主要形式有文学绘画雕塑书法音乐舞蹈戏剧电影这些艺术形式能丰富情感、陶冶情操、端正人生价值观,激发阳光向上的情感态度,进而提高人的综合素养。宿迁高等师范学校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四有”好教师、“一践行三学会”为目标,紧跟时代脚步,唱响时代主旋律,借助艺术的美育功能,结合艺术专业自身优势,如师资优势、学科优势、设施设备优势等,“三全育人”、“德技并修”,加强艺术团队建设、开展艺术活动、组织艺术学习、引导表现和创作,切实加强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奏响了一曲曲以艺辅德以美化人的春风化雨、润物有声的动人之歌,取得了众多骄人的成绩成果,收到了较好的育人效果。

一、立“艺”建团队,营造氛围,润化心灵之美

艺术专业的许多课程是专业课,这些课程按照新时代的教学要求,都要融入思政内容和环节,但只靠课堂教学来实施思政教育,相对于时间、内容、形式、容量、氛围营造等来说显然不够,最终影响人才培养方向和效果。所以,组建艺术团队,大力建设第二课堂,开展艺术训练和实践尤为重要。所以,宿迁高等师范学校根据师资情况及思政教育的内涵和特点,立足艺术组建了众多的艺术团队。音乐方面组建了天岗湖锣鼓队、民乐队、合唱队、舞蹈队等;美术方面组建了书法社、国画社、雕塑兴趣小组、油画社等;文学戏剧方面组建了诗歌朗诵社、戏剧表演社等。其中艺术专业的学子们每人至少参与了一个音乐艺术团队,音乐方向的学生还形成了一年级集体参加天岗湖锣鼓队、二年级开始根据学生个人兴趣特长分流参加民乐队和合唱队的组建模式,建成了稳定的艺术团队梯队。这些艺术团队或立足民族民间,激发民族情感;或立足经典高雅,培养审美格调;或立足传统文化,夯实文化根基;或立足外来文化,拓展国际视野。这些艺术团队极大丰富了学生课余生活,营造了浓厚的艺术氛围,让学生在艺术的熏陶中润化心灵之美。

二、学“艺”品经典,陶冶情操,探索生命之源

艺术作为承载着人类情感和态度的文化现象,或赞美,或歌颂,或悲伤,或喜爱,或斗争,经典的艺术作品莫不以美的形式来呈现。这些美是人类对丰富社会生活的认知和升华,仔细品味和学习能帮助我们认识世界,陶冶情操,探索生命的真谛,从而激发人们对生命,对生活的热爱,进而激发阳光进取的奋斗激情。

在艺术专业课中,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们学习经典,品味艺术,提高认知和审美自不必说。在课下,一方面通过团队引导学生学习经典,另一方面请进来走出去,引领学生品味经典作品和优秀的艺术作品。在天岗湖锣鼓训练中,学生们学习的是由宿迁当地劳动人民创作的打击乐,在铿锵多变的鼓韵中,感受到劳动人民的质朴与豪迈,无疑增加对劳动人民的关爱,对劳动的热爱。在民乐队训练中,学生们演奏了大量的民族经典器乐合奏,这些属于中华民族独有的民族音乐语言,既丰富了学生们的民族音乐知识和技能,也激发了他们对民族音乐文化的热爱,提高了文化自信和民族自信。在合唱队训练中,学生们学习演唱了《在太行山上》《我的祖国》《在希望的田野上》《在灿烂阳光下》等优秀的红色歌曲和主旋律歌曲,让学生们进一步认识到中国共产党的光荣与伟大。在书法社、国画社的临帖和临摹中,学生们学习了许多中国传统技艺和文化,深切感受到先辈的文化追求和艺术品位,一座座艺术的高山,一座座艺术的丰碑,高山仰止,令人无比惊叹。这些璀璨的民族文化让学生们进一步认识到祖先的伟大,进一步激发了他们从何处来向何处去的生命思考。

在艺术学习中,还根据专业特点,开展请进来走出去,让学生接触和感受更多艺术形式和作品。如组织学生到宿豫区大剧院观看合唱音乐会,到市牡丹剧场观看抗疫题材的淮剧《谷家大事》,经常组织学生观看书展、画展;先后邀请当地柳琴剧团、苏北大鼓和苏北琴书传承人到校演出,邀请当地书画家来校开笔、开设讲座等。这些艺术活动极大开阔了学生的艺术视野,增加了许多生命体验,激发生命思考和对生活的热爱。

三、以“艺”搭平台,丰富内涵,涵养品德之美

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学校还搭建了众多舞台平台,大力创造机会让学生参与艺术活动,从而在活动中品味艺术,感悟生命,在活动中锻炼能力,涵养品德。

每年5月份都举行经典诵读比赛,让学生在经典诵读中激发对文学的向往,从而涵养文化,切实提升自身素质。每年12月份都举行12.9合唱比赛,学校校园里班班有歌声,学生在歌声中缅怀历史,激发爱国情怀。同时,还针对音乐、美术的专业特点,定期组织专题性专业汇报会和书画汇报展览,如一年一度的音乐专业毕业汇报会,美术专业的毕业书画展;每学期期末结合期末考核举办技能考核汇报会;根据班级实际和个人专业学习情况,积极推动班级和个人举办声乐(或器乐)汇报会、书画展等。另外,还举办各种比赛,如声乐比赛、器乐比赛、书法比赛、绘画比赛、演讲比赛等。通过此类活动,丰富了学生生活,进一步涵养了意志品质,提升了综合素质。

四、献“艺”展风采,提升品格,强化追求之梦

艺术学习对于普通学子来说是培养审美、提高综合素养,但对于艺术专业的学生来说,还有一个任务,那就是用自己的艺术专长服务社会、服务人民。2019年3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的文化艺术界、社会科学界委员联组会,寄语广大文艺社科工作者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精品奉献人民,谆谆话语为如何做好新时代文化文艺工作指明方向。作为师范学子、未来艺术师资,也要有为民服务的情怀,只有在学生时代树立了宏伟抱负和远大理想,才能坚定初心,实现梦想。

为此,学校一方面立足校园,举办音乐会和书画展,让学生们参与校园文化建设,如一年一度的金秋书画展;师生钢琴演奏会、师生声乐演唱会、教师创作作品音乐会;有专题纪念意义的音乐会,如“永远跟党走——庆祝中国共产党诞生100周年”合唱音乐会等。一方面积极组织学生利用节假日进行社会艺术实践,送文艺到基层,如到中小学开展文艺演出,到社会福利院为孤寡老人演出,到社区开展文艺演出,到社区写春联、送春联,参与省、市书画展等。这些活动的组织,既展示了学校师生的艺术风采,也极大提升了学校师生为人民服务、为社会服务的热情,进而升华品格,优秀成长。      

五、竞“艺”树品牌,强化自信,激发奋斗之志

    学校还借助各级各类比赛平台,积极把团队和个人推出去参加各项比赛,并设立专项奖励资金,奖励获奖团队和个人。近三年,学生参加国家、省、市各类比赛获奖无数,结出累累硕果。美术专业陶宁同学获得教育部现场书法奖,与其并列的获奖者均是艺术院校专业的书法本科生、研究生,她是唯一一位专科层次的获奖者;在江苏省师范生教学基本功大赛、江苏省大学生艺术展示活动中,学校共有30余人次获奖,其中一等奖2人次;在江苏省大学生艺术展示活动中学校音乐、美术两个专业均获得优秀组织三等奖;学校合唱队代表宿迁市入围江苏省紫金合唱复赛,在今年市首届金鼎合唱比赛中战胜诸多音乐教师组成的合唱队获得银奖;民乐队、舞蹈队也在多项省、市比赛中获奖。树立了艺术团队品牌,提振了自信,有力地激发了学生的奋斗之志。

六、创“艺”凝心神,激发创造,筑牢信仰之诚

学校还积极鼓励师生进行艺术创作,鼓励师生用音符、画笔、舞蹈表达对中国共产党、对祖国、对家乡、对学校的热爱,表达对党的忠诚和对时局的关心关注,把对党的忠诚和对生活的热爱内化为悦耳的音符、赏心的书画、优美的舞蹈,

从而筑牢信仰之诚。学校多次组织师生书写习近平经典语录,并精美装裱悬挂于校园内;以庆祝二十大召开举办“庆祝二十大”演出和书画展;组织师生创作歌曲,表达对学校、家乡的热爱,如歌曲《宿迁高师我爱你》《爱家乡的儿女是家乡最美丽的风景》就在校园内广为传唱;尤其围绕武汉抗疫,师生创作了大量的抗疫作品,舞蹈《奔赴》、歌曲《剪下长发的姑娘》表达了对逆行医务人员的由衷赞美,歌曲《最后一公里做最好的自己》表达了对信守防疫要求的庄严承诺,歌曲《共赴难关》表达了抗疫必胜的信心和决心,表达了对党中央英明决策的热情歌颂。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水来”。宿迁高等师范学校的思想政治工作之花在艺术之水的滋润下,四季常开,香满学园,处处洋溢着莘莘学子青春的朝气,处处蓬勃着奋进的力量。学校多次被省、市评为文明校园,学校团委曾因出色的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而受到团中央、团省委、团市委的表彰。“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宿迁高等师范学校将继续以艺辅德,不断挖掘艺术教育源泉,探索艺术教育路径和方法,搭建更多艺术教育与实践平台,努力培养出专业本领过硬、思想政治优秀的未来师资,为地方基础教育输送更多优质人才。

本文系江苏省第五期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五年制高师音乐活动与立德树人融合实践研究》(课题编号:ZYB469,主持人:何胜刚)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

何胜刚(1972.8- )男,汉族,江苏宿迁人,艺术硕士,宿迁高等师范学校音乐专业高级讲师,主要从事声乐理论和实践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