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下的创新与突破——谈小学数学课堂的创新教学形式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18
/ 2

“双减”下的创新与突破——谈小学数学课堂的创新教学形式

包春花

扎鲁特旗蒙古族实验小学          内蒙古         通辽市          029100

摘要:双减政策明确提出要不断创新课堂教学形式,减轻学生课业压力,以此来更好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基于此本文就当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简单分析,并就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形式创新策略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以期能够为后续相关工作开展提供参考意见。

关键字:双减政策;小学数学;教学形式创新

引言:小学时期学生数学综合素质的培养对于学生终身学习和成长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需要从教学内容、教学形式等多方面出发,积极寻求小学数学教学课堂模式的创新。积极响应双减政策中降低学生课业压力,通过提高课堂效率来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的要求,使学生能够在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当中不断实现数学综合素养的提升。

一、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所存在的问题

1.忽略了课堂当中学生的主体地位

从当前部分院校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状态可以看出,教师仍然处于课堂教学的主体地位,在课堂授课过程当中,教师享有课堂教学的绝对把控权。因此,在课堂生活过程当中,总是会忽略学生的学习感受,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就仅仅是一种教与学之间的关系,在课堂教学当中很难进行有效的互动,使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很难彰显出来。在后续教学工作过程当中,教师必须要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从学生的需求出发开展课堂教学。

2.传统教学方式教学效果差

受传统教学方式的影响,当前我国部分院校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方式仍然以传统的板书授课为主。由于该课堂教学方式比较刻板,因此很难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导致教学效果比较差。且传统的教学方式过于强调学生数学计算能力的提升,在进行课堂练习时也主要以反复的习题计算为主,因此,对于学生综合数学能力的提升并没有任何帮助,很容易使学生形成机械的数学思维。

3.课堂作业设计不合理

从当前小学数学课堂作业设计的情况来看,其主要存在两个问题:首先是课堂作业设计的量不合理,双减政策背景下,我国教育部门要求要不断减少学生的课业压力,但是部分院校为了追求所谓的高质量教学成果,仍然在为学生布置大量的课后作业。其次是作业设计的质不合理,所布置的作业比较单一,并未充分尊重每位学生学习能力以及学习承受能力的差异。使得所布置的作业对一部分学习成绩比较好的学生来说,并未起到任何帮助。

4.学生课堂学习兴趣不高

小学时期学生的学习能力比较薄弱,因此,在面对比较困难的课堂学习内容时,如不加以引导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厌学心理。小学数学课程相对于其他课程来说,对于学生的思维分析能力要求比较高,这就使得部分学生在学习过程当中经常会遇到各种困难。再加上教师不懂得如何激发课堂学习的乐趣,使得这部分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很难享受数学课堂所带来的乐趣。在后续工作开展过程当中,教师必须要以提高学生课堂学习兴趣为起点开展教学工作。

二、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形式创新策略

1.树立正确的数学教育观念,彰显学生的主体地位

有效的数学课堂离不开师生之间共同合作、共同探讨。因此,教师在后续工作开展过程当中,要始终坚持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积极为学生创造探究条件,使学生在一步步的探究当中逐渐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当前双减政策背景下,教师可以通过实践活动来增强学生的探究欲望,以此更好地提高数学教学成果。例如在进行五年级上册《可能性》这一内容学习时,可以设计如下的探究活动,首先进行抛硬币活动,让学生猜想是正面朝上的次数多,还是反面朝上的次数会多一些,最后让每一位同学参与一次硬币抛试,并且选派一名同学将每次硬币的抛试结果进行记录,最后让学生们对最终的统计结果进行分析。其次可以进行摸球活动,在箱子内放入两红一绿三枚圆球,规定摸中绿球即为中奖,也要求每一位学生依次从箱内摸出球,并选派一名学生将摸球的结果进行记录,最后也积极展开分析,从而让学生真正理会到可能性这一概念。

2.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构建高校的小学数学课堂

当前部分院校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内容仍然以传统板书教学为主,不仅无法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使数学教学资源仅仅局限于有限的课本内容上,很难开拓学生的数学学习视野。因此,教师必须要摒弃传统的、单一的教学方式,利用多媒体积极整合各项教学资源,将数学知识更加生动直观的展现在学生面前。例如在进行五年级《长方体与正方体》这一内容学习时,部分数学空间思维能力比较差的学生,很难理解长方体以及正方体棱、顶点、面的特征,这时教师就可以积极利用多媒体技术向同学们展示动态的正方体及长方体结构图,从而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所学内容。将多媒体技术教学同线下课堂授课进行有效结合,不仅能够将抽象的数学问题变得更加具体化,方便学生理解和记忆,同时还能够不断丰富数学知识材料,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更好的拓宽学生数学学习的视野。

3.精心设计分层作业,培养学生敏锐的数学思维

当前新课标背景之下,教师要求不能给予学生过多的课业压力,必须通过精心的作业分层设计来摆脱学生机械式的无效作业练习。要尊重学生的学习能力差异性,不断拓宽教学作业设计的思路和内容,将传统的书面作业布置转变为书面作业及实践作业相结合,更好的去提高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在进行六年级《圆的认识》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首先设计基础性作业:要求学生画出圆,并标注出圆心、直径、半径等内容。实践性作业:要求学生利用圆进行图案设计,帮助学生更好的去理解圆的美和数学的美。探究性作业:让学生深度去思考圆有什么特点呢,为什么日常生活当中的井盖、轮胎都会设计成圆形呢?不同的作业内容设计是对学生不同能力的锻炼,最后再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强弱,分别要求学生完成其中2~3项内容。

4.借助游戏互动,营造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

由于小学时期学生的学习能力还比较薄弱,没有良好的自主学习意识,因此,在学习过程当中需要教师主动的去引导学生进入到学习状态,并且在无形之中帮助学生树立主动学习的好习惯。这就要求教师首先要将学生带入到课堂学习氛围当中来,让学生在开心快乐的学习氛围当中,逐渐形成主动探索、主动思考的学习习惯。例如在进行五年级《小数乘法》这一内容学习时,教师可带领学生开展游戏竞赛,将班级成员划分为若干小组,各小组分别代表不同战队,由教师作为出题者,学生作为答题者,对于教师所出示的题目进行抢答,最后答题数量最多且准确性最高的小组获得胜利。这样不仅能够有效激发学生课堂学习的兴趣,同时还能够形成合理的课堂竞争,不断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

结束语:

综上所述,就当前我国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工作开展的实际情况来看,其仍然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因此,相关院校在后续工作开展过程当中要积极响应双减政策要求,以降低学生课余压力作为前提,以提高学生数学学习兴趣作为保障,以提升学生数学核心素养作为目标,更好的推进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工作的高质量开展,实现我国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陈佰平.“双减”下的创新与突破——谈小学数学课堂的创新教学形式[J].新课程,2022(33):34-36.

[2]刘珊珊. 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探究[C]//.对接京津——区域辐射 基础教育论文集.,2022:525-530.

[3]刘东霞. 如何在双减背景下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C]//.2022教育教学与管理三亚论坛论文集(二).,2022:57-59.

[4]庄炳渊.创新增效,控量减负——“双减”背景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策略研究[J].考试周刊,2022(28):97-100.

[5]王红梅.“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创新策略初探[J].教育实践与研究(A),2022(Z1):46-48.

[6]王敏. “双减”背景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创新策略[C]//.《“双减”政策下的课程与教学改革探索》第四辑.,2022:87-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