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高中德育分层教育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18
/ 2

探讨高中德育分层教育对策

金科

长春北师大附属学校 吉林省长春市 130103

摘 要:为了更好地做好高中的德育教育,本文通过分析以往德育教育工作在方法科学性上上存在的不足,探讨了把分层教育模式用于德育教育,从而改善德育教育质量和效果的策略。本文从分层教育法的运用价值出发,结合高中德育教育的实务,探讨了采用分层教育改造德育教育教学模式的路径。并就分层教育模式应用实施上教师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实施了微观层面的研究。希望能通过本文的研究,为教师更好地使用分层教育模式改进高中德育教育的质量效果提供帮助。

关键词:高中德育;分层教育;实施路径

为了更好地推行新课标提出的素质教育理念,针对以往高中教育过多偏重与应试教育,而对学生的德育教育不够重视的问题,通过加强德育教育,提升学生的道德水平,加强对学生进行正确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的培养,实现学生的德智体全面发展,是十分必要的。而通过观察以往高中德育教育工作开展的现实情况可以发现,在德育教育上不同程度的存在方法科学性不足的问题,很多教师喜欢使用传统应试教育模式下,对学生灌输德育知识的方式开展教学,这就容易导致学生只记住了抽象的德育教育理论知识,而真正的道德水平并未提升上来,而如何才能改善和提升高中德育教育方法的科学性,通过有效的德育教育让学生真正实现道德水平的提升,价值观的建立,是非判断力的提高?以下本文就结合高中德育教育工作的一些实务,就这一课题展开详细探讨。

一、分层教育在高中德育教育工作中运用的价值分析

分层教育理念是现代教育领域一种新兴的教育理念,将其使用在高中德育教育工作中,能够更好地秉持因材施教的思想,实施教育形式和办法的优化,从而提升教育工作的质量效率。其在高中德育教育中运用的价值大致可以归结为如下几点。

(一)改进德育教育方法的科学性

通过使用分层教育模式,教师可以通过按照学生在德育学习上能力和态度的不同,分别制定出针对性的教育措施,让教育工作在方法形式上更为细致。依据教育对象的现实情况,制定科学的教育对策,这可以弥补以往教育方法一刀切,不考虑对象差异而导致的教育方法在部分学生上有效,而在部分学生上效果不佳甚至无效的情况。通过充分考虑到学生在德育学习上能力条件的不同,采取针对性的分层教育模式开展教学,可以更好地提升德育教育方法的科学性,从而让高中德育教育取得更好地效果。

(二)照顾到学生的个体差异

分层教育理念主张秉持因材施教的思想进行教学,按照教育对象的个体差异,而采取与之个体接受能力,理解能力,知识学习能力相对应的教育手段。通过充分考虑到知识学习上教育对象的个体差异,对不同对象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从而让学生跟好地理解知识,掌握知识,在学习上取得更好地效果。因而将其用在高中德育教育的教学上,可以让教师通过以尊重学生德育学习个体差异的教学模式,更好地区分开学习能力突出的学生,学习能力一般的学生和学习能力低下的学生,充分照顾到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水平,而使用差异化的方法,让所有学生都获得良好的教育,从而使得学生的道德水平整体上获得提高。

(三)更多体现素质教育理念

因为高中德育教育工作的开展,主要目的在于让学生通过接受德育教育,实现正确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的建立,提升学生的道德认知能力,行为自律能力,让学生的道德品质获得发展和提高。因而如果教师采用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学生在学习上只关注与记忆理论化的德育知识,而不关心自己的一言一行是否符合道德,在平时的行为上以道德标准进行自律,那么学生的道德水平依然难以提升上去。而通过秉持素质教育理念,采用分层教育模式,按照学生的个体差异,实施针对性的道德启蒙和行为指导,让学生了解到自己的行为中哪些是正确的,哪些是错误的,并真正把道德标准践行到日常生活中,这样学生的道德品质才能获得根本意义上的有效提高。

二、高中德育分层教育的实施路径分析

(一)实事求是,合理进行德育教育的分层分类

班主任教师要做好班级的德育教育,首先要充分了解学生,做好学生行为习惯、道德品质的观察和记录。教师要建立学生档案,对学生的行为模式,日常表现给予记录和评分,并依据学生在平时生活学习上的表现,把具有较高道德认知,自律能力的学生,和具有中等与较差道德认知,自律能力的学生区分开来,将其分为三个层次。对高层次的学生,教师主要为其提供道德认知上的正向引导,鼓励表扬其平时一些积极正面的行为。而对于中等水平的学生,教师则要注意,针对其平时表现中一些负面行为,不良表现,给予重点的行为指导教育,一方面充分肯定学生的道德品质,让其树立信心,同时针对其平时行为表现上一些违反道德,不文明,不正确,负面消极的表现,给予批评教育,通过一方面正向引导,一方面错误纠正,以实施分层德育教育,让学生的道德认知能力和行为自律能力获得发展和提高。另外,对于层次较低的学生,教师要做好调查工作,弄清造成学生调皮捣蛋,不遵守纪律,做出很多不良行为背后的动机是什么,通过跟家长联系,跟学生谈心,了解到造成学生出现不良状态的真正原因,如家长打骂孩子,对孩子灌输错误的价值观,家长疏于管教等等。通过充分了解学生,以家校合作方式,指导家长纠正错误的教育方法,消除对学生具有负面道德影响的外在因素,从而以针对性的德育教育措施,让不良学生走上正轨,回归到健康良性发展的道路上来。

(二)树立榜样,充分发挥德育分层教育的优越性

教师在实施分层教育的过程中,还要注意,集中发掘发现学生的优点,给予积极的鼓励表扬,在公开教学与班级管理上,平时多为学生提供道德上的正向激励影响。而对于学生中一些不良的行为表现,犯错误,不文明,不遵守纪律的情况,给予私下的谈话和个别行为指导。通过在正向激励和行为指导上,分别使用不同的教育手段,让正向激励的效果更加突出,而让负面约束的作用更具有个体针对性。教师可以把班级中道德水平提出,自律能力优良的学生,树立为班级中的模范学生,并委任其担任班干部,将其树立为班级的榜样。让全班所有学生都认识到,只要注意遵守道德,讲文明,讲礼貌,加强自律,就能在班级中获得荣誉和尊重,这样可以让学生更好地以榜样为学习对象,加强自身的道德自律,从而实现全班道德风气的整体提升。

三、结束语

综合以上观点,教师要做好高中德育教育的分层教育工作,就一定要充分了解学生,秉持对学生负责,对教育负责的精神,把每一个学生的德育教育问题都充分重视起来,注意做好德育教育方面的微观工作,做好学生的个别指导,通过持之以恒,按照学生的个体差异对其实施针对性的道德启蒙和行为指导,学生才能获得道德水平和行为自律能力的有效发展和提高。

参考文献:

[1]张玉栋.高中德育分层教育的实施路径分析[J].家长,2020(13):80-81.

[2]霍志平.德育分层教育的实践和反思[J].作家天地,2020(03):163-165.

[3]许林.高中德育分层教育的实施途径研究[J].新课程(中学),2019(09):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