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生文明礼仪养成教育的实践研究——以上林县民族实验学校为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18
/ 2

浅谈小学生文明礼仪养成教育的实践研究——以上林县民族实验学校为例

周花艳

上林县民族实验学校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530599

摘要文明礼仪不仅是关系着个人的素质与思想道德的程度,更体现着一个国家文明程度与道德反应。因此,在素质教育阶段,教师要着重培养学生的文明礼仪,为他们之后进入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结合各项社会调查来看,当今的小学生文明礼仪养成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因此,学校和教师要采取一定的策略去解决这些问题,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为社会更好地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本文就现如今社会中小学生文明礼仪缺失的问题、养成的意义及提升文明礼仪的策略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小学生;文明礼仪;养成教育;实践研究

正文礼仪是一个人发展和在社会立足的重要基础,也是一个民族、国家能长久发展的重要保证。因此,国家和社会等各方面都非常重视礼仪文明的培养。教育部分也规定,要从小学开始,在教学过程中渗入文明礼仪的文化,让学生从小接触礼仪教育。虽然在这个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但是教师还是要探索一些办法去解决这部分问题。培养学生的文明礼仪不仅是个人发展的需要,更是传承文明和国家发展的需要。

一、探究现如今小学生文明礼仪缺失的问题

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各项品德和优秀品质的黄金时期,学生的成长过程是否健康不仅关系着一个家庭,更关系着社会能否很好地发展。我国从古至今就是一个礼仪大国,从各个古代流传下来的故事中,我们也能知道礼仪是非常重要的。

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中物质的富足,家长对孩子的过度宠爱等,使学生形成了许多不利于礼仪培养的问题。在学校中,一部分学生见到教师不懂得主动打招呼;在班级的活动中,同学之间不能互相谦让;在家庭生活中,同学不懂得尊老爱幼,经常对父母大喊大叫;在公共场合,有些同学大声喧哗,破坏公物。种种行为都在反映着当今生活中礼仪缺失的问题,并且也在警醒着大家培养礼仪行为的重要性。学校也要负起一定的责任,加强对同学文明礼仪养成的培训,为同学们的健康成长打好坚实的基础。

二、研究文明礼仪养成教育进行的意义

2.1个人发展的需要

在现代社会中立足,不仅仅需要具有一定的知识与能力,更要在为人处世方面有基本的礼仪。在日常的交往活动中,首先大家就要注意要对他人有起码的尊重与礼貌,这样别人才会想要与你交往。通常,有好的行为举止及礼仪习惯,能够更受别人的欢迎,也能够帮助自己更快地发展。

2.2传承文明的需要

在《中小学生守则》中明确指出了德育在小学基础教育中的重要性,特别是学生处于发展的黄金时期时,这时候更要培养学生的文明礼仪习惯。小学生们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从小开始培养他们的文明礼仪能够让中华文化更好地发扬光大,并且能够促进社会更快地进步。培养学生的文明礼仪,不仅仅是让大家变得有礼貌,更要让学生时刻抱有热爱祖国之心,关爱社会之情。因此,从小开始培养学生的礼仪文明不仅是个人发展的需要,更是传承文明的需要。

2.3国家发展的需要

通常决定着一个国家的强弱的因素,不只是综合国力的强弱,国民的根本素质也是很重要的一方面。很大一部分国家将提升礼仪能力作为教育改革的一方面,这也在无形之中显示着礼仪文明对于人和国家发展的重要性。一个国家要想发展得长久且壮阔,就需要具备有良好素质的公民,这才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同时,小学生作为社会主义的建设者与接班人,更应该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形成文明的礼仪习惯。

三、分析文明礼仪养成教育进行的策略

3.1在学校内营造文明礼仪的良好氛围

人们总是在无形中被环境所影响,因此要想提高学生的文明礼仪素养,就可以在学校内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干净整洁的校园,宽大明亮的教室,待人为善的教师等都是这个环境里的良好构成。有了良好的氛围之后,学生的言行举止就能很好地被规范,并且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文明礼仪。

首先,学校可以先对教师进行培训,让教师掌握一定的技巧去培养学生。之后教师可以组织班会、集体活动等,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了解文明礼仪,并且愿意去遵守这部分内容。同时,学校也要采取一定的措施去表扬、鼓励文明优秀的学生,这样一来,学生会产生好胜心理,也就会积极地去提升自己的文明素养。比如,学校可以在规定的时期内评选文明班级与文明学生,同学会受到竞争的影响,更加积极地提升自己的文明素质。

同时,校园文化墙也能让学生很好地提升文明素养。教师可以在自己班内的文化墙上,通过手抄报、黑板报等形式,让学生参与到创作的过程中。这样学生们也在无形之中了解了更多的文明礼仪,能够更快地进步。

3.2在学科教育中渗透这文明礼仪教育

教师要注意在进行学科教学时,充分探究到课本内部的文明礼仪知识,并在课堂上运用合理的知识去完成教学内容,也在无形之中培养学生的文明礼仪。通过这种方法,教师可以更加深度地理解课堂内容,能够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基础上提高自己的素质;学生既能够学会学科内容,同时也能够提升礼仪文明素养。

比如,在语文课堂上,教师可以将课文、诗词或者文言文中的有关礼仪的句子,进行深层次的讲解,让学生们体会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爱国之情、思乡之情或者感恩之情等。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上,教师可以定期选择一节课,让同学们了解文明礼仪的例子与故事,通过真人真事能够让同学感同身受,从而更快地进步。

教师还可以组织相应主题的班会,通过多媒体技术展示一部分的视频或者图片,让学生能够深入体会。同时,还可以让学生通过表演节目、话剧等内容,丰富学生的课外活动,更能提高他们的文明素养。总之,文明素养的提升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不断地进行积累。慢慢地积累,慢慢地渗透,学生的文明素养才能够不断提升。

【结束语】综上所述,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的文明礼仪是很重要的。尽管初步实施阶段存在了一些问题,但是教师经过不断地探索是可以解决这部分难题的。比如,学校可以安排教师在校园内形成文明礼仪的良好氛围,让学生的思想在无形之中被影响,从而提升文明素养;教师还可以将文明礼仪教育渗透到学生日常的学科学习中,通过教师的讲解与影响,学生也会更加善于学习礼仪。相信经过教师的不断探索,学生的文明礼仪水平会有很好地发展,同时社会也会发展得更快更好。

【参考文献】

[1]王菊萍.农村寄宿制小学生文明礼仪养成教育研究[J].知识文库,2022(12):196-198.

[2]王奕,蔡健梅.小学生文明礼仪养成教育路径初探——以资中县重龙镇红光小学为例[J].新生代,2020(04):7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