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如何加强小学生文明礼仪养成的教育  ——以上林县民族实验学校为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18
/ 2

浅析如何加强小学生文明礼仪养成的教育  ——以上林县民族实验学校为例

李兰艳

上林县民族实验学校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 530599

【摘要】我国自古就是礼仪之邦。因此,不管是从文化传承的视角,还是从教育的视角,培育小学生的文明礼仪都是十分关键的。目前,我国教育经过长期的发展,已经进入了核心素质教育时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但要注意对学生基础知识的灌输,还要注意学生的全面发展,使学生成为对未来社会有用的人才。基于此,本文就如何加强小学生文明礼仪养成的教育展开讨论。

【关键词】小学教育;文明礼仪;教学现状;对策分析;

【引言】文明礼仪是一个人素质的体现。虽然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但在生活或工作中,与他人的交流和沟通是不可避免的。因此,注重小学生文明礼仪的养成,对他们的未来发展有着很大意义。因为学生年纪都相对较轻,并没有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教师和家长应注意培养学生的礼貌和文明,使他们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得到良好的发展。

一、分析在小学教育中培养学生文明礼仪的现状

1、学校缺少文明礼仪教育

由于受传统教学的影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重视学生文明礼仪的培养。他们更加重视知识的传授。许多老师都把小学的基础文化课表现当做评价学生学习成果的惟一指标,而对小学教育而言,忽视了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也没有注意培养和教育学生的文明和礼仪。同时,一些教师虽然对学生进行了文明礼仪教育,但这只是一种教学形式,缺乏实践性的教育内容,并不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在家庭教育中缺少对学生开展文明礼仪教育

在小学教育中,学生接触最多的两个地方是学校和家庭。在学校教学中,学生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但父母的教育在家庭中同样重要。因此,在家庭教育中,家长应重视对学生的文明教育。由于学生家长的素质不同,在对学生进行文明礼仪教育的过程中也存在一定的差异。一些文化素质较高的家长会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对学生进行文明礼仪教育,而另一些文化素质较低的家长则只注重学生文化课的成绩而不注重文化礼仪教育。长期以来,学生容易养成不良习惯,导致缺乏文明礼仪教育。

二、探究培养小学生文明礼仪教育的有效策略

1、构建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

环境对学生的成长有很大的影响。为了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文明礼仪,学校必须营造良好的文明礼仪教育环境,这一点非常重要。学校可以对学生进行一定的文明礼仪教育,使他们认识到文明礼仪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同时,要让学生分清是非,教师组织学生对文明学生进行评价,有效提高学生的文明礼仪意识。其次,在校园设计中也要体现文明礼仪的要素,使学生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养成文明礼仪的习惯。在课堂教学环境方面,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设置文明礼仪栏,展示部分学生的先进行为,使学生受到环境的影响。

例如,在学校的墙上、走廊、花坛等地张贴“请”、“您好”、“再见”、“谢谢”、“老师您好”、“对不起”等礼貌用语的卡片,这些礼貌用语的卡片由学生自己制作。在学校让小学生们学会文明,体验文明,感受文明,以图文形式运用文明。教师引导他们每天阅读文明卡片,并将其贯彻于自身的言行,鼓励他们优秀的礼仪行为,同时要求其他孩子向其学习。学校也要充分利用休息时间进行实践,对学生进行文明礼仪教育。如,播放礼仪教育影片或专题节目,设立礼仪宣传公园,让学生在实践中加强礼仪文化,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2.2学校和家庭共同结合       

单纯依靠学校是难以实现小学生文明教育目标的,家长必须积极参与。学校只是学生在学习阶段经常生活的地方。在学校里,教师的职责是教育学生。然而,教师对教学的重视往往集中在一些文化知识的教育上,对学生进行文明教育的时间相对有限。此外,由于班上的学生太多,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家庭环境和个性。如果教师进行文明礼仪教育,只能根据广大小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文明礼仪教育,不能对学生个体产生有效的影响。因此,家长必须积极参与,因为学生最常居住的地方是家庭。在校外,家长的言行对学生的发展有着严重的影响。因此,教师可以帮助家长制定相关的标准和规范。通过家长与教师的结合,可以有效地实现小学生文明礼仪教育的目标。

例如,教师通过家长会、班级群或家访与家长进行沟通,向其介绍文明礼仪对学生成长的意义,使家长改变观念,与教师共同创造文明环境。引导学生在家中尊敬父母和长辈,在校园里尊敬教师,团结同伴,主动协助家长和教师做好力所能及的事情,从小事抓起,逐渐形成良好的文明礼仪良好习惯。家庭教育和学校德育的融合有助于增强学校文明礼仪教学的有效性,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实践学校所学的文明礼仪,促进学生行为的发展。

2.3将主题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

在校园、家中、社会等适当的地方,举办丰富多彩、形象化的礼貌教育专题活动,包括礼貌知识竞赛、礼貌示例演练、文明礼貌语言的比赛、讲座等,以指导小学生参加礼貌培训。在活动中践行民主意志,在活动中弘扬道德,在活动中学会文明礼貌。同时也要为小学生积极参加社区实践活动创造条件,如进行助残、慰问孤儿、绿化社会环境、保卫治安等主题活动,让小学生融入社区活动,在实践中践行文明,懂得礼貌谦虚,用文明言行引导家人,激励别人。

例如,学校在"三八节"时期进行了回馈母爱、分担家务责任的纪念活动;在清明节,对革命英烈陵墓进行祭奠活动;"建军节"组织退伍军人慰问活动;"教师节"进行尊重教师的社会活动;"重阳节"到养老院看望老人;"国庆节"举办党的爱国主义教育宣传活动等,积极引导学生到实际生活中践行社会主义文明礼仪教育,并主动落实党的十八大重要讲话精神。同时学校也要积极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新时期最优秀的接班人自幼就受到培养,形成中华民族的向心力和汇聚能量,积极承担起振兴中华民族的崇高责任。

【结束语】综上所述,教育的黄金时代是学生正式思想萌芽、言行举止日益成熟的阶段。加强文明礼仪教育具有重要意义。良好的举止和习惯会影响一个人的生活发展。礼仪已成为个人文化和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小学生文明礼貌的培养需要家长的影响、教师的耐心和良好的社会环境。学校、家庭和社会应共同努力,培养学生良好的礼仪习惯,有效提高小学生的礼仪教育质量,为小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赵蓉蓉. 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J]. 青年文学家, 2010(1):226-226.

[2]吴雪明.小学文明礼仪教育活动实践浅谈[J].内蒙古教育,2015(05):2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