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节能监察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思路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17
/ 2

新时代节能监察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思路

江玲

  绵阳市节能监察中心  

四川省 绵阳市 621000

摘要:现代社会,节能是各行业在发展过程中必须要关注的问题,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必要举措。因此,做好节能监察工作对促进行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了保证节能相关法规的实施,节能监察是必要的,而切实提升节能监察能力也就变得至关重要。因此,要从多方面入手不断提升节能监察能力,从而保证节能减排工作能够顺利进行。本文对我国节能监察能力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然后对如何提升节能监察能力给出了有针对性的意见,旨在为强化节能监察工作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节能监察;能源;问题;能力建设

引言:节能监察是针对企业、组织、机构及其他用能情况的监督,事关用能行为的正当性和规范性,对于能否按时实现节能目标、节能法律发挥是否得到落实、缓解能源紧张、构建可持续发展的社会等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经济社会也进入了转型阶段,节能减排成为国家重点关注领域之一,而作为节能减排主要手段—节能监察更是受到广泛重视。近年来节能监察工作越来越凸显其重要意义,各级政府纷纷着手建立节能监察机构,但是从节能监察的能力来看还比较弱,所以,本文对节能监察能力建设进行研究,提出了一些可行性措施,具有现实意义。

一、节能监察工作特点

一般而言,节能监察具有以下四方面的特点:第一,法定性。节能监察主要指依照法律规定,由具有检察权力的机构在法律框架内对节能进行监察,并依法处理各类违规违纪行为。二是强制性。节能监察是法律性的,它是以法律强制手段来实施的,所以需要全体工作人员都要履行法定义务。三是专业性。节能监察包括很多技术性内容,这就需要节能监察人员对各种技术法规了如指掌,技术能力扎实。四是规范性。节能监察一定要以法律法规为基础来推动,所以节能监察有一个规范性程序。

二、新时代节能监察实践中遇到的问题

(一)法律制度不够完善,监察主体不够清晰

我国节能工作虽始于1998年,但是并未在法律上明确界定节能监察的范围,目前节约能源法中亦未规定节能监察机构、监察程序、职责和保障机制,与此有关的法条亦有遗漏,缺乏严谨性。与此同时,对节能监察主体方面,却缺乏明确的规定,造成现实中节能监察工作混乱、交叉、矛盾等不良局面,极大地制约着节能监察工作的效率和成效,出现了问责难、执法难等系列难题。

(二)监察队伍建设比较落后

节能监察不单纯是一项工作,它有着专业性较强和技术要求高等特点,与此同时,它还对监察人员在专业素质和职业素养方面有着更高的要求。就目前我国节能监察工作的发展现状而言,尽管节能监察机构众多,但是在队伍建设方面,还相对滞后,表现在:一是人员不足,有的监察机构仅2-3名工作人员,有的县级监察机构甚至不落实工作人员;二是人员素质不高,很多监察人员专业理论水平和工作能力都达不到节能监察工作要求,只会完成一些简单任务,没有真正实现节能监察目标;三是硬件装备配置层次低,节能监察需借助多种专业装备,如:取证装备、分析装备等等,但是受经费不足的影响,多数节能监察机构的装备配置不够全面。[1]

(三)监察对象节能意识不强

节能监察属于公益性工作,不是单纯的节能监察机构所能完成的,更需要社会各方面的支持才能够推动节能监察有效发展。然而在实践中,耗能高的企业等监察对象节能意识比较薄弱,对于节能监察持消极的态度,没有主动配合,甚至弄虚作假,节能监察取得的资料有欠缺、不可靠,不能真实反映企业实际能耗状况,对节能目标实现和管理造成很大不便。

新时代节能监察实践中问题解决思路

(一)搞好配套法律法规健全工作

为了使节能监察工作能够顺利进行,必须有具体法律法规为基础,各地需强化节能监察工作,探索和完善节能监察相关法律法规的配套措施,由此向节能监察机构提出责任要求、执法的地位和权限等作以明确的规定,使法律赋予节能监察机构的权力合法,推动健全节能监察制度和管理体系。[2]节能监察机构应当积极学习先进国家的相关立法经验和技术,结合本地区的具体情况,建立起具有针对性的节能监察管理制度。同时由于各区域间的实际状况也有所差别,它要求以遵守法律规定为前提,建立符合本区域实际情况的节能监察管理办法,增强节能监察效率。

(二)构建地方节能标准体系

节能监察工作不能搞一刀切,对各地而言,须以国家有关节能标准为前提,根据自己的实际,在节能方面、监察和企业建立相应的标准,形成节能标准体系,它涵盖了社会的各行各业,为开展节能监察工作奠定基础。[3]目前,我国已经颁布了多个节能方面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这些标准是指导各地开展节能监察工作的重要依据。同时各种标准并非固定不变,需结合技术发展、国家要求和先进水平对节能标准进行更新。

(三)建设节能监察量化评价机制

对于节能监察机构来说,有目标无有数据是阻碍其节能监察工作发展的重要因素,在此方面,节能监察的量化评价机制有待建构。量化评分节能监察等指标,以被监察对象综合得分为依据,以确定它们的节能等级,坚决杜绝浑水摸鱼等不良情况的出现。

(四)打造一支高水平的节能监察队伍

想要进一步提升节能监察工作水平,节能监察队伍建设是重中之重,具体措施如下:

一是增加对节能监察的人力资源的投入,视监察机构的级别和监察任务而定,合理配置数量,开展节能监察人员的经常性培训工作,提升他们的专业素养,保证他们对工业、交通、建筑和公共机构及其他能源利用和节能方面的知识的掌握,具体进行节能监察的时候,能够对节能情况进行精确的评估,对节能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的反映,提升执法水平,并对高能耗的成因进行分析,能够提出切实可行的、具有针对性的节能改进建议。

二是增加硬件设备的投资,从节能监察工作需要来看,把各类装备配齐,能够为监察工作的发展创造有利条件,减少因设备缺乏而导致节能监察失效的情况出现。

(五)做好监察对象和服务机构的管理工作

节能监察不仅仅是各级政府节能监察机构的工作,也和监察对象、有关服务机构之间的联系十分紧密,其管理工作有待加强,具体而言,应采取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

第一,加强节能监察知识普及。在能源日益紧缺和环境保护要求越来越高的背景下,要从思想上高度重视节能监察工作。通过多种媒体,大力普及节能监察知识,增强监察对象对节能监察中重要地位、必要性的理解,增强他们的节能意识,变被动接受为积极主动合作,降低节能监察工作所面临的障碍,强化和节能监察机构的建设、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对症下药,降低企业能耗,增加企业效益。   

第二,搞好服务中介规范管理工作。节能监察机构要根据国家法律和有关政策规定开展节能服务业务,在为企业提供专业技术咨询服务的同时,还要积极向社会推广节能技术成果。[4] 节能监察机构有必要开展日常和专项监督工作,增强节能服务中介服务性和专业性,建立公平竞争机制,促进其长期健康发展。

结语:总之,节能监察具有长期性和系统性,能够促进相关工作有计划地展开,是今后一个时期经济和社会发展所必须完成的一项工作,认识到目前节能监察工作中存在的缺陷,并依此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予以解决,形成规律、行政与管理相结合的立体节能监察体系等,完善节能监察能力建设,加大节能监察实施力度和实际效果,这对于实现节能型社会的目标具有重大意义。

参考文献:

[1]刘芝梅.探究节能监察在节能减排中的技术支撑作用[J].智慧中国,2022(09):92-93.

[2]苏奕儒.“十四五”工业节能监察工作“三化”建设浅析[J].机电技术,2022(04):66-68.

[3]马建伟,刘顺.提升书面节能监察效能几点思考[J].应用能源技术,2021(09):58-60.

[4]赖李晔.关于利用电子信息技术辅助开展节能监察预检查的研究[J].冶金管理,2022(07):172-174.

作者简介:江玲(197605-),绵阳市节能监察中心,主要从事节能监察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