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现代博物馆文化传播优势及建议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17
/ 2

浅谈现代博物馆文化传播优势及建议

傅祥干

广西贵港市自然博物馆

摘要:博物馆是展示城市形象的一张名片,作为城市的文化中心而存在,其呈现给参观者的不仅仅是展品本身,更重要的是展品背后蕴含的文化。现代博物馆只有通过多元化的宣传手段,创新传播模式,做到对自身文化资源的充分利用,才能真正发挥现代博物馆在文化传播中的优势与价值。

关键词:博物馆;文化传播;优势

1现代博物馆文化传播的优势

1.1现代博物馆文化传播具有位置与环境优势

博物馆作为公益性文化场所,一般坐落在城市中心,博物馆建筑本身就具有独特的文化魅力,通常是一个城市的地标性建筑。在博物馆静谧幽雅的氛围中展示着高品质的藏品,这种环境中散发的文化气息是其他文化传播方式不能比拟的。此外,旅游业是博物馆进行文化传播的重要支撑。现代博物馆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的目光,也成为人们旅游观光必去的打卡地。游客通过博物馆去了解一个城市是最直观、最便捷的方式,这也使得博物馆成为城市中的一种重要的人文景观。

1.2现代博物馆文化传播具有信息资源优势

博物馆是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文化传播的主要阵地。现代博物馆以其馆内丰富的藏品为依托,各个类别的现代博物馆都有着相当大基数的受众。以自然科学类的现代博物馆为例,博物馆将自然科学进行生活化、趣味化的展现,建立起理论知识与生活实践的密切联系。通过工作人员趣味十足地解说,再加上活灵活现的科学实验,自然科学也不再是“高大上”的存在,而是生活中无处不在的现象和体验,这样吸引了大批参观者,尤其受到青少年群体的喜爱。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现代博物馆无论是类别还是馆藏资源都变得越来越丰富。在丰富的藏品背后,承载着人类发展历程中的各个阶段与各种信息。现代博物馆能够凭借自身丰富的信息资源优势进行文化输出,为广大群众提供更为全面的文化服务。现代博物馆还能够在通过馆藏资源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的基础上,提高人民群众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文化自信,真正彰显现代博物馆在文化传播中的优势与价值。

1.3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为现代博物馆文化传播带来新的机遇

文化传播注重时效性,新媒体时代下的现代博物馆使文化传播更具时效性,改变了以往由博物馆向参观者的单向的文化传播途径,通过网站、微博、微信、抖音等多元化传播方式,实现由博物馆到参观者、参观者到参观者以及参观者到博物馆等全方位、多渠道的文化传播。比如,现代博物馆借助信息手段,搭建网络互动平台,增强博物馆与受众之间的互动。参与者不仅可以将自己对藏品、对历史背景的观点和看法发表出来进行探讨,深化对文化的认知,而且还可以向博物馆进行意见、建议的反馈。相对应的,博物馆工作人员也可以在参与者的探讨中更好地了解文化传播的方向,并根据受众的意见和建议对存在的问题及时解决。

2博物馆文化传播的建议

2.1注重传播模式的创新

多数博物馆属于公益文化单位,肩负着社会教化、文化研究和文物保护的职能,其落脚点就在于文化属性。目前,新媒体平台不断发展与壮大,已经走进千家万户,覆盖了各个地区、各个行业、各个年龄段的各种需求,具有较强的普适性。为此,博物馆应该搭乘时代的列车,不要局限在已有的、传统的文化传播模式中,而是要主动适应技术新变革,以新媒体传播技术为基础构建起文化传播新机制,通过新媒体平台拉近与受众之间的距离,增加文化宣传的途径和内容,加大文化宣传力度,深入宣传文化艺术,实现传播效果的最大化。

比如:贵港市自然博物馆2021年积极打造了“博物馆+图书馆”融合创新亮点。与本市图书馆联合打造市图书馆自然博物馆分馆,分馆书籍以自然科学科普为主,并正式面向广大市民开放,馆内书籍实现与图书馆和其他分馆、荷城书房通借通还,分馆的启用有助于推动贵港市文旅资源融合发展,社会效益很好

现阶段,为了增强文化宣传效果,一种新的博物馆文化传播模式悄然兴起,即博物馆依托新媒体手段,在新媒体平台开设官方账号,宣传博物馆活动,积极发展自己的新媒体势力,加大文化传播力度。一些博物馆已经主动加入新媒体平台,并依靠这些平台与受众展开积极互动,吸引群众参与到博物馆文化传播中来。同时,博物馆在宣传时要做到详略得当,充分突出博物馆文化的历史性、公众性、艺术性和教育性特点,更好地满足受众对博物馆或历史人文艺术文化的多层次、多样化需求。博物馆要紧跟时代潮流,运用现代化技术,让博物馆里的文物“活起来”,突破现阶段文化传播的限制,激发人民群众对博物馆文化的热爱。

总之,博物馆应该采取丰富多样、与时俱进、新颖有效的宣传方式来推进博物馆文化宣传工作,为人们展示博物馆背后蕴含的历史人文艺术等内容,让受众获得更多知识,进而影响受众,影响社会。

2.2注重技术途径的建设与探索

近年来,各大博物馆都在探索馆藏文物、传统文化与数字时代相适应的方式。随着传统文化拥抱数字技术,博物馆的“玩法”也变得越来越多,博物馆的边界不断延伸,不再局限于馆内建筑。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博物馆管理者和从业者必须要树立和强化新媒体思维,利用新媒体技术和平台提升博物馆文化传播水平,为人民群众打造身临其境的体验。

新媒体技术的引入能使博物馆更好地吸引社会公众,增强公众的体验感,提高公众对博物馆的兴趣。但要注意的是,博物馆要对新媒体技术设备和平台进行认真选择和调试,不能一味追求技术的高级程度,而是要在确保内容核心的基础上,辅以新媒体技术,达到文化传播的效果。

建立博物馆自媒体。在新媒体平台上开设博物馆自媒体号,借助强大的新媒体平台和成熟的技术,节约资金投入,增强互动性,使目标人群覆盖面更广,实现云端全景开放,同时打破时空界限,投放更多的内容。当前,许多博物馆都建立了自己的自媒体账号,上线网上展览和藏品欣赏功能,实现了线上360°全景观展,不管观众坐在什么地方,都能细看千里之外的博物馆的展览和藏品。观众更可以通过自媒体实现与博物馆的互动,观看自己感兴趣的藏品。

建构博物馆元宇宙。近年来,元宇宙概念“大爆发”,对现实世界的虚拟化、数字化正在飞速发展。博物馆应尽早、尽其所能地探索元宇宙概念和技术在数字博物馆中的应用,积极建构与真实世界相融合的数字文化生活空间,增强与其他博物馆数字文化资源的合作共享,探索博物馆元宇宙应用场景,让文物在数字世界焕发生机,探索文物数字化传播传承新路径,建立博物馆文化传播的元宇宙生态系统。

未来,博物馆不仅要提供文物信息服务,还要满足各种数字化产品对文物信息的需求,建立自己的博物馆数字生态系统。

2.3 挖掘新生力量,选拔博物馆文化传播人才

举办文创大赛,寻找灵感,创新文创设计,选拔文化传播人才。如贵港市自然博物馆与相关专业公司合作举办2021年“广西有礼”文化旅游创意设计大赛,共征集报名作品40件,经评审专家评选出15件获奖作品,成功打造了一批属于贵港市自然博物馆独有的IP文化创意衍生品。同时,从中选拔优秀的博物馆设计作品,形成良性互动。在大赛创作期间,参赛的设计人员可以听取专家讲解文物的讲座,走进博物馆库房近距离欣赏文物获取灵感,让设计人员更加深入地了解展品的文化内涵,在比赛过程中,一方面获得高端创新人才,另一方面也对博物馆的历史文化资源进行广泛的传播。

3结语

现代博物馆在文化传播过程中应依托于藏品,坚持以人为本,充分发挥现代博物馆的文化传播优势,在做好博物馆文化研究工作的基础上,不断提升博物馆专业人员的文化素养。同时,博物馆还应借助丰富多样的新媒体形式,在范围更广、影响更大的博物馆文化传播中,满足现代人多元化的文化需求,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公众文化自信。

参考文献:

[1]吴宏瑜.如何提升博物馆馆藏文物的文化传播能力[J].文化产业,2020(27):142-143.

[2]阎国宇.浅议当代博物馆文化传播[J].文化产业,2020(17):86-87.

[3]冯周.浅谈现代博物馆文化传播优势及建议[J].名家名作,2022(12):114-116.

[4]博物馆的文化传播——有关博物馆及其志愿者的思考[C]//.新中国人物博物馆60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11:408-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