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传染病诊断技术及治疗方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17
/ 2

动物传染病诊断技术及治疗方法

金杏梅

龙泉市农业农村局   浙江省   龙泉市  323700

摘要:动物传染病严重危害我国的养殖业发展,不但容易造成禽畜死亡,还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尤其是现代化的养殖业,其规模不断扩大,一旦发生传染疾病,造成的社会危害和经济损失是非常大的,因此,对动物传染病进行诊断和治疗已经成为兽医科学的热点。我国对动物传染病的研究和防疫取得了显著成绩,例如1996年我国正视宣布消灭了牛肺疫,1956年我国消灭了牛瘟,除此之外,炭疽、猪瘟、马贫血、兔出血等病毒也都得到了控制,为我国成为世界畜牧业大国提供了坚实保障。

关键字:动物传染病;诊断技术;治疗方法

1动物传染病的共同特点

动物传染病在传染过程中,当病原微生物的毒力强、数量多,而动物机体的抵抗力相对较弱时,才会出现明显的传染临床症状,造成传染病在易感动物群中扩散、蔓延,发生疫病流行。传染病还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传染性是指疾病可以由患病动物传染给具有易感性的健康动物,并出现相同的症状;流行性是指在一定适宜的条件下,于一定的时间内,在某一地区的易感畜禽群体中有许多动物被感染发病,使该传染病蔓延扩散。传染病在发展过程中,由于受到微生物的刺激,动物机体产生了一系列的免疫反应,来阻止传染,从而使耐过的或者痊愈的动物在一定的时期内不再感染该种传染病,动物机体产生了免疫力。传染病的病程的发展具有阶段性,同时各种传染病都具有其特征性的临床临床症状,动物传染病流行过程由于病的种类和性质不同,流行强度也有不同,在一定的时期内发病的动物数量和传播范围也有差异,表现出散发性、地方流行性、流行性及大流行性的形式。

2动物传染病的致病因子

动物传染病是危害畜禽养殖业生产的最严重的疾病,它不仅能够造成大量的畜禽死亡,还影响着畜禽产品的质量和对外贸易,患有人畜共患病的动物已严重威胁着人民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因此要认识动物传染病,了解动物传染病的致病因素,认真做好动物疫病的防治工作,对发展畜牧养殖业,保护人民健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着微生物,绝大部分微生物对人类和动植物是有益的,仅有极少数是对人类和动植物有害的,致病因子能够引发传染病,。微生物的形态大小、组织结构、生长要求、繁殖方式、物质代谢等各有自己的特点,可将微生物分为八大类,概括为细菌、真菌、放线菌、病毒、螺旋体、立克次氏体、支原体、衣原体等,微生物分布广泛,如空气、水、土壤、动物、植物以及人体中都有微生物的存在,绝大多数微生物是有益的,寄生在动物消化道中的微生物所产生酶的作用大发酵分解,形成的低级脂肪酸及葡萄糖,供动物吸收利用,有的如乳酸杆菌,则能产生乳酸以抑制某些腐败菌的生长,直接或间接地保护着动物的正常生活,在兽医实践中广泛应用的抗生素、生物制品(疫苗、菌苗)等,微生物都起着重要作用,但微生物中也存在着一小部分能够引起人类和动植物发生各种各样的传染病,这些导致人类和动植物发病的微生物,称之为病原微生物或病原体,这些病原体就是致病因子,如引起人畜共患病的布氏杆菌、炭疽杆菌,引起猪发生猪瘟的猪瘟病毒等。

3诊断技术及治疗方法

3.1猪传染病

我国十分重视猪病的防控,尤其是对猪瘟的防控。最初我国采用抗原性优良的石门系毒株,取得了猪瘟疫苗,对猪瘟控制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后来我国研制出了猪瘟兔化弱毒疫苗,不仅安全可靠,而且无残毒,帮助世界许多国家控制了猪瘟。随着近年猪瘟病毒的出现,尤其是非典型性猪瘟对猪的繁殖性能影响很大,我国采用合理的血清检测技术,并辅以猪瘟单克隆抗体试剂盒检测技术,可以很好的区分猪瘟和其他病毒,为猪瘟的检测带来了曙光。研制出的猪丹毒疫苗和猪病三联等疫苗,有效控制了猪气喘病。然而随着养殖规模的扩大,猪的传染病也越来越复杂,有猪胸膜肺炎、猪萎缩性鼻炎等五大疾病,虽然我国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猪呼吸道病多联疫苗依然是今后需要改进的方向。

3.2家禽传染病

我国的家禽养殖非常普遍,种类繁多,禽病种类也很多,目前主要有鸡新城疫、鸡马立克氏病、禽慢性呼吸道病和小鹅瘟等,尤其是新城疫,我国在1935年便已出现,经过多年的发展,通过免疫监测技术手段的推出,弱毒疫苗和灭活疫苗逐渐推出,取得了明显的效果。而小鹅瘟则通过抗血清和疫苗的发明,很好的控制了该病毒。近年来,我国发明了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灭活疫苗、鸡传染性鼻炎灭活疫苗和鸡瘟弱毒疫苗等等,在防止鸡的传染病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不仅如此,禽流感也是我国禽类经常发生的传染性疾病,为了应对禽流感,我国分离出了禽流感病毒,并且通过吸附实验和斑点诊断技术,发明了快速检测的RTP-CR诊断方法,并成功的发明了H9N2亚型毒株制备的灭活疫苗。对传染性法氏囊病、传染性气管炎、喉气管炎、禽流感等,我国已经进入到了生物学领域,完成了病毒基因的分离、鉴定、克隆、表达,利用病毒的单克隆抗体、酶切图谱分析等方法,取得了很好的研究成果。

3.3小动物传染病

我国的猫、兔、犬等小动物也有许多的传染病,最常见的是兔病毒性出血症和狂犬病,有些传染病传播迅速,病程短促,死亡率高,对我国的小动物养殖也造成很大损失。我国学者采用空斑纯化技术,发明了狂犬病弱毒株,实现了狂犬病口服免疫的技术。不仅如此,我国还建立了简易诊断为主,疫苗注射为辅,坚持扑杀病毒的治疗方案。利用生物技术、计算机模拟技术、生物传感技术,从病原生态学、分子流行病学,流行病预测学等方面。实现了快速检疫技术,建立了完整的传染病防治系统。在口蹄疫、牛白血病及传染性法氏囊病等几十种病中取得了可喜成果。

4针对易感动物的措施

动物易感性是群体动物对某种传染病容易感受的程度,也就是对某种传染病缺乏抵抗力、容易被感染。群体中易感个体的占比和易感性高低直接影响传染病是否能造成流行及疾病的严重程度。动物对病原体的敏感程度与病原体种类和毒力强弱有关,主要是由动物本身抵抗力决定。当气候突变、饲养方式转换等应激因素出现时,动物机体防御功能和免疫水平会急剧下降,导致疾病易感性增高,进而发生传染病。

加强饲养管理,饲料营养平衡,饮水充足清洁,保证通风换气和经常性消毒等,增强机体对疾病的抵抗能力。可采取特异性措施,如皮内、皮下或肌肉注射疫苗、类毒素使机体产生抗体。注射患病康复后单位的血清,鸡新城疫和法氏囊病用高免的蛋黄抗体,在病畜禽接受注射后,可立刻获得疾病抵抗力,但有效期仅1~2周。

当病原体进入机体不久,还未引起症状即给接触者或潜伏期动物服用有效药物,以避免疾病发生。当疾病流行、药物易得时可用有效剂量,在当地进行普遍服药,这对消灭疾病流行,保护健康易感动物具有较好效果。

结束语:我国动物传染病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达到国际水平,虽然与发达国家还存在差距,但是随着我国畜牧产业的不断发展,尤其是我国动物传染病学防治技术的不断进步,目前提高我国动物传染病防治技术已经成为我国生物学、免疫学研究领域迫不及待的任务。

参考文献

[1]韩金峰.兽医病理学在动物疾病诊断及生产中的应用研究[J].今日畜牧兽医,2021,37(2):78.

[2]陈国亮.动物传染病诊断技术及治疗方法[J].畜牧兽医科学(电子版),2020(14):78-79.

[3]赵新宁.浅析动物疫病诊断中兽医病理诊断技术探讨[J].畜禽业,2020,31(5):102.

[4]赖炯云.猪痢疾病的诊断及综合防控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5(13):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