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构建高校体育教学创新体系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17
/ 2

试论构建高校体育教学创新体系

辛伟

黑龙江大学体育部

摘要:高校体育对培养大学生坚强乐观的性格、敢于挑战的勇气以及坚持不懈的动力有着极大的帮助,而且还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竞争以及合作精神。除此以外,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飞快发展,高校体育教学模式势必要进行适当的创新。所以,老师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必须要积极探索新型教学方式的运用,贯彻因材施教以及激励教育的观念,从而有效的构建体育教学的创新体系。

关键词:高校体育;教学创新;体系构建

引言:高等院校的体育教学创新体系的构建和实施对于增强学生体质具有重要意义,新课标高等院校的体育教学以培养学生的核心体能素质作为基础目标,并强化了更加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重要体育项目教学计划,使其能够更加适应社会现状、适应学生状况和发展要求,同时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和终生的运动健康素养的培育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1高等学校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1.1遵循旧模式,限制新发展

正因为高等院校的体育课程内容和模式与中学的相比并没有本质的变化,所以限制了高等学校的体育教学发展,促使其只能停留在传统的教学方法上,这样就不能实现当代高校体育教学的目标,使高校体育无法与时俱进,这样不仅导致高校体育不能丰富大学生的内涵和体育活动方式,而且还会降低体育教学的效率和质量。而且很多高校的体育教学目标都是增强学生的体质,从而忽略了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健康的生活习惯及终身学习体育知识、锻炼身体的意识。

1.2教学形式单一,难以因材施教

目前不少高等学校的体育教学仍然在执行着传统的教学模式。在这种模式下,大学生的自我价值难以得到实现,体育发展的潜力无法被更好地挖掘,所以高等学校应该向适合新时代发展的、丰富多彩的且多方位、多角度地现代体育教学模式的目标迈进。以往的体育教学形式比较单一,教学任务比较简单,不能很好地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体质锻炼与知识学习的诉求,这样也会更大程度地阻碍学生们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不利于因材施教和更大程度地发挥每一位大学生的运动实力。

1.3忽视学生主动性,师资力量落后

另外,不少高等学校的体育教学模式仍停留在教育信息单向传递的简单方式下。体育教学形式由老师决定,对于教学水平一般且缺乏上进心和责任感的教师而言,常常抱有混日子的想法,只是单纯地向学生灌输体育知识,不愿意主动地探索有趣的教学手段与学生、家长进行有效且及时的沟通,这样一来就增强了老师的主导作用,而忽视了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这对现代高等学校的体育教学质量的影响是比较大的,不利于学生们学习体育基础知识兴趣的培养和体育技能方法的掌握。而且有些院校尚存在师资力量落后,教学设施不完善以及相关体育器材不齐全等问题,这都是阻碍现代高等学校的体育教学效果提升的重要原因。

1.4评价机制不完整

高等学校的体育教学的评价机制不健全,评价的方式过于传统且单一。老师在对学生展开评价时,仅仅只注重其最后的体能测试成绩,忽略了学生的平时课堂表现以及各个测试项目完成的过程,这样就会造成老师的评价过于片面,而且学生也会觉得只要最终的体能测试成绩优秀就可以了,从而在平时的课堂上表现不积极。同时,学校在对老师进行评价时只是空有形式,不仅不注重老师的教学方法是否满足了学生的实际需求,而且不会对评价的结果进行认真的分析及后续的监督优化工作,这导致了我国的体育教学发展缓慢。

2探索现代高等学校体育教学的创新

2.1让微课教学模式走进高等学校体育课堂

微课教学模式是一种新颖的、先进的且紧跟互联网发展的教学方式,它以其极具感染力的声音效果、生动形象的视觉图像或者是给人以身临其境的短视频形式,大大改善了以往高校体育老师单一的教学模式。微课完美融合了电脑显示、投影仪、蓝牙音响等多种通信设备,取长补短、相得益彰。另外,对于高校体育老师而言,微课教学模式的容易上手且操作简单,可以很好地实现不同教学方式的切换,使得体育知识声情并茂、生动形象地展示在学生面前,能够极大地调动大学生对体育教学的兴趣。

高校老师可以借助互联网技术、电子信息技术等搭建生动形象地体育知识学习框架来优化体育教学氛围,例如引入国内外高校先进的体育教学模板,专业运动员日常训练视频等。此外,在课余时间或者课前时间播放奥运会选手夺冠影视片段等视频,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力和联想力,将其带入到体育运动、体育竞技的氛围之中,并以提问的方式进行引导,引发学生们的职业规划思考、个人训练方式总结。在教学过程中,高校老师应该懂得引导学生进行多方位、多角度地思考解决日常体育训练中所遇到问题的方法,学生对体育的认识就会更加全面、准确。

2.2加大师资力量,做到因材施教

在传统体育教学模式下,高校老师只是单纯地向学生灌输体育知识,不愿意主动地探索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体质锻炼与知识学习等诉求的新教学模式,弊端在于老师们仅注重教的实现,忽视了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阻碍了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不利于因材施教和较好地发挥每一位大学生的体育潜能。对于一些自学能力较弱、主动学习意识不强的学生而言,会进一步加大对体育老师教学内容的依赖,机械地学习知识,进行常规训练。这是一个典型教师主导的传统教学模式。因此,现代体育改革必须打破传统教学框架,加大对师资力量的建设,完善奖励与惩罚机制,充分调动高校体育老师对体育基础不同的学生因材施教教学改革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想要构建系统化、理论化的现代高校体育教学模式,对体育教学的探索不能仅停留在研究体育理论知识方面,还要扩大理论研究范围,其中包括运动心理学,运动生理学,体育社会学等先进理论知识,从而构建更高水平的、更全面的体育知识研究体系。在体育教学实践中,老师要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的主体需求,合理安排上课时间、教学内容,合理把控知识的难易程度等,尽可能地考虑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做到因材施教,提高高校体育教学质量。

2.3共享激励教育理念,高效配置体育教学资源

严格意义上来讲,高校体育生基本均希望获得教师重视与关注。高校体育教师的激励是释放体育生学习动力的重要方法。这一情形下,高校体育教师应树立共享激励教育理念,全方位关注体育生学习与发展需求,将更多优质资源高效配置于体育教学创新模式应用。因此,体育教师实施激励教育时,必须对体育生一视同仁,转变仅以体育运动成绩而规定激励办法观念。针对体育生不同程度的表现,教师均应采取一视同仁态度,优化配置体育教学资源,保证体育教学创新模式有效实施。具体而言,平常体育运动表现不佳的体育生突然表现优良时,教师应将奖励资源分配至这类学生,激发学生继续学习与练习体育动力。为体育创新教育模式顺畅实施提供支持。整体而言,作为高校体育教师,应树立共享激励理念,舍得为体育生给予公平又平等的激励,有效实践体育教学创新模式,助力体育教学资源有效配置。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新的教学方法和体系层出不穷,高校的体育教学也要进行一定的体系创新,只有学校和老师的思维不断更新,高校体育的发展才能够与时俱进。想要改善目前的高校体育教学现状,还需要学生、老师和学校等各方面共同努力,积极对现有的体育教学体系进行一定的创新,帮助学生更透彻地理解所学习的体育内容,以及使学生能够在实践中灵活的运用体育知识。

参考文献:

[1]陈婧.创新教育理念下的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探究[J].教育观察(上旬),2019(07):24-25.

[2]衷玉红.教学模式创新与高校体育教学优化对策探讨[J].青春岁月,2019(30):57-58.

[3]王美.新时期高校体育教学创新方法探析[J].课程研究与开发,2021(13): 39-40.
作者简介:辛伟,1969年3月,男,黑龙江伊春,黑龙江大学体育部,副教授,本科,体育教学与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