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风险防范及控制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17
/ 2

新形势下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风险防范及控制研究

张玲玲

安徽省淮河河道管理局,安徽省 蚌埠市 233000

摘要:在当前的大环境下,我国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领域也有了新的转变,尤其是目前我国市场竞争尤其激烈,我国行政事业单位要想提升自身的市场竞争力,就必须要建立起科学完善的会计体系。会计风险在经济活动中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只要有经济活动就会存在会计风险。而经济活动伴随行政事业单位履行职责职能的始终,那么会计风险就广泛的存在于所有行政事业单位。随着新政府会计制度的实施、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完善和预算一体化改革的推进,以及电子会计凭证的广泛应用,行政事业单位在财务工作中必然会展现出新的问题和风险。本文以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风险为研究对象,首先对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存在的风险现状进行了分析,其次提出了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风险的规避路径和化解策略,最后能够为相关企业及研究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风险防范;控制研究

引言

当前,随着外部环境的剧烈变化,行政事业单位面临着许多新问题与新机遇,必须要顺应时代发展要求,不断调整行政事业单位管理方式,所以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管理工作被赋予更多重要价值与意义。如果仅仅从核算与监督方面来看,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偏向于对过去分析与未来把控,全面提升行政事业单位管理工作水平,增强行政事业单位核心竞争力。

1新形势下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风险

1.1会计核算风险

其一,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人员因会计制度原因,普遍适应原有预算会计的记账核算方式,新《政府会计制度》施行颠覆了原有的政府会计的会计理念和记账方式,在短时间内会计人员很难对新制度融会贯通并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因此必然存在新旧会计制度数据转换失误和错用科目的风险。其二,新《政府会计制度》完全按照权责发生制会计核算要求对固定资产提取折旧和对无形资产进行摊销,如何确定折旧和摊销年限以及如何按月进行折旧和摊销都会产生会计核算风险。其三,新《政府会计制度》要求预算会计业务和财务会计业务进行双分录平行记账,这使得在记账时财务人员需要在判断经济业务性质后分别进行预算会计和财务会计分录处理,这必然导致财务岗位的工作难度和工作量增加,而这本身就是一种会计核算风险。其四,随着电子发票的广泛应用,行政事业单位经济活动取得的电子发票越来越多,但由于电子发票自带电子签章具有可重复打印的特点,电子发票重复报销现象就有可能发生。

1.2资产配置使用风险

行政事业单位占用国有资产行使服务社会的公益职能,行政事业单位普遍重视资金分配、忽略资产管理,资产配置不合理、资产使用违规、资产采购和处置制度不完善等都会产生资产配置使用风险。主要表现在:第一,因资产闲置、资产维护不当等导致的资产使用效能低下、资产贬值毁损、安全事故以及资源浪费;第二,资产采购因审批制度不健全等产生舞弊行为的风险;第三,资产验收程序流于形式使得资产质量不过关;第四,资产保管制度缺位导致资产私下交易、长期滞留账外或被长期借用;第五,资产处置制度不健全,资产的处置方式不规范或资产估值不准确都会造成国有资产损失。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风险除了上述表现之外,还会出现税务管理风险、会计数据安全风险等。

2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风险现状

2.1行政事业单位风险管控意识薄弱

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在实际运行过程中,管理者的风险管控意识薄弱,缺乏对财务会计风险管控的重视,盲目单纯追求经济效益,导致行政事业单位经常面临各种财务风险问题。同样,一些基层财务人员也不重视财务管理工作,造成财务会计工作开展流于形式。在面对财务会计风险时,缺乏有效的应对措施,难以及时解决处理风险问题,导致财务风险问题进一步恶化,给行政事业单位带来了重大经济损失。

2.2风险监管体系不健全

有一些行政事业单位的风险监管体系不完善,一方面,财务会计风险监管意识依然薄弱,缺乏相应的责任机制,难以及时发现存在的财务隐患,最终导致隐患问题转化为财务风险;另一方面,行政事业单位一些管理人员在实际工作开展过程中,没有充分利用现有的财务会计资源,做好财务工作合理安排,财务会计人员权责不明,管理方式单一,难以及时发现并解决财务问题,最终导致隐患问题不断积累,最终酿成重大财务风险,不利于行政事业单位稳定持续发展。

3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风险防范及控制优化

3.1加强单位风险防范意识

行政事业单位要加强全员风险防控教育,尤其是单位领导干部和负责钱财物的保管和采购的业务部门,要真正从思想意识上认识到会计风险存在于单位运转的各个方面。笔者所在单位通过加强全员参与风险防范宣传、全部门参与预算与全员参与资产管理方面做了一些工作取得了一些成效:年初结合上年预算执行和决算草案审计结果以下达布置当年预算为契机,在单位进行全员风险防控教育以提升风险防范意识;年中结合申报下年预算工作对各科室预算员进行培训,并对当年预算执行不力的科室进行督促,要求其确保财政资金使用的规范性和效益性;预算一旦批复如果没有特殊原因不能调整,如确实需要调整的,则需要业务科室上报支撑材料并报单位领导班子研究批准后方予调整。

3.2做好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体系建设

资金是行政事业单位发展过程中的命脉,所以行政事业单位必须保证财务管理的有效性,切实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因此要根据行政事业单位的特点、现状,建设便于执行的内部控制体系,对自身财务展开严格的监督。另外内部控制本身需要具备完善的体系支撑才能得到贯彻落实,当前行政事业单位应加强内部控制体系建设,以此来强化会计财务管理水平,提高自身核心竞争力,在新时代获得健康稳定发展。内部控制体系主要围绕自身中心业务,结合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管理工作完成规划,积极引进现代化内部控制手段,在原有的基础上展开优化完善,形成内部控制体系为行政事业单位发展提供有力支持。若行政事业单位面临严峻的发展形势,可以改变传统的内部控制体系框架结构,通过重新建设满足新时期的发展需求,打造更符合现代经济环境的内部控制体系,以此来提高行政事业单位发展动力。

3.3提高会计人员专业技术水平

在面临行政事业单位专业化会计人才良莠不齐的情况下,行政事业单位要想促进会计应用与发展,就必须要重视现有会计人员的教育培训,切实提升他们的专业素质水平。为此,行政事业单位应定期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业务培训,让会计人员能够掌握更多的会计知识以及会计实施流程,并提升其数据分析能力,从而推进会计工作在行政事业单位中有效开展,提升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管理水平。除此之外,行政事业单位也应立足于自身的实际情况,并结合当前会计工作开展的需求,加强会计的人才的储备,壮大自身的会计人才队伍,进而全面推进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工作有效开展,充分发挥出会计在行政事业单位发展中应有的作用。

结束语

随着当前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政治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会计在政事业单位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日益凸显。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从业人员不仅要能够预判单位当前所存在的会计风险,也要能够考虑到会计风险长期存在对单位的稳定健康发展所产生的影响,更要能够严格落实会计风险防控措施,切实做好新形势下会计风险早发现、早处理,进一步提升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风险防控能力和水平。     行政事业单位单位要强化会计的有效应用,大力推进中心业务工作更加科学有效,努力为行政事业单位发展进行科学布局、合理规划,不断促进行政事业单位的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范丽娜.浅析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风险防范及其控制[J].商讯,2021(24):4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