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堀辰雄《起风了》中“风”的象征意义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17
/ 2

试论堀辰雄《起风了》中“风”的象征意义

孔宁,周悦

东北大学外国语学院

堀辰雄是日本昭和初期著名的新心理主义作家,受西欧心理主义文学的影响,他擅长人物心理描写,尤其擅长描写人物面对死亡时敏感纤细的内心感受,语言并无华丽辞藻却可使读者体味不同的精神世界。堀辰雄一生大部分时间都生活在病魔的折磨和死亡的威胁下,这种特殊经历,让他对生命、命运有着更为深刻和独特的理解,他将自身的人生经历融入于小说创作中,写出了《神圣家族》《起风了》《菜穗子》《美丽的村庄》等一系列人气小说,通过形形色色的生活琐事表达社会人伦关系、亲缘关系,探讨关于幸福、孤独、生死与爱的问题,展示出人类内心最细腻而莫测的情感。

《起风了》创作于1936年9月到1937年末,由《序曲》、《春》、《起风了》、《冬》、《夜》、《死影谷》六章构成,讲述了一个超越生死的爱情故事。男主人公的未婚妻节子身患肺结核,症状愈发严重,久治不愈。为了让节子安心疗养,男主人公和女主爸爸商议后,决定带节子前往深山中疗养,二人携手度过节子人生最后一段时光。在与世隔绝的八岳山麓,远离俗世的喧嚣,在随时可能到来的死亡阴影下,爱情在这至纯至美之景中愈发深邃。有限的幸福时光因男女主人公温暖纯粹的爱情,变得深邃而隽永。随着2013年宫崎骏的同名动画电影《起风了》上映,这部作品重新受到空前的关注,小说中多处细腻且具有独特意蕴的环境描写也深深打动了海内外的读者朋友。

在《起风了》这部小说里,环境描写不再是简单的视觉呈现,而是有着更加深刻的情感内核,承载了小说人物的情感和命运。堀辰雄用诗一般的细腻语言,将环境描写作为主人公感情的寄托和表达,令环境和人物情思相通,使读者与主人公产生情感碰撞。

在对自然环境的描写中,堀辰雄尤其擅长对风的刻画,用风的变化推进情节的发展,表达主人公的情感转变。据统计,小说《起风了》关于“风”的描写一共有24处,其中直接描写有18处,间接描写有4处,此外作为小说和章节的标题出现2次,可见“风”这一主题意象在小说中占有及其重要的位置,随着情节的发展,彰显了人物的情绪、心理变化。

一、死亡的象征

在《序曲》开篇,有如下描写:“流沙般的云絮在空中‘簌簌’流移。倏然,不知从哪里刮来一阵风。于是从树叶间一闪闪窥见的蔚蓝色在我们头顶伸伸缩缩。(中略)你应声而起,而我死死把你拉住不放,似乎不想让这一瞬间发生的什么从我身边失去。你就不再动了。”[1]本来安静祥和的午后,突然刮起的秋风让“我”产生莫名的不安,死死拉住女主人公不放,“似乎不想让这一瞬间发生的什么从我身边失去。”小说伊始,作者便渲染某种氛围——“那即将沉入暮色的地平线,仿佛反倒有什么正在降生……” 会发生什么呢?让“我”如此不安。随着情节的推进,谜底逐步揭开,原来节子罹患肺结核,在当时无药可救,唯一能做的便是陪在她身边,等待生命尽头的到来。“我”处于深深的忧虑之中,害怕她在哪一天便随风离去,再不可追寻。这里的秋风暗示着平静舒适的生活被女主的严重病情打破,暗示着生命的终结,暗示着“我”的无能为力。接着另起一行,引用了法国诗人保罗·瓦莱里《海滨墓园》中的一句诗“起风了,让我们迎风而生!”,“我”“一再重复这无意间冲口而出的诗句 ”,尽管死亡令人恐惧、悲伤,但“迎风而起”这四个字表明男主人公对女主深沉的爱超越了对死亡的恐惧,这份坚定不移的深情可以让他可以直面病痛、直面生活的任何苦难,令读者感受到他的勇气和真心,不会为任何困难所阻隔、改变。

在《死影谷》篇章中,堀辰雄多次描写与风相关的场景:“难免远处绵延不断的山峦一带尽管蓝天无遮无拦,而整条山谷却阴暗下来,掠过一阵狂风暴雨。(中略)也许因此之故,这一整天过得总好像兵荒马乱(《十二月二日》)”;与教堂神父交谈时,二人谈到了冬天傍晚的天空:“‘这么漂亮的天空,如果不是这样有风的冷天,可是看不到的啊!’神父开口了,显得甚是漫不经心。”神父漫不经心的话触动了“我”的心,夜晚, “我坐在。火炉旁,一边时不时留意风声,一边读《安魂曲》(《十二月十四日》)”。此后,《安魂曲》的诗句多次重复出现,流露出“我”对恋人之死的心痛、惋惜、遗憾、不舍。

二、希望与自由的化身

堀辰雄笔下的风并非只是死亡的预兆,令人感到窒息和绝望。在某些场景,风又是希望和自由的化身,令人感受到生的快乐和轻盈,充满轻松的喜悦。在《春》篇章中记录了一个四月的午后,节子看起来心情很好,“罕见地换上蓝色连衣裙”。“我”也受到感染,想带节子去院子里散心,此时“只有一丝风柔柔地吹来,甚至柔得让人舒心惬意”。二人在院子里散步、赏花,轻松地交谈,“轻柔的风像压抑后的呼吸一样不时从对面树墙间脱身而出,来到我们面前的灌木丛,稍稍撩起叶片,而后径自离去”。此时,节子略显兴奋地说到:“我,不知为什么,唬人想活下去了……(中略)由于你的关系……”随后,作者写道:

起风了,让我们迎风而生!我们第一次相见的那个夏天——已是两年前的事了——我脱口而出的这一诗句,后来一段时间也不由自主地动不动随口吟出。

这句诗已经忘记很久了,然而此刻倏然返回我们身边——伴随那些不妨说是先于人生,比人生本身还要鲜活、还要愉快得近乎痛切的日子。

在节子大胆表露心意之后,“我”激动的心情通过寥寥数语充分表达出来,通篇不见爱,通篇都是爱。“迎风而生”、“愉快得近乎痛切”充分表达出“我”对节子的深情,希望她能够健康地活下去,希望二人可以永远地陪伴在彼此身边。

在《死影谷》篇章里,节子去世后,“我”在怀念她的同时,有了如下的思考:“近来我的心境是与幸福相近的,或仅仅较之悲伤一点点。”浮想联翩时,“同这个山谷背对背的地方一阵接一阵飒然作响的风,听起来仿佛来自十分辽远的地方。而后,我就像故意出来听那辽远的风声一样,侧耳伫立不动。(中略)一切的一切都让我感到亲切的这条人们所说的幸福谷(中略)不管另一侧多么风声四起,这里也如此安静。”于“我而言”,恋人的离去无疑是难过的,但是堀辰雄笔下的“我”怀揣着对节子深沉的爱意战胜了悲伤,重新感受到了生活的宁静和美好,内心得到了安宁与满足。这里的风离我似近又远,不再带有死亡的压抑,却又时刻存在于周边风景中,仿佛在诉说着那对青年男女曾经美好又热切的爱恋。

“风”这一元素贯穿《起风了》整篇,时而展示了死亡的无形压迫,令人窒息、充满不安;时而又温柔至极,抚平男女主人公内心的忧郁和创伤,给予“我”活下去的勇气和力量。通过这部小说,堀辰雄向我们传达一个信息:死亡并不可怕,爱不会因为死亡而终止,只要心中有爱,我们可以跨越生死、穿越时空,美好的生命即可永恒。

参考文献:

1堀辰雄著,林少华注译. 《起风了》[M].中国宇航出版社,2017.

2伊藤整等编.《堀辰雄集》[M].讲谈社,1961.

3姜晓.纯空中的魂曲——试论堀辰雄《起了》的艺术境界[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0.

作者简介:

孔宁,东北大学外国语学院;

周悦,东北大学外国语学院。


[1]堀辰雄著,林少华注译 《起风了》,中国宇航出版社,2017年。以下引用均出自这部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