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单亲家庭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17
/ 2

农村单亲家庭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研究

史波

拜泉县爱农乡中心学校,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 164700

摘要:随着农村与城镇经济的落差偏大,农村的土地集中种植的趋势,越来越多的农村家庭青壮年在农村没有很好的经济来源,导致大部门人去城里务工,由于农村普遍结婚较早,很多年轻人去城镇务工期间接触的新鲜事物很多,并且没有很深的感情基础,导致很多家庭单亲,最后家里的孩子成为了单亲家庭的留守儿童,在农村的单亲留守学生中家庭教育出现的问题造成学生学习方面的影响是比较大的。

关键词:农村;单亲家庭;家庭教育;留守儿童;问题

农村单亲家庭留守儿童的大量出现,衍生出很多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解决家庭教育中出现的问题,关系到单亲家庭留守儿童的学习,生活方面的和谐发展,对于此类儿童的关爱也是社会上的中重点,由于父母家庭的角色的缺少,在情感上面,此类留守儿童的创伤更为突出,在家庭的如何教育此类孩子,也是家庭教育中的重点工作。在本班级的15对单亲家庭留守儿童的个案研究,运用谈话的方法,了解乡村单亲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情况,并思考学习上面的困境,运用恰当的方法和教育方式,让这“被遗忘的群体”获得同样的深灰的关注与温暖。

一、单亲家庭留守学生的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家庭和留守的原因,单亲家庭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的地位尤其重要,家庭教育也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一个补充,单亲家庭的留守儿童单亲父母外出打工很多孩子都是由其他的监护人监护,或者和岁数大的祖父母一起生活,这样家庭的教育往往会出现一些教育上面的问题,结合本班级的案例,总结出以下几点问题:

(一)亲情关系淡化

很多单亲家庭父母出去打工,留下孩子在农村生活学习,父母忙于赚钱,对孩子学习上的关心和沟通少之又少,孩子在学校的情况也没有及时和班主任沟通,不能经常的给予同年爱的鼓励,孩子不能懂得生活的意义,合格的家庭家长是关注孩子的性格的形成,以及价值观的养成,孩子的行为习惯也不了解父母如果可以经常关怀并给予儿童爱的鼓励,良好的家庭都会把爱聚焦在儿童上面,及时了解孩子的困扰,站在孩子的角度帮助孩子战胜困扰。

(二)隔代家庭教育问题突出

隔代家庭教育是现在农村留守儿童普遍的现在,也是占比很大的一块,单亲家庭的留守儿童把孩子放在农村,大部分把孩子交给祖父母或者外祖父母来照顾,他们虽然由很多的经验 ,社会阅历也很高,但是他们的文化程度较低,家庭教育上存在一些问题,在他们概念里还甚至存在“教育无用论”的想法,当他们的学习和思想上存在一些问题的时候,他们并没有很好的沟通,无法了解他们的真实世界,久而久之,就会存在一些学习和心理上的问题,他们更渴望亲情,但是却缺乏这些。同时,隔代的人对待自己的孙子或者外孙更加的宠爱,他们的要求一味的满足,袒护孩子,这样的孩子更容易去依赖别人,很难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随着社会的进步,祖辈的思想观念和文化素质在教育孩子方面有很大的局限性。他们运用原来的经验安排在现在的孩子身上已经过时了,并且他们呢也没有学习新知识的动机。

(三)家庭教育过程中内容太单一

首先,单亲家庭留守儿童自己独处的时间较多,家里老人忙于干活,只是告诉孩子要注意安全,但是怎么注意,安全教育的经验传授不足。例如,每年暑假都会有相关报道,关于溺水事故的发生,大部分都是留守家庭的孩子,因此家庭教育的过程中不仅要告知其危险性,而且要关注传授孩子相关的水性,和相关的溺水知识。又如交通事件也是在中小学中比较常见的安全隐患,家庭教育中更应该加强对孩子交通安全方面的教育,比如如何遵守交通规则,在马路上遇见突发事情怎样解决等等,但是往往家庭教育中这项是比较缺失的,孩子的监护人都是年纪大的老人,他们认为把孩子交给学校,学校会注意把安全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家庭里就不需要的,但是他们没有想到,放学后或者放假期间,孩子不在学校一个人的时候,他们往往在监控不到的时候出现事故。还有一些岁数大的爷爷奶奶在行为上起到了相反的作用,比如带孩子出门的时候不遵守交通规则,随意翻越栏杆等危险行为,因此,类似这样的安全教育是十分重要的。

(四)心理上的健康教育的缺少

大部分单亲或者隔代照顾孩子的家庭来说,很多孩子把自己对父母的思念埋藏在内心深处,不想和别人分享,造成其内向的心理,也从侧面反映出监护人或者父母没有给予更多的关爱,也能突出留守学生家庭教育中的心理健康教育的缺少。并且,监护人在和留守的孩子沟通的时候更多的是关于学业的问题,很少一部分关注孩子的心理需求。例如拜泉县爱农乡中心学校留守儿童梁多多(原名张春秀,由于父母单亲,改姓梁多多。)该学生由其母亲在外打工供她学习生活,在家由姥姥姥爷照顾,学习成绩班级第二,每天努力学习就是为了能够成为母亲的骄傲,不辜负母亲的养育之恩,在和她交流的过程中可以感受得到,她所有的学习情况,每天的学习内容都要向其母亲汇报,目的就是为了让母亲高兴,成绩为主,争气给他的父亲看,我的妈妈带我我一样很优秀。这种学习动机是不全面的,毕竟主要学习是为母亲,做给父亲看,这样的学习动机对孩子的以后学习和在社会上都有不利的影响。

二、乡村单亲家庭留守学生家庭教育的对策

(一)当地要在农村多开展些致富项目,或者进行招商引资

政府需要加强农村青年人的致富项目的指引与指导,对于无一技之长的人进行技术培训,这样留住更多的年轻人在当地工作,并且解决了孩子留守问题,家庭教育上能给予学生更多的接触教育,更直接的面对孩子。另外当地政府加强当地的招商引资,解决当地人的就业问题。这样农村的经济趋于好转,向城镇务工打工的人就会减少,还能经常陪伴自己的孩子。

(二)强化家庭和学校之间的交流工作

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要形成合力,一同为学生的发展起到作用,学校应该改加强留守儿童的管理,对留守儿童建档立卡,每一个留守儿童都有专门的负责的教师,定期进行帮扶,包括学习上,心理上的帮扶,指导监护人在家庭教育中所涉及的错误方式进行改正,提升监护人的思想状态,另外学校要集中家长回来的时候开展家长座谈会,和其父母进行深入的交流。另外定期的家访也是必要的,需要设定多久一次电话家访,多久一次上门家访,教师要记录每一个留守孩子的情况,监护人和老师的联动作用,让孩子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让留守孩子能感受的更多的温暖与关爱。

(三)家庭教育的成员思想要统一,不能过分的溺爱孩子

孩子在不同的家庭人员教育的方式和理念要一致的,这样可以增强教育的效果,留守的孩子其父母不在身边,爷爷奶奶等的教育方式要一致,不能有的过于严格要求孩子,有的却充分的溺爱,这样会导致孩子在什么样的人面前,变现的不一致,在孩子行为习惯的养成方面也起到了不好的效果,父母不能一直为了满足孩子的经济方面的需求,他们要什么就给予什么,一方面缺失,不停的在另一方面去弥补,导致孩子在欲望的满足情况会愈演愈烈,所以父母不在家的时候要定期的和老师进行语音电话的沟通,及时了解孩子的心理变化。

三、结束语

单亲留守儿童在亲情上,和生活上缺少的东西并不是简简单单的家庭方面的教育能够去补偿的,在家庭中,他们想要的温暖得不到,监护人的行为和习惯的不规范,都会导致他们人生观和价值观上的改变,树立好良好的家庭教育,不同的家庭角色担负起的责任,学校、教师应当尽的义务等等,都需要我们教育方面的人去慢慢的发现和解决,任何事情都会随着科技的改变、社会的进步有所变化,产生的新问题也会需要新的方法去解决,家庭教育的角色也越来越重要的,孩子的心理问题,孩子的学习问题,孩子的生活问题等等,也是家长需要深思的东西,孩子是发展中的人,他们的基础阶段的教育是尤其重要的,他们的开始的行为习惯也会去伴随他们的以后的生活和工作,单亲家庭的留守儿童不应该因为父母的离异和不长期在身边而被父母在精神上去遗忘,这样特殊的情况更需要来自家庭的教育去指引他们他们去度过这样的问题,他们是渴望被人去关注的,他们也希望引起别人的注意的,所以在社会、家庭、学校中我们应该一同去关注,让他们得到更多的温暖,学习、心理,精神上都有能得到满足。

参考文献:

[1]陈婷婷.二元结构背景下“候鸟儿童”面临的社会适应困境[J].百科知识,2021(15):3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