径浅谈群文阅读模式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路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17
/ 2

径浅谈群文阅读模式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路

梁振国

土默特左旗第三中学    呼和浩特市土默特010107

摘要:在当前中学语文教学课堂中,教师不仅要为学生讲解单篇文章所蕴含的知识点和作者的思想情感,还需要开展群文阅读的教学模式,让学生能够了解不同文章之间的关系以及相互的区别,增强学生的判断能力以及探索能力,在群文阅读中获得深入的思考以及研究,以此来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进入到深度学习的状态。

关键词:深度学习;中学语文;群文阅读

为了使学生能够在群文阅读学习中进入到深度学习的状态,在班级教学中教师要科学地确定中学语文群文阅读的单元主题词,之后,再引领学生朝着更加深层次的方向分析群文阅读内容以及所蕴含的思想情感,让学生能够在群文文章感知的背景下,掌握语文阅读的学习方法以及技巧,从而增强群文阅读教学的效果,真正实现学生深度学习和语文群文阅读之间的相互结合。

一、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开展群文阅读教学模式的意义

中学阶段的语文着重培养学生当前的阅读能力,因此在班级教学中教师要改革以往的教学思路,努力建设开放性较强和生动性较强的语文课程,并且整合综合性较强的信息,为学生的思考提供重要的基础,构建更加开放的课堂教学模式[1]。但是在以往中学语文阅读教学课堂中,教师在向学生讲述知识内容时,将课堂将为重点放在对理论知识的讲述上,并且对于教材书的依赖程度太高,使得教师在整个课堂教学中的主动权和自主权无法得到有效的凸显,因此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在班级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开展群文阅读教学,充分的尊重自身教学的自主权利,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当的增减以及重组,打破原有碎片化的知识组成结构,不仅有助于提高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效果,还有助于帮助学生把握不同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根据学生当前的个性学习特点和学习需求,为学生整合有关群文阅读学习的相关资源,促进学生阅读水平的提高,并充分地挖掘各个单元篇目之间的内在联系。不仅可以符合新课程标准对中学语文教学所出来的新要求,还有助于引导学生朝着更加深层次的方向分析文章的共同点以及差异之处。

二、群文阅读模式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路径

(一)归纳群文阅读教学方法

在班级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归纳群文阅读教学方法,使学生可以积极地参与到课堂学习氛围中,锻炼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阅读水平[2]。在群文阅读中,教师可以先让学生以某一个文章为主要的学习对象,让学生在学习这篇文章的基础上进行课文内容的延伸以及扩展,从而加深对这一单元文章内容的学习印象和掌握程度,在后续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开展群文比较阅读课,让学生了解这一单元主题的情感和这些课文在描写方法和创作出发点方面的不同点和共同点,使学生能够深刻地掌握这些文章的内容,为学生后续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例如在为学生讲解七年级上册课文《老王》时,这篇文章所处的单元都是关于小人物的主题故事,学生在进行阅读的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的学习思路和学习思维定式上引导和启发,让学生从这篇文章入手,对这一单元其他的文章内容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比如教师可以让学生分析《怀念赵大爷》、《女搬运工》两篇文章的内容,从而使学生能够了解作者的写作情感和出发点,使学生在无形之中能够掌握人物描写的主要方法和阅读的技巧。

(二)加强课内外知识的融合

在深度学习状态下,学生需要更加丰富的资源来进行文章内容的学习,因此在群文阅读教学课堂中,教师需要通过课内外知识的相互整合,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资料,更加易于学生进入到深度学习的状态,因此教师要加强对课内外知识整合的重视程度。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以这篇课文的内容为主选择课外与之相关的内容,从而使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能够得到有效提高,无形之中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3]

例如,在为学生讲解八年级上册《背影》这篇文章内容时,教师可以为学生融入《父亲的半瓶酒》、《永不缩回双手的父亲》等文章来让学生进行实际的阅读,这部分文章均是对父亲的爱的细节描写,既有共通之处,也有差异之处。为了提高学生的阅读效果,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思维导图的方式来了解这些文章的主要思想情感,教师要让学生将这些文章共同的主题写在中心位置,之后,将这些文章的写作手法进行分支的构建,将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情感和主要的结构融入其中,从而使学生更加有条理地进行阅读文章的学习。在班级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处理好课内文章和课外文章之间的关系,对学生的学习方向进行适当的引导和指导,促进学生能够在分析这篇文章时掌握更多的细节描写方法。当学生掌握了课内阅读技能之后,要对课外文章进行延伸,从而实现举一反三的学习效果。

(三)写作思路的深透

在中学语文教学课堂中,教师在为学生开展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时,需要为学生渗透写作方法,让学生能够借鉴群文文章中的写作思路,之后再总结丰富的写作经验,为学生高效率学习提供重要的帮助。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让学生站在写作的角度入手来进行有效的学习,全面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保证学生核心素养的提高。

例如在为学生讲解八年级下册《社戏》时,在班级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为学生引出《皇帝的新装》、《秋天的落叶》、《走一步,再走一步》等文章来让学生进行实际的阅读,主要是为了让学生能够明确这些文章的主要写作方法,促进学生在阅读中构成完整的知识框架,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质量。在教学初期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将不同文章的写作方法构建成思维导图的方式之后,再通过相互的对比,了解这些文章写作的共同点和差异,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结束语

在中学语文阅读教学课堂中,教师要充分地发挥群文阅读教学模式的作用,将各个文章在班级中进行相互的整合,不断的开阔学生当前的学习视野,让学生能够掌握更多的学习方法,以课本中的内容为例,归纳群文阅读教学的技巧,进行课内外资源的整合,促进学生阅读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刘敬惠.中学语文群文阅读实践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9(38):88-89.

[2]董晓西,毛萍钰.中学语文群文阅读的教学操作模式探究[J].长江丛刊,2018(22):36-37.

[3] 陈伟金.信息技术在中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中的实践研究U1.新作文:教研,2020(3):103-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