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养结合模式下养老服务发展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16
/ 3

 医养结合模式下养老服务发展策略

朱施伟   ,王敬美

山东英才学院山东省济南市250100

摘要:人口老龄化的到来使得社会各界都开始关注养老这个问题,我国的养老问题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在养老和医疗服务迫切需求下,医养结合模式养老服务快速发展,但其护理团队专业化水平有待提高、资源的合理整合有待优化、政府管理有待加强、社会保障体系有待完善等问题开始浮出水面。

关键词:医养结合模式;养老服务;发展策略

引言

在我国超过2.6亿的老年人里,失能老人总数超过3,800万人,完全失能老人接近1,180万人。2018年我国慢性病患病率已达20%,死亡数已占总死亡数的86.6%,60岁以上老年人患病率是普通人群的3~4倍。随着老年人平均预期寿命的不断增加和“健康老龄化”观念的转变,我国老年人群对养老服务的需求将呈现不断增长的态势。近年来,“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模式由于它既强调老年人生活需求的照护,又突出医疗对安全养老的重要性而被广泛关注。

1研究背景及意义

1.1研究背景

我国在20世纪末正式步入人口老龄化国家的行列。受20世纪80年代计划生育的影响,加之目前低迷的经济形势,使得近几年的生育率一直处于较低的状态。据有关部门预测,我国的人口老龄化增长速度以及老年人的比重将会持续提高,且老龄化速度将远超世界上的其他国家。因此,作为世界上的人口大国,人口结构的快速变化、“银发时代”的到来,使得社会各界都开始关注养老这个问题。与此同时,人口的流动使得“空巢老人”成为了城市和农村的普遍现象,“养儿防老”的传统观念受到了严重的冲击;且我国高龄老人多、失能和半失能老人多,“4+2+2”的家庭结构,使得大部分青年人处于“上有四位老人,下有两个孩子”的状态,并且还要承担社会、工作、生活等多方面的压力,对老年人的照料难免处于“有心无力”的境地,这使得大多数老年人被迫对传统的养老观念进行改变,由原先的“被动养老”转变为“自己主动养老”,并对养老服务开始重视和关注,养老需求直线上升。党的十九大以来,针对目前我国人口老龄化现状采取了必要的措施,指出加大发展老龄人口服务事业和产业。在发达地区,已经有部分社区与养老机构、医疗机构合作,将健康、养老、医疗相结合,但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发展速度远远落后于我国老年人对养老和医疗的需求。与此同时,护理团队专业化水平有待提高、资源的合理整合有待优化、政府管理有待加强、社会保障体系有待完善等问题的出现,也成为制约医养结合养老模式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

1.2研究意义

目前,我国人口老龄化速度与老年人的医疗、养老需求的矛盾日益激烈。随着老年人年龄的增长,老年人对养老、医疗的需求将更加迫切,改变原有的医院看病、养老院养老、社区辅助养老的传统模式,将医院、养老院、社区有机结合,也是对现有的养老、医疗资源的整合及合理利用。同时,也可以提高我国社会养老的整体质量,给老年人一个自己舒心、子女放心的医养结合模式下的养老体系,让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依”,实现老年人快乐、妥善、体面的老年生活的愿景。养老模式的转变也是推动养老服务事业和产业的必经之路,在丰富我国养老模式的同时,也可以为社会提供更多家政、护理等就业岗位,稳定社会的发展。

2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实施困境

2.1制度碎片化,存在严重的形式主义倾向

目前关于医养结合政策的出台,多以通知、意见和规则等形式出现,呈现出复杂且碎片化的特点,且政策之间没有很好地发挥协同作用,导致配套性优惠政策衔接缺失,直接影响了医养结合政策的落实[4]。制度疲软,执行乏力,问题突出表现在部分制度没有被完全贯彻落实,或是即使落实执行了,执行结果也偏离了预期效果,得不到实际的效果。例如,医养结合养老市场存在严重的形式主义倾向,为了响应国家医养结合的号召,有些养老机构和医疗机构开通就医绿色通道,让养老机构的老人在出现紧急医疗情况时能够及时得到医疗救治,但从当今市场的实践中可以看出,就医绿色通道在现实中的使用情况并不理想。真正在老人生病的时候,老人家属也并不一定会将老人送到与养老机构有合作关系的医院进行治疗,而是往往选择更权威的医院。通道的建立并没有促进实质上的医养合作。就医绿色通道的建立没有合理考虑到市场需求,即老人及其家属的需求,不结合实际,而只是考虑到了政府主导,那势必将是做无用功,将医养结合流于形式化。同时,也没有达到资源合理配置,真正解决老年人养老和医疗问题的目的。

2.2医养结合存在部门壁垒

在医养结合模式下的养老机构,往往需要多个部门的领导和管理。传统的养老机构由民政部负责管理和审核,一般的医疗机构由卫生部负责认定和管理,而医疗保险报销由社保部门负责审核管理。而新型的医养结合模式涉及到养老、医疗和医疗费用报销三个方面,需要多个部门的共同管理,而不同部门出台的规定之间的协调性很差,管理体制混乱。主要表现在这些部门的体系不同、责任不同,不能够对养老机构和医院开展医养结合起到积极的作用。因此,医养结合模式受限于制度分设、行业差异、财务分割及多头领导。同时,各部门对政策的认识和落实均有差异,这就导致调节难度加大,难以实现政策的协同。

2.3缺乏专业的医养结合专业人员

制约医养结合产业发展的又一重要因素就是缺乏具有专业医养素质的专业医护人员。通过观察养老院和疗养院的护理人员可以看出,从事护理工作的人员大部分是四五十岁且文化程度较低的女性。她们大部分没有经过专业的培训就直接上岗,缺乏专业的护理知识。医养结合养老产业的发展要求同时具备医疗和护理专业知识的医护人员,然而目前人力资源市场上对医养结合专业人员的供给远远小于市场需求。其主要原因主要有三:一是养护工作工作量大、压力大,工作待遇福利低,且社会认可程度低,这导致市场上愿意从事老年护理工作的人员大量流失;二是缺乏完整的培训体系,开设养老护理专业课程的学校较少,这从源头上导致了老年护理专业人员数量较少;三是国家缺乏鼓励从事老年护理行业的相关政策,不能从实质上给予老年护理行业从业人员补助,导致医养结合护理行业找人难,留人更难。医养结合相关护理人员缺乏,那医养结合的服务质量就更加难以得到保障。

2.4缺乏社会力量的支持

我国老年人口总量多、基数大,城乡医疗养老产业发展也不平衡,完全依靠政府财力来解决医养结合产业发展不均衡、不充分的问题仍然存在较大困难。且医养结合养老机构投入和运营成本较高,如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印发的《养老机构医务室基本准则(试行)》中对养老机构的房屋、人员、设备等都提出了要求,需求医务室的建筑面积不少于40平方米,至少设有诊室、治疗室和处置室。由此可以看出,在养老机构内设医疗室的标准和成本比较高。再加上后期医疗人员配备的费用,很多中小型的养老产业对于这样高的投入都力不能及,阻碍了医养结合养老产业建设的步伐。缺乏社会力量的支持,没有稳定的长期筹资机制也是制约医养结合养老制度发展的瓶颈之一。统筹空隙严重影响了医养结合的发展。医养结合养老产业的公益性较强,很难吸引外部企业的投资,民营企业投资医养结合产业的积极性不高。目前的医养结合养老产业的资金来源大部分是产业自身投资、政府资金、财政补贴和老人支付的养老服务费用。仅仅依靠这些资金来源不足以维持机构的长久稳定发展。

2.5尚未建立完善的信息共享系统

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建立需要有完善的老年人健康信息数据作为基础,否则无法从根本上实现医养结合的运作。老年健康信息数据不仅要包括老年人的基本身份信息,还应涵盖老年人的过往病史、就医信息、住院疗养信息等。医养机构需要这些信息全面了解老人的身体健康状况,以便合理地进行诊疗,并根据老人自身健康状况进行慢性病的预防工作,预防慢性病的发生。然而现在缺乏一个这样的数据库,医养结合机构不能全面了解老年人信息,机构之间的各部门也不能以更加便捷、高效的方式了解彼此的工作进度,这势必会影响彼此的相互配合,阻碍行业的前进。要想推动医养结合养老产业的发展,必须想办法突破信息技术障碍,不然在缺乏标准化、完整化的信息系统的情况下,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推进势必将是缓慢的、困难的。

3“医养结合”养老服务对策建议

3.1创新养老服务模式,传播积极老龄化新理念和新知识

养老常常被理解为被动接受服务,进入新时代,应该倡导积极老龄化,让老年人更多地融入社会。树立积极老龄化的理念:老年人不是负担而是社会的财富,可以从探索老年人自身潜力和强化老年人之间的互助着手,尝试突破问题。尝试多种模式,一方面使老年人自主参与社会;另一方面能够有效利用老年人力资源。世界卫生组织定义“积极老龄化”是“参与”“健康”和“保障”要尽可能使老年人在较长的时间里保持良好状态。要加强宣传教育,为传统养老模式的转型发展建立良好的社会氛围。通过健康教育,改变长期以来形成的所谓养老仅仅是提供日常生活照料的观念,宣传老年人是社会中重要成员,应始终融合于社会,自身要树立终身发展理念,始终保持稳定良好的精神状态,积极乐观地面对老年生活,使健康老龄化和积极老龄化理念获得广泛的社会理解与支持。系统宣传国家已出台的促进养老服务的相关政策,推动既有政策的顺利实施,逐步形成全社会树立尊老、爱老与健康养老的社会风尚,建立对老年人充满人文关怀的社会环境。

3.2完善“医养结合”养老服务制度顶层设计,建立健全机制体制

目前,国家层面关于“医养结合”养老服务缺乏相关法律法规的支撑,它主要采取国务院及其组成单位,包括国务院办公厅、卫生委员会和民政部发布的政策文件、行政法规和规范性文件的形式。主要内容包括促进养老服务业发展,加快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加强机构许可。在地方层面,地方政府将重点关注地方社会经济层面,推动医疗护理结合的实施,制定医疗护理结合文件,构建医疗护理结合体系文件,努力创建医疗护理结合示范城市文件。加强标准化工作是促进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应对中国老龄化加深的严峻挑战,需要完善医养结合政策体系、基于城乡统筹的视角破除制度壁垒,加强市场引导与扶持,加快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进一步推进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在更大范围内的跨地区使用。充分发挥市场作用,为社会资本流入养老服务业兴办养老机构创造机会,改善养老服务业的基础设备,提升养老服务业服务水平和质量,完善医养结合服务的监督管理机制,对于服务内容、需求评估、质量评价有明确的标准与规范。在原有服务模式的基础上,深入发掘不同服务群体的诉求,整合资源、因地制宜,创造性地探索不同的服务方式。

3.3实施全周期监管,进一步提高养老服务质量

目前,我国“医养结合”养老服务仍处于起步阶段,服务缺乏统一规范标准、服务质量缺乏有效监督管理。开展此领域的质量检查,全面排查可能存在的风险,确定整改方向和方案,制定有利于养老服务良性发展的法律法规,切实保护实施医疗护理和接受医疗护理人员的合法权益,推动服务质量不断提升。坚持“医+养”结合服务原则,根据接受医疗护理人员的健康管理结果和养老诉求,提供恰当内容的服务。由国家相关部门卫生健康委、老龄办、人社部、基层老年社会服务中心等机构联合成立全国“医养结合”工作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借鉴国际标准,根据基本国情,参考发达国家经验,对全流程进行统一规范,确立“医养结合”养老服务行业准则,严格全周期监管,正确引导养老服务的发展方向,提高服务质量。

3.4加强专业人才培养力度,建立养老服务人才储备库

为推动养老服务行业持续进步,破解人才队伍建设难题,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公益研究院调研了13个省份34所高校的养老服务专业大学生,调研显示养老服务人才女生多、农村学生多、低收入家庭多,并主要集中在高职、高专等职业化教育层次。老年服务与管理、康复治疗学、老年护理是目前养老服务高等教育的主要专业。针对我国养老服务人才现状,结合我国国情,制定人才培养中长期发展规划。各级社会保障部门要加强养老服务人才的认定管理,逐步建立专职养老服务人员职业资格鉴定制度和考核制度。借鉴国外成功经验,完善养老服务核心竞争力标准,加强准入和监督机制,制定专业课程体系,进一步探索人才培养模式。加大复杂养老服务高层次人才和领军人才的培养,构建校企合作实践模式,开展临床教学和培训示范,让学生愿意申请养老服务专业,让毕业生愿意从事养老服务行业,最终建立养老服务人才库。

3.5政府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医养结合产业发展

医养结合养老产业的运营成本高,光靠政府政策扶持、机构自身运营是不足以维持长久稳定发展的。应拓宽养老资金筹资渠道,形成多元化、多渠道的投资发展机制。除政府投资外,建议引入专业的社会服务企业或组织参与养老服务体系的运营,并通过设施保障、财政补贴、服务购买等方式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居家养老服务,形成多层次、,多渠道、多渠道的投资开发体系。因此,有必要以政府部门为主导,拓宽医疗护理行业的融资渠道,广泛吸引社会力量参与医疗护理行业。政府还可以通过税收优惠和财政补贴吸引私营企业参与,为社会力量参与建设开辟绿色通道;鼓励企业、单位或个人通过慈善捐赠参与医护结合的建设和发展,拓宽志愿者参与方式;寻求医疗护理结合投资主体和投资方式的多元化发展。

3.6建立完善的信息化平台

21世纪,信息化是时代趋势,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实行也离不开信息技术的支持。建立完善的信息化平台,可为医养结合模式的实践扫清技术障碍。首先,要为选择医养结合机构养老的老人建立人员信息档案,有了人员信息档案,机构就可以根据老人自身健康状况制定符合其自身特点的健康疗养方案,在该治疗的时候采取治疗方法,该养护护理时采取护理手段,为老人制定符合自身个性化需求的养护方案,同时利于医养资源的合理配置。其次,要为参与医养结合的各服务机构建立一个完善的信息服务平台,将服务内容、支付信息等业务板块都录入信息服务平台,加快医养结合机构信息化建设。同时使购买服务的老人及老人家人还可通过平台对购买的服务进行评价,提出改善意见,强化监督机制。平台的建立有利于为服务质量的监督和医保费用的监督提供信息化基础。

结束语

随着我国老龄化形势的日益严峻,以及老年慢性疾病高发性的特点,我国养老产业和医疗产业面临不小的挑战。医养结合养老模式作为我国的一种养老理念和养老模式的创新,在应对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上起着重要的作用。但目前我国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实践还存在诸多的问题,阻碍了制度优势的发挥。

参考文献

[1]李萌,杨婷婷,董四平.我国医养结合服务典型实践模式、困境与对策[J].华西医学,2021,36(12):1641-1648.

[2]李静,刘倩倩,王倩倩.医养结合养老模式及问题分析[J].中国农村卫生,2021,13(23):9-11.

[3]屈红亚.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模式如何打造[J].家庭科技,2021(12):43-46.

[4]杨蕙宁.“医养结合”养老模式推行中的问题与探究——以河北省为例[J].财富时代,2021(11):174-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