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焊接质量控制措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16
/ 2

浅析焊接质量控制措施

陈亚江,杨阳,张金华

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山东省青岛市  266041

摘要:焊接是将两个或多个金属材料在空间上或平面上焊接构件的过程。无论从工艺过程还是从技术参数来说,焊接都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技术。由于焊接在结构和功能中有广泛使用,焊前应认真检查材料表面是否有锈斑和伤痕、腐蚀、裂纹等缺陷;焊后应进行外观质量检查,如无明显表面缺陷则为合格。对于焊接工作者来讲,应该严格按照焊接技术规范去进行操作和掌握其基本技术要求;掌握其质量标准规范。这样才能有效地保证焊接工作顺利开展。

关键词:焊接质量;质量控制;控制措施

焊接质量是工程质量的基础,是衡量一个企业、一个单位技术水平高低和管理层次高低的重要标志。随着我国焊接质量管理制度的建立,对焊接施工质量的控制提出了更高要求,为此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为确保焊接工程满足客户、设计和制造要求,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有效措施来保证焊工操作规范和焊前准备工作的严密性,从而保证焊接质量。

一、加强焊工操作培训

目前我国在进行焊接生产过程中,往往会出现焊接质量的问题。因此,在对焊工进行培训时,应该以理论知识为主,同时应根据焊工师傅的工作经验开展实际操作。对于不同类型或者有不同要求的作业过程中要注意制定详细的工艺和操作规程。对于焊接质量控制技术来讲,主要通过多个方面对焊前工艺、焊后质量进行控制。其中对于施焊前工艺可以采取“先焊接后施焊法”来实现焊缝成型。通过上面对焊接各方面要求和具体操作规程以及规范来进行指导以及提高焊接质量。同时应在生产中注重对焊工技能素质等方面的培训;要保证良好的职业素养及相关法律法规观念。

(一)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培训计划

焊接生产过程中,焊工是整个操作生产的基础。所以,应该根据焊工操作技能的培训,制定具体的焊前培训,提高焊接工作质量,提高工艺水平。在焊前培训中,应该对学员加强理论知识培训,使其能够了解各种焊接工艺参数条件之间的关系,以及对不同类型的焊接设备特性的了解和认识,并能够对新设备进行操作。同时还要对焊工的理论知识进行系统培训,如焊条施焊技能、电弧的作用、电弧电流特性、电弧长短、脉冲信号的作用等。为了使培训工作能够顺利进行,还应当通过模拟试验让学员进行操作练习。这样可以更好地促进学习和实践的结合,使学员能够在学习过程中更好地理解工艺参数、工艺条件以及工艺规范等内容。同时还要对所有前来学习的人员进行理论和操作培训、测试。

(二)加强对焊工技能素质的培训

为保证焊接质量,加强对焊工技能素质培训是一项重要措施。焊接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焊接工人能够从事哪些工作,所以焊工应该注重焊工技能素质培训方面。通过理论知识的学习以及实践操作培训等方法,对焊工技术素质进行全面提升。目前,我国很多企业由于其生产规模和企业规模较小等原因,一般会选择小规模工程的焊工,但是在工程中对其进行焊接质量培训并不多见。这就导致这部分焊工技能素质难以得到提升。所以在对其技能素质培训时要注重提高其基本技能素质,包括基础焊接和高级学习两个阶段。并且应加强对技术操作水平和焊接质量的评价,提高对其技术操作水平和焊接质量的重视程度作为重点工作来实施。

二、采取有效措施

由于焊接技术要求比较高,焊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尤为重要。焊工需要做到认真细致,要重视焊接质量,严格按照施工规范去操作。对材料及设备方面一定要充分了解,特别是焊缝结构等部位;认真观察焊缝表面缺陷情况;做好返修记录,严格按规范执行操作程序;发现质量问题时要及时向相关部门报告并妥善处理好此项工作。此外,在实际施工中还应对焊缝进行严格的无损检测和检查,比如:接头间隙应检查是否正确等。另外,应积极配合相关部门及时进行缺陷报告工作。在做好检测、记录工作的同时,还应注意焊工自身的操作、态度、情感等因素对焊接质量要求的影响。只有掌握了正确的操作技巧和方法之后,才能保证每一道焊缝都合格。

(一)加强过程考核,严格把关

在焊接过程中,焊工不仅要熟悉焊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质量问题,而且还应将发生的问题提前告知相关部门,以便相关部门能够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避免质量问题的发生。例如:当焊缝表面出现了较大缺陷时,应及时通知有关部门处理。另外,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应该注意对焊工进行正确的培训,要将焊前培训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去培训工人,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工人能够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从而有效保证母材与焊缝之间的相互融合。例如: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应通过理论学习、实际练习来巩固所掌握的知识。另外,还应加强对工人进行相应的指导与培训。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提高焊接工人的整体技术水平并保证焊接质量。针对不同的工作环境和工作内容去进行相应调整。

(二)树立工匠精神,加强焊工自身管理

对于不同的人而言,其焊接技能是不同的,焊工必须具备相应的技能才能胜任岗位。所以首先应该树立工匠精神,并从根本上提高焊工自身素质。焊工本身就是一种非常细致的职业,只有把他们都培养成能够独当一面、不计报酬、努力工作的好工匠,才能把他们的思想与意识全部统一到对工作的态度上来,才能形成一种具有工匠精神的工作态度。这不仅需要对焊工人进行专业培训,也需要提高他们自身对工作的理解与认识。

三、保证焊接质量

(一)质量控制措施

控制焊缝的表面质量:在焊接前,要认真检查焊接材料、构件、表面等是否符合标准要求。因此焊工在焊接时必须严格按照正确的操作方法进行,并经过相关专业技术人员的评定,以保证所施焊件符合要求。控制接头质量:对于大直径焊缝或有缺陷处可采用坡口形式。如果采用氩弧焊工艺,应先将焊条预热到500~700℃再焊接工件,使其达到熔化状态后再进行焊接操作。控制焊缝熔深(厚度):(1)焊前应检查焊件力学性能,如化学成分、熔炼硬化程度等是否符合要求。(2)若焊件为薄壁钢管的话应在施焊时减少焊缝宽度或厚度,降低熔深(厚度)或以熔深来控制接头质量;若为厚壁钢管,应在施焊前增加适当的厚度来确保焊后尺寸。

(二)技术措施

采用焊接方法时,不能选择过大过深的焊接电流,而是应该选择适宜的焊接电流;焊前,选择合适的电源,保证所需的熔池宽度,保证焊缝有足够的熔深和熔合厚度;焊条加热要均匀,每一道焊道都要加热到规定的温度,以保证熔化厚度。在使用电弧焊时,熔池必须完全暴露,焊条可以保持较长时间保温;焊接过程中要避免热源直接冲击熔池;保护电流采用多级母材电流,通过母材和焊缝来进行循环作用;焊条电压选择要合理,宜低不宜高;焊接速度应适当控制;电流应较小,但应连续;电弧时保护电流与熔深成正比;电流过小容易烧穿焊缝;保护电流过大容易烧穿熔池和熔化厚度薄。

结语:本文就焊接质量控制措施做了一些探讨,并提出一些相关的措施,以便于对焊工进行相关培训和提高使用,确保企业焊接质量控制得到更好的加强。总之,提高焊接质量是我国目前焊接发展面临的最大问题之一,焊接质量管理存在着很大隐患,对焊工工作影响极大。所以对于焊接企业而言,只有不断提高企业焊接质量意识,加强企业内部管理,才能确保企业良好发展态势与焊接质量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参考文献:

[1]吕剑峰,房志华,张海波,杨占坡.焊接工艺技术及焊接质量控制[J].内蒙古水利,2021(12):79-80.

[2]高险峰.焊接质量控制和管理在机械制造中的应用[J].世界有色金属,2021(19):38-39.

[3]钟华茂.焊接施工质量管理[J].四川建材,2021,47(08):108-109.

[4]刘宇锋,郭余龙,浦杰,顾旭春.机械焊接的质量控制措施分析[J].内燃机与配件,2020(01):136-137.DOI:10.19475/j.cnki.issn1674-957x.2020.01.069.

[5]邓文寿.焊接质量的常见问题及控制措施研究[J].中国金属通报,2019(09):173-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