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结构安全性与耐久性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16
/ 2

建筑工程结构安全性与耐久性分析

卢昌军

青海鼎华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青海,西宁市   810000

摘要:建筑结构可靠性是建筑工程设计的重要影响因素,尤其是那些较大的建筑工程设计,其建筑结构的安全度显得更加重要。我国现行规范明确规定,建筑结构必须满足安全性、适用性和耐久性三个要求,统称为可靠性。所以,努力寻找影响我国建筑结构可靠性的因素,并积极研究其应对策略是我们应该必须重视。 

  关键词:建筑工程结构;安全性;耐久性分析 

 引言 

  在民众对土木建筑工程的渴求下,民众对建筑工程的安全保障方面有着更高的质量要求。这些安全保障方面的落实是需要通过土木建筑结构来实现的,所以在土木建筑项目过程中的结构设计环节就有必要进行实效的有针对性的满足这些需要,让最终建设项目成果的安全和耐久效果得到显著提升。 

1.土木建筑工程发生安全事故的原因 

1.1没有科学合理的设计规划 

  对于一个工程项目,设计规划、工程方案是保证工程能够顺利进行的关键,科学合理的设计规划,能够使施工单位快速高效地完成工程项目筹备,能够使施工人员精准高效的完成施工任务,能够在保质保量的情况下,实现效率、利益的双赢,可以说科学的结构设计是施工作业能够顺利进行的基础保障。但现在许多的建筑工程结构设计中,都存在考虑不全面的问题,存在较多的漏洞,比如一些建筑的墙屋面防水设计不到位,存在雨天漏水的问题。还有一些土木建筑在设计结构时很容易忽略细节问题,造成安全隐患。这些已经出现过的问题并不是人主观希望的,大多数人都希望能够完美的落实建筑,出现这些现象很可能是因为着急赶工、资料考察不全、设计师自己的工作经验不够能力有限等原因,导致最终的结构设计方案有问题。 

1.2管理体系不健全,建筑质量差 

  中国从一个较为落后的国家,成为当今世界上最大、综合实力最强的发展中国家,仅用时70年,快速发展带来的影响之一便是管理制度的不严格、不全面,重点突出在建筑行业上,为了追求城市化,大兴各种工程,施工管理的力度和严格程度都不够,这也是豆腐渣工程会出现的主要原因之一。建筑工程中的管理制度都是经过多位建筑学教授、专家及相关的领导人员反复讨论总结出来的,经得住时间的考验,但具体到各个施工企业或单位后,大部分都变成了参考和空谈,就只是个摆设,起到的作用就只剩下建筑工程申请及对付上级领导的检查,施工管理只存在于纸面上,不能严格执行,也是影响因素之一。 

1.3缺乏对建筑进行维修养护的意识 

  自建国发展至今,我国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毕竟发展时间较短,不可能做到十全十美,在建筑行业也是如此。为了响应城市化的号召,建设一直是建筑行业的发展重点,施工人员的大部分精力也都投入到施工建设上,而忽略了对建筑的维修保养工作。最直接的体现就是在建筑项目的资金上,刚开始的筹备阶段,投入的资金一般都是较大的数额,而当建筑完工后,所有人只看重收益而忽略了后期的维修保养,在建筑基础保养阶段投入的资金所占的比例极小。长此以往,建筑经过风吹雨打却得不到修护,受损程度越来越严重,最终导致建筑结构崩坏,变成危楼甚至建筑坍塌。除此之外,建筑的维修保养方面的技术也比较落后,没有太多科学的、专业的技术,在一些标准里甚至还缺少专业的理论知识。 

2.保障土木建筑工程结构的安全性与耐久性的策略 

2.1重视土建结构工程的安全性与耐久性 

  片面重视土建结构工程强度,不仅影响基础工程质量,还会缩短其使用寿命,所以需重视土建结构工程的安全性与耐久性,并加强定期养护管理,即:加强研究和审查土建结构工程的安全性与耐久性,邀请相关专家进行全方位分析,并科学合理的编制指导性技术条例,以利于保障土建结构工程的安全性与耐久性;定期检测土建结构工程,并通过法律形式强制性的养护和管理关键工程,从而有效保障土建结构工程安全性与耐久性。 

2.2合理设置土建结构工程设计安全水准 

  设计土建结构工程时,不仅要全面考虑工程风险,还应考虑对社会稳定、经济发展、资源利用等产生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合理设置土建结构工程设计安全水准,从而有效避免工程风险的产生。土建结构工程设计安全水准的合理设置,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提高土建结构工程抗灾能力,如地震、台风、火灾等;增强结构整体牢固性能,避免人为破坏结构导致安全隐患;合理预测可能发生的荷载变化,并做好应对措施;适当提高结构构件承载力安全储备与结构荷载标准值,以利于增强抗灾能力。 

2.3完善土建结构工程安全性与耐久性设计标准 

  目前,我国土建结构工程安全性与耐久性设计标准并未完善,仍存在诸多问题,需根据工程具体情况,合理设计土建结构工程的耐久性,并明确工程设计使用年限要求,才能更好的保障土建结构工程安全性与耐久性。土建结构工程的耐久性设计具体如下:详细调查和研究施工现场环境;合理设计土建结构及其构件使用年限;确定合理的材料耐久性指标、要求以及施工质量、工艺流程控制要求等。土建结构工程设计使用年限指的是工程适用性和安全性能满足设计要求的最低使用年限,需结合业主意愿、设计人员经验以及相关法规进行明确。  

2.4加强监督管理,严格审查工程质量 

  (1)明确规划施工进度。工程进度永远是施工队关注的首要问题。有时候,由于时间的关系,施工人员为了能够按时交工而赶进度,就忽略了一些细节问题,导致最终的建筑质量较差。因此,为了保证建筑的安全性和耐久性,在施工过程中,必须对施工进度提出一定的要求,做好监管工作,确保施工人员能够严格按照承包合同中的要求完成建设任务。施工进度的规划要结合项目的质量要求、施工场地的周遭环境及施工难度等多方面的因素,综合分析给出明确的要求。在施工场地,还要有专门的监管人员,严格按照规划和设计图纸对工程进度进行检查,合理调配好各种资源,在规定时间内,保质保量地完成施工任务。 

  (2)严格监管施工设备和材料。施工过程中的机械设备是基础工人的搭档,在具体展开工作之前,施工企业或单位必须进行实地考察,仔细考量怎样的大型机械设备能够满足施工要求,需要用到的机械设备必须经过安全质量考察,才能送到工地,供工人使用。此外,施工材料是工程搭建和建筑质量的物质保障,工程搭建所用的材料是否达到标准将直接影响到最后所交付的建筑的美观、功能、安全和使用年限等问题。因此,对于施工材料必须给予重视,从源头开始,也就是从施工材料的选择、供货渠道、数量多少等方面,进行严格的监控管理,进入工地后,仍要做好监管,不定时地对材料进行随机的检查,防止出现质量问题。 

结语 

  简言之,耐久性是建筑项目设计中的重要指标。如果在设计过程中忽视耐久性问题,将导致结构或构件在设计使用年限内出现各种问题,其维修的费用可能远远超过当初工程建设时的投资,因此,提高混凝土耐久性,延长结构使用寿命,尽量减少维修费用,方能确保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丁其旺.建筑结构工程中的耐久性与安全性设计策略研究[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9(8). 

  [2] 李旭.浅谈建筑结构工程中的耐久性与安全性设计策略[J].民营科技,2018(9). 

  [3] 张海鹏.建筑结构工程中的耐久性与安全性设计策略探究[J].江西建材,20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