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典型肺结核行多层螺旋CT诊断价值评价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16
/ 2

非典型肺结核行多层螺旋CT诊断价值评价

国瑞娜

华北医疗健康集团邢台总医院  河北  邢台  054000

【摘要】目的:分析多层螺旋CT在非典型肺结核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3月~2022年3月我院接诊的80例疑似非典型肺结核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X线和多层螺旋CT检查,以病理检查结果为参照,对比两种诊断方式准确率。结果:病理检查结果显示54例为阳性,26例为阴性;多层螺旋CT诊断47例为阳性,22例为阴性,诊断准确率为87.04%;X线片检查35例为阳性,17例为阴性,诊断准确率为64.81%,多层螺旋CT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X线片检查(P>0.05)。结论:多层螺旋CT在非典型肺结核诊断中准确率较高,可有效避免漏诊、误诊,有助于非典型肺结核患者早治疗。

关键词:非典型肺结核;多层螺旋CT;X线片检查;诊断

结核病是一种脏器被结核分枝杆菌侵及引起的呼吸系统传染性疾病,患者临床症状表现为低烧、咳嗽、咯血等,但有部分患者存在非典型症状。据相关资料统计,肺结核患者中25%为非典型肺结核,由于缺乏典型症状,容易漏诊、误诊,导致患者病情延误,探寻有效的诊断方式对非典型肺结核患者病情恢复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对比80例疑似非典型肺结核患者X线和多层螺旋CT检查发现,多层螺旋CT诊断准确率较高,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21年3月~2022年3月我院接诊的80例疑似非典型肺结核患者,其中42例为男性,38例为女性,年龄:最小21岁,最大69岁,平均(45.0±3.8)岁,病程:最短2个月,最长19个月,平均(10.5±3.4)个月;其中22例存在咳嗽、咳痰症状,11例存在发热症状,10例存在胸闷症状,13例存在胸痛症状,6例存在消瘦乏力症状,5例存在咳血症状,13例无症状。

纳入标准:①患者痰培养结果存在结核分枝杆菌;②临床资料齐全;③愿意配合研究,对研究内容无异议。排除标准:①心脑血管疾病、肝肾疾病、血液系统疾病;②肺炎、肺癌及其他肺疾病;③精神疾病、认知障碍、沟通障碍;④妊娠、哺乳期女性;⑤中途退出者。

1.2方法

X线片检查:由2名经验丰富的影像学医师,使用悬吊式数字X线摄影系统(迈瑞DigiEye 760A型)对患者进行X线片胸部正位检查,投照参数管电流和管电压分别为200~380mAs,80~100kV。

多层螺旋CT检查:由2名经验丰富的影像学医师,使用16排螺旋CT检测仪(飞利浦 Brilliance),患者保持仰卧姿势,将双臂抬起,深呼吸,使胸部充分扩张,从患者肺尖位置扫描到膈肌位置,扫描层距和层厚均为5mm,扫描结束后,注射Ⅱ型硫酸钡干混悬剂(生产厂商:山东胜利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6856),注射速度为2.5~3.0 ml/s,延迟时间为25~35s。

1.3观察指标

观察X线片和多层螺旋CT检查结果。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4.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病理检查结果显示54例为阳性,26例为阴性;多层螺旋CT诊断47例为阳性,22例为阴性,诊断准确率为87.04%;X线片检查35例为阳性,17例为阴性,诊断准确率为64.81%,多层螺旋CT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X线片检查(P>0.05),详细数据见下表1~2。

表1病理检查、多层螺旋CT诊断结果对比[n.(%)]

多层螺旋CT

病理检查

合计

阳性

阴性

阳性

47(58.75)

4(5.00)

51(63.75)

阴性

7(8.75)

22(27.50)

29(36.25)

合计

54(67.50)

26(32.50)

80(100.00)

表2病理检查、X线片检查结果对比[n.(%)]

X线片检查

病理检查

合计

阳性

阴性

阳性

35(43.75)

9(11.25)

44(55.00)

阴性

19(23.75)

17(21.25)

36(45.00)

合计

54(67.50)

26(32.50)

80(100.00)

3讨论

近年来,随着环境污染和老龄化程度加剧,我国肺结核患者数量明显上升,研究表明[1],长时间使用免疫抑制剂、糖皮质激素,或患有慢性疾病、恶性肿瘤、老年群体,罹患肺结核机率明显更高。作为肺部高发疾病,肺结核还可能损伤机体其他脏器,且经过及时治疗,预后效果较好。由于非典型肺结核无明显发热、咳嗽、咳痰、胸闷、胸痛、咯血症状,患者生命体征、病灶位置、影像学表现均与常规肺结核不同,容易发生漏诊、误诊,导致患者病情延误[2]

X线片扫描、多层螺旋CT扫描均为肺结核常用诊断手段,非典型肺结核在X线片扫描中病态多样化,诊断难度较高[3]。相较于X线片扫描,多层螺旋CT扫描分辨率更高,即使患者肺部出现空洞、空气支气管征、钙化,多层螺旋CT扫描也能清晰显示,还能观察到患者病灶周围软组织,可为非典型肺结核诊断提供更多参考依据。在多层螺旋CT扫描中非典型肺结核患病部位和形态不典型,主要表现:多发于舌叶、左舌叶、右中叶,阴影较密,密度分布不均匀,肺部体积变小,中间有结节;多发于3~4级支气管,支气管扩张影为柱状;舌叶、中叶存在大片密影,出现干酪样坏死,肺部体积无改变,肺不张

[4]。本研究结果显示,多层螺旋CT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X线片检查(P>0.05),由此可见,多层螺旋CT在非典型肺结核诊断中准确率较高,可有效避免漏诊、误诊,有助于非典型肺结核患者早治疗。

参考文献

[1]李倩倩,姜静,范海芸.多层螺旋CT在不典型性肺结核中的应用价值及影像特征分析[J].中国CT和MRI杂志,2020,18(6):62-64.

[2]李云峰,刘贵林,徐宝静.多层螺旋CT检查在诊断老年肺结核合并周围型肺癌中的应用价值探讨[J].当代医药论丛,2020,18(11):151-152.

[3]宋明军,徐军,万航.多层螺旋CT在肺结核诊断及分型中的临床价值分析[J].中国CT和MRI杂志,2021,19(12):45-48.

[4]王飞,张舒,王苗.低剂量螺旋CT在青少年不典型肺结核诊断及疗效观察中的价值分析[J].实用医学影像杂志,2019,20(6):590-5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