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学数学双减政策下作业设计与管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16
/ 2

关于小学数学双减政策下作业设计与管理

李斌

汉中市汉台思源实验学校  723000

摘要:在双减政策的背景下,小学数学作业需要不断地优化与设计,通过与双减政策进行融合来实现小学数学作业的设计与管理。在小学数学的课程中,作业设计是整个课堂教学流程中至关重要的部分,老师通过作业设计就能够很直接地认识到学生的基本知识状况。而通过作业设计也能够对整体课堂环境产生补充影响,从而有助于学生消化课堂知识。因此,教育必须重视作业设置。本文就正确设置数学作业的重要性加以阐述,研究怎样合理地通过作业设置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改善数学教学效果。

关键词:小学数学;双减政策;作业设计与管理

数学教育的目的在于训练学生的综合意识,确保他们能够运用学习过的知识点完成数学难题的解决。在双减政策下,数学作业设计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技能,也要求学生具备多元的思维,能够以不同的视角来分析事物,以此达到小学数学模块教育的要求。因此,教师通过模块课程设置来进行学生主动理解能力、独立思考等技能的培养,进行学生的核心素质培养。

一、注重作业设计,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在双减政策的大背景下,老师们在开展作业活动之前,就必须加强对重点知识点渗透,并引导学生对重要知识做好预习。在指导学生们进行练习的过程中,必须严格的规定讲述室的注意事项,同时老师们必须做到随时警戒,仔细观察学生的动作,对不规范、不正确的动作加以改正。此活动中,在发生各种各样的情况后,引导班级展开讨论,探讨产生各种问题的根源。班主任在此过程中主动指导,让学生独立思考,积极地进行活动。另外,老师在授课过程中还需要通过积极的引用生活中例子,让学生把数学练习过程和日常生活联系,从而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使学生充分地体会到数学存在于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他们思维方式比较活泼,具有很大的好奇心和兴趣,所以老师要利用学生的这种兴趣,启发学生的探索意识。

二、注重作业设计的基础性

在双减政策背景之下,老师要尽量避免产生机械、单调、复制性无效教学作业或惩戒性教学作业,尽可能减少那些死记硬背、不断抄袭的练习题;教学作业产品设计要适合学生年龄特征和心智发展规律,教学作业的表现形式应当灵活多样,切忌只是单调的书面教学作业,应当增添更多的实用、可操作等体验类作业。老师还要精心修订教学作业,加强面批面改,做好每个学生的解答指导。知识、专业技能、基本思维、基础活动经验是数学专业核心能力的组成部分,对四基的实施才是提高数学核心素质的基石。针对学生作业的设计目的,在教育的过程中需要我们更加重视学生作业设计的基础性工作,在小学生每个作业中都设计了相应比例的基础习题,可提高对掌握计算数学的信心,从而培养学习数学的浓厚兴趣。例如,在《2~5的乘法口诀》的学习后,可以布置课堂的提问作业,通过小组合作的模式,教师说出一句乘法口诀,马上就有小朋友站起来回答乘法算式和除法算式;我还运用了同桌小朋友两个人一起合作的方法,每人说两道算式,还可以四人一组,每人说一道算式,因为形式变化得多,所以学生们都很积极,抢着回答问题,出错率很低。

三、注意作业设计得生活

小学数学一门难度很大的学科,对小学生提供了很大的需求,几何的新章节往往也没有简单通俗易懂,导致几何教材通常都比较消极,学生上课兴趣也不高。教学阶段,对老师来说是把自身所掌握的学识内涵加以输出的阶段,对学生来说则是对新的东西加以内化。在教育双减策略的大背景下,各种体验型作业形式不仅仅是小学生所喜欢的,同时还能够调动学业困难生的学习兴趣。而教学作业设置既要面向学生全体,也要兼顾差异,因此老师们需要积极探索分类作业、弹性作业、个体化操作等的教学设置,并研究因材施教下的操作设置。例如,在进行《时、分、秒》的学习中,可以进行实践作业的设计,让学生根据自己一天的生活进行时间的记录,例如,几点起床、几点吃饭、吃饭用了多久、放学到家几点、几点开始写作业,写作业用了多久等,要求学生通过记录时间的方式来进行钟表中“时、分、秒”的学习。通过这样的作业设计,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进行知识的学习与巩固,从而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四、注重学生之间的差异

在教育双减政策的背景下,老师可以运用分类思想为每个学生进行作业设计。当明确了每个学生的水平以后,在具体的数学教育活动中,可以要求老师对教学内容加以归纳与分类,因为每一种课程阶段的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都有所不同,所以要求老师先在教学中掌握他们的认知水平,在了解学生的水平以后,再具体的对他们提出学习任务。在作业设计时,老师根据每个学生之间存在的差别设计水平不等的问题,比如在学校开展《用方程解决问题》的项目中,面向A组的每个学生,老师就可以要求他们完成简单解方程的题目练习,这个阶段的每个学生在课上就可以实现了自主学习和充分探索开发;对应于B组的学员,老师可以对练习内容加以改进,帮助他们看图列方程并求出微分方程的真值,在便于了解知识的同时再加以基本的知识应用;针对C组的学生,教师可以设置实际问题,让学生根据实际问题进行列方程并解答。采用这样的教学方法,就可以立竿见影地解决了由于一刀切的常规课堂方式所产生的成绩较好的学生认为课堂的知识量不够丰富、成绩中等生认为刚好、成绩不太好的学生认为知识点量大而无法把握的现象,在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的同时也使课堂教学环境更为融洽。

五、结语

双减政策下,小学数学教师在为学生设计作业时,应当充分结合政策的要求,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来实现作业的优化。这就要求小学数学教师结合双减政策“减负增效”这一要求,不仅仅优化作业的数量,缓解学生的作业负担,更应当关注到作业质量的设置,确保学生能够通过完成作业,实现对于学科知识的全面把握,更能获得综合素质、核心素养的进步与提升。

参考文献:

[1]樊丽珍.双减背景下高效化的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研究[J].新课程.2022,(13).62.

[2]李雪芬.双减政策下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策略[J].教书育人(校长参考).2022,(3).46-47.

[3]李艳.双减政策下如何优化小学数学的作业设计[J].新课程.2022,(3).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