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堤围加固的施工要点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15
/ 2

水利工程堤围加固的施工要点研究

程德泉

内蒙古自治区红山水库管理中心

摘要:本文主要对水利工程堤围加固的施工技术要点进行探究。首先论述水利工程堤围加固的重要性,其次探讨水利工程堤围加固施工设计内容的同时,对施工技术的应用要点进行全面分析。分析表明,在水利工程堤围加固项目开展阶段选择不同类型的加固方式起到的作用是不同的,因此在此类加工工程项目开展时,要按照具体的加固要求选择针对性的处理方法,这样才能够提升工程的稳定性以及安全性。

关键词:水利工程;堤围加固;施工要点

引言

对于水利提为工程而言,由于在长期自然环境影响因素之下会出现各种病害问题。如果长时间得不到修复,就会给堤防护岸工程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在水利工程地位加固的阶段中需要明确加固技术的类型,做好加固工程的设计以及技术控制如此才能够提高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1水利工程堤围加固的重要性

现代中国处于高速发展的阶段,水利工程广泛建设和运营。水利工程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关系到国计民生,不仅促进农业发展,更为重要的是保护人民生命与财产安全,为社会发展做出贡献。因此,必须确保水利工程的稳定性。基于此,水利工程应采取堤围加固措施,提升水利工程结构的总体水平,这是目前我国水利工程建设的重点。在水利工程的实施中,加强堤围加固施工水平,确保工程质量合格,对提升水利工程的综合效益奠定基础。

2水利工程堤围加固施工设计

2.1堤围加固横断面设计

以地区的统计资料显示,所经过的河流平均潮位为0.8m,以我国发布的提防设计规范为基础,其中明确规定了凭条顶部高程应超出枯水位0.5-1.0m。考虑到本次河流的具体情况,以国家标准为出发点,并增加必要的安全处理,决定将该工程的护岸平均高程设计为1.5m。在《提防工程设计规范》中要求,抛石护岸坡度的稳定边坡应控制在0.25-0.5之间,考虑到现场的具体情况,以勘察报告为出发点,设计护岸堤围坡度为0.4-0.5之间。分析目前堤段上有船舶通行,会增加波浪,所以在国家标准中指出,消除波浪平台的设计宽度应超过3mm。经过计算分析确定,整个护岸沿线的平台计算宽度在3m以内,所以将护岸平台宽度设定为3m即可满足要求,达到工程安全性标准。

2.2迎水面护坡和背水坡反滤设计

迎水面护坡结构建设中,为了能够确保护坡结构达到稳定性标准,首先应选择采用厚浆砌石的作业方式。为了能够提升排水效果,排水管直径至少应达到50mm,且水平间距不超过3m、垂直间距不超过1.5m。为了提升工程的质量水平,现场施工人员应落实材料质量控制,比如水、石料、砂、水泥等,每种原材料质量合格,禁止存在质量不合格的问题。在迎水面厚浆砌筑作业之前,工作人员根据设计方案开展施工,所以现场施工应确保挡墙式反滤干砌以及浆砌石的饱满度要求,砌缝达到牢固性标准,如果发现砌缝不密实的情况,应增加塞垫,确保结构整体性合格。

2.3堤围加固的施工设计

堤围加固工程设计环节,以工程技术要点为出发确定,本次工程的堤围结构主要问题就是高水位冲刷而形成的崩岸问题。以防洪除险的标准要求,考虑崩岸发生率、现场设备、场地条件等要素,选择切实可行的加固措施。由于堤围位于岛上,分析经济性、适用性等方面,还要避免河流产生过大的影响,该工程的加固堤围河岸线采用铅丝石笼抛石护岸加固的方式。这种加固方式操作简单,人员数量较少,成本比较低,施工效果完全满足标准。

3水利工程堤围加固施工技术

3.1基础处理方法探讨

堤围基础在施工中,严格执行设计方案的标准要求,在堤围基础设计边线以外的500mm内,应全面进行基底的清理作业,确保现场没有任何杂质、淤泥、腐殖土等,将堤围和基础建设的基面能够稳定的结合,结构整体性得到提升。基底清理工作采用推土机联合挖掘机施工,并且由人员清理设备无法进入的现场。在现场有洞穴等特殊条件,应加强清理处理,并采取分层回填压实的施工方式,结构强度性能合格。施工前,还应进行表层土的剥离处理,厚度控制在300mm左右,剥离后将不合格的杂物、土壤清理干净,基底清理工作结束后,及时开展整平、碾压手工,检测达到要求才能开展后续施工。

3.2堤身填筑方法探讨

堤围填筑应用分层、分段的方式,并且填筑环节应加强设计边线高程的控制。填筑工作开始前,按照设计方案进行测量放样,以设计方案要求,将填筑边线向外扩50cm,并按照施工标准和规范要求施工。铺天作业中,实际铺设的材料应超出设计边线50cm左右,以提升边坡结构的稳定性,并从底层逐一向上填筑、碾压施工。堤围填筑环节,铺土厚度根据实际数据要求控制在40cm以内,压实厚度控制在30cm以内。土料应用装载机装载到自卸汽车上运输,推土机联合装载机摊平施工,并使用超过18t的羊角振动碾压施工。振动碾压时,将速度控制在2~3km/h范围内。严格控制碾压过程中,压实度达到技术标准要求,任何边角位置碾压不合格,需要采取人工小型机械方式碾压施工。

3.3混凝土抗滑桩

混凝土抗滑桩是目前重要的加固作业方式,将制作合格的抗滑桩打入到滑体下放稳定底层实现加固边坡处理。在施工中,结合边坡滑坡的实际情况,在边坡外缘带入适量的混凝土桩,根据需要设计为一排或者多排,并将混凝土桩嵌入到下放稳定底层内,通过抗力的作用实现边坡滑体的加固处理。但是也要注意,土桩的间隔距离不能过大,如果边坡的滑土在两个桩体之间滑出,就判定为不合格,桩体无法发挥出应有的作用。此外,打桩方法并不是固定的,在现场施工中,应考虑到工程的实际情况灵活处置,可以连接起来,也可以单独设置,上、下结构的尺寸合格。经过对比分析发现,混凝土抗滑桩的优势明显,施工工艺比较简单。但是在施工中,坡体的稳定性无法控制,需要加强管理和控制。因此,这种施工桩体形式有着一定的局限性,对加固厚度较大的滑体并不能产生积极的作用,还要联合其他处理方法。

3.4堤基处理施工技术

在堤基的处理环节,严格执行技术标准,基础面清理效果合格。基面边线以外40cm是边界线。将堤面部位的杂草清理干净,将两个堤面有效的结合。从实际情况分析,通过挖掘机等设备把树根、树皮等全部清理干净,将残存的枯枝落叶采取人工方式清理处理,且应用推土机将废旧材料堆放在一个地点,使用车辆运输到规定地点集中处理。表层土清理环节,根据堤围的情况开展工作,根据时间段、层次等进行,清理厚度不超过20cm,将不合格的物质集中处理。此外,如果现场施工遇到洞穴的情况,应及时填充、平整处理,并压实施工,压实度指标合格,这样才能使得上部结构性能合格,不会出现损坏、坍塌等事故。

 4结语

 综合以上分析,在水利工程地位加固项目开展之前,需要严格的按照加固工程的标准做好各种施工准备在项目开展的过程当中还需要注重工艺方案的落实情况要求,工作人员严格的按照技术工艺规范进行施工,并且做好施工过程的质量管控以及安全管控,如此才能够提高整体加固效果。在上文分析中对水利工程堤围加固施工设计以及施工技术进行了全面探讨,提出了相关的技术策略,目的在于提高工程结构的稳定性。

参考文献:

[1]黄莉娜.水利工程堤围加固项目施工技术[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20,49(08):61-62.

[2]谭卫恒.水利工程堤围加固的技术研究[J].江西建材,2016(12):134+140.

[3]肖锦波.堤围加固工程施工质量研究[J].工程技术研究,2020,5(04):202-203.

[4]霍树强.堤围常见问题及其加固技术分析[J].绿色环保建材,2018(07):149-150.

[5]刘明.中山市水利工程堤围加固施工技术分析[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21,50(02):3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