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有效新型评价,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14
/ 3

以有效新型评价,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余小玲

陕西宝鸡市眉县第三幼儿园

摘要评价既是促进幼儿发展的必要手段,也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它对于 教育质量的提高意义重大,《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第四部分对评价的理念、评价的功能、目标体系、评价方法等加以重新界定,倡导“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课程评价观。《指南》中提出了“让幼儿发展评价伴随整个教育过程”的评价理念。幼儿评价是完整教育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众所周知,教育评价在教育实践中起着有力的杠杆作用,但是,传统的评价弊端仍像阳光下的影子一样现实地存在于我们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它阻碍着幼儿的全面发展。幼儿园教育中应该开展什么样的教育评价,如何评价每个幼儿的发展,便成为值得我们认真探讨的问题。幼儿发展评价应该评什么,怎么评价能更有利于儿的全面发展,尤其是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育评价的有效性性功能日渐凸显,本文着重从评价中的问题与反思、、评价主体、评价方法、评价手段等方面阐述了幼儿有效性评价的实践轨迹和经验。

关键词有效评价、评价主体、评价手段

一、问题与反思:

1.老师忽视幼儿园评价,对评价持可有可无的态度。集体教育活动中评价多,忽视分散教育活动中孩子的评价。

2.忽视了幼儿园教育评价的功能作用。(评价促进每个幼儿的发展,促进教师的自我成长,促进课程的本身发展)

3.把握不准幼儿园教育评价原则(客观性、激励性、发展性)

4.评价的理念、目的及评价的方法等都影响着评价对教育的导向。由于受传统教育制度、方法的影响,在教育实践中,教育评价的发展性功能得不到关注,使教育评价作用得不到充分发挥。

具体表现在:

评价内容单一,忽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在泥工活动中,教师对幼儿作品的评价经常是;“xxx小朋友捏得好!”“xx小朋友捏得真不错!”等。这里用“好”“不错”来评价幼儿作品,不只在泥工活动中,其他活动讲评时,也极为常见。看似枝节细小却意味深长的问题。这一评价无形中抑制了孩子的大胆想象和创新能力。

评价标准过多强调共性和一般趋势,忽略了个性差异和个性化发展价值。如:“xx小朋友和xx小朋友唱得好。”“xx小朋友短文读得好。“好在哪里并没有说明。用划一的标准评价,敷衍了事。

评价过程忽视了幼儿的个性差异和能动性。每个人在经验、能力、兴趣、个性特征等方面都有差异,幼儿也不例外。教师对幼儿的评价,应该针对每个幼儿的情况和特点,通过评价以强项带动弱项,从而促进幼儿的全面、和谐发展。

评价方法单一,除了《幼儿成长纪念册》外,以教师口头评价为主。而且常常在集体活动中评价,分散活动中往往被忽视,新《纲要》指出:平时观察所获得的幼儿行为表现和所积累的各种作品等都是评价的重要依据。很显然,单一的评价根本不能满足这些需要,多元评价方法势在必行。只有这样才能了解和关注孩子发展的需要,从而促进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

评价技巧不科学,使教育效果事倍功半。如老师当中评价幼儿说:“xx画什么呀?乱七八糟的!”这样让幼儿当众出丑的做法,无疑会使幼儿自尊心受到伤害,最终导致幼儿一直情绪消极。教师要尽量避免点名批评个别幼儿,了解错误行为出现的情景与原因后,再决定个别引导还是集体教育。多关注每个幼儿在活动过程中的点滴进步,注意运用激励性评价原则。为了使教育效果事半功倍,教师可用幼儿间的具体事例评价,促进活动开展。如游戏“猫捉老鼠”,由于角色有限,孩子们玩得很有创意。一会儿扮猫,一会儿班老鼠。幼儿开始讨论了:有的说:“小老鼠真狡猾。”有的说:“小老鼠真贪吃!”有的说:“猫真能干!”有的说:“小猫像警察,随时准备抓坏人!”......这样丰富的评价,激发了孩子们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评价不是走过场,其目的应该是让幼儿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培养幼儿探索的兴趣,表达的兴趣,激发其下一次活动的欲望。

    评价重结果轻过程,忽视幼儿的进步状况和努力程度,没有充分发挥评价促进发展的功能。教学过程中老师往往注重结果性的评价。如“某某小朋友字写得不好。”,“某某小朋友的制作没有某某小朋友做得好。”。殊不知这个小朋友的作品对于他本人而言,有多大的进步,他付出了多大的努力,制作的过程是多么认真,司空见惯的是:上课过程中只让幼儿回答问题,幼儿如何获得这些答案的却漠不关心。

二、做法与体会

(一)、更新观念,以目标为导向进行激励性评价。

加德纳教授认为:每个孩子都是一个潜在的天才儿童,只是经常表现为不同的方式。对于一个孩子的发展最重要、最有用的教育方法是帮助他寻找一个他的才能可以尽情施展的地方,在那里他可以满意而能干。因此教师应该树立“儿童观”。为幼儿营造宽松的学习环境,使他们全方位的认识自我,有着自尊自爱、自我发展的强烈愿望。更新发展观,树立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观念,对待每一位幼儿都应该在充分尊重与理解的基础上给予培育和指导,力争做到使他的才能可以尽情施展的目的。评价的取向不知关注幼儿的知识、技能掌握情况,更重要的是关注幼儿掌握知识、技能的过程和方法,以及与之相伴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评价不是目的,而是为了如何发挥它的激励性作用,从而促经幼儿的成长和进步。激励,可以诱发幼儿积极的情感,增强自信,使他们积极地参与学习活动。在实践中,我深深地体会到:激励对于幼儿的成长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我采用了目标激励的方法。在墙上设置了“我最棒”评比栏目。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本班幼儿的实际情况,在不同时期制订不同的目标,并用图片表示出来。如:团结友爱、乐于助人、积极发言、坚持锻炼等。每天幼儿都认真地进行互评和自评。一次次目标的达成,就是对幼儿一次次肯定的评价,成功的体验激励他们朝着目标不断努力。

与此同时,我又采用了“阶梯激励”的方式,对有进步的幼儿(回答问题积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做早操认真、关爱小伙伴等,适时将给小贴纸,把小贴纸贴在“好孩子胸卡”上,“好孩子胸卡”上的格子贴满了以后,就能得到一份小奖品,这样让幼儿看到了自己成长的脚印,体会到成就感,从而转化为前进的动力。

只要我们用“一切为了每一个幼儿发展的理念”用我们的爱心去进行评价,那么激励性评价会是一种恰如其分的表扬,充满关怀的批评,满怀希望的鼓励,积极有效的促进,幼儿才能健全人格,才能不断认识自我。

(二)、以幼儿、教师、家长为评价主体进行多元化评价。

评价是一种价值判断的过程,这种价值判断的主体不应局限于老师的评价,应该是多元的。在实践中,我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适时地组织幼儿自我评价、相互评价,教师在评价的过程中给予适当的点拨、启迪,让幼儿从中受到鼓励,明确方向,大胆挺进,达到自我教育、自我调节、主动发展的目的。

1.自我评价。俗话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我尝试让幼儿参与到评价中来,认识到在评价别人的时候先学会评价自己。我设计了“幼儿自评栏”,让幼儿根据自己对自己的认识用符号或涂五角星进行评价。在日常生活学习中随机让幼儿对自己的行为和表现进行评价。如画完画之后,问问幼儿:“你画得好吗?”还可以进一步提问:“你的画那儿画得好,为什么好;那儿不好,为什么不好,怎样该会好些。”逐渐引导幼儿由笼统简单的评价向具体细致的评价发展。很显然,自我评价既有利于培养幼儿自主学习的能力,也有利于培养他们健康的心理,初步学会正确地待自己。

2.互相评价。幼儿之间朝夕相处,相互了解所以幼儿之间的评价,最能反映出他们的细微变化。借助幼儿之间的评价,教师也可以了解幼儿情感态度的变化等等。这里要注意的是:幼儿的评价能力有限,需要教师提供具体的形象的可操作性强的评价媒介,让他们依据要求互相观察,共同评价。例如开展讲故事比赛,请幼儿评价:讲得好,并说出理由。还可以请幼儿评价班上谁最有礼貌、谁最守纪律、哪个小朋友关心集体、他是怎么做的......用这种办法引导幼儿用最直观的方法去评价其他同伴,在评价别人的过程中也和自己比较,学习别人的长处,使评价双方都得到启示。经过反复练习,幼儿自我评价的能力也会逐渐提高。

3.家长参评。家长参与评价,一方面了解了教育教学的互动过程,由以往容易出现的对学校教育的埋怨者变成调动孩子发展的参与者;另一方面也整合了课程资源,使家长对孩子的评价和学校对幼儿的教育紧密结合,形成合力,有利于幼儿的成长。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a:幼儿发展评价中都有家长参与评价的内容。

b:利用召开家长会、家访、微信等方式沟通,及时了解幼儿的情况.

c:随时记录幼儿在探究学习过程中有价值的表现和进步,如:提出与众不同的问题,独到的见解,解决问题巧妙的方法,家长,让家长和孩子共同品尝成功的喜悦,以此激发幼儿不断发展。

(三)、评价手段多样化。

评价手段多样化,有助于教师多方面积累评价素材,为评价提供依据,增强评价的真实性、客观性、科学性。在实践中,我们在评价手段的运用上进行了新的尝试,做到与时俱进,将现场笔录、录音、录像、拍照、《幼儿成长手册》《家园联系册》等多种手段有机结合。这些新的评价手段主要有一个突出的特点,即再现教育环境,使以消失的和被幼儿忘记甚至基本忘记的教育情境重现于幼儿或家长面前,使评价不再是仅凭模糊记忆进行,而是有据可依。这是弥补时过境迁,而又必须开展教育评价是的被动情况的好办法。

这里值得一提的是“幼儿成长记录袋”。在《幼儿成长记录袋》的建立过程中,老师、家长、幼儿都参与其中,是一种不错的评价方法。在收集成长点滴进步中,通过收集幼儿在某一领域的系列作品;幼儿在自然情境下的行为表现观察表以及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所表现的情感、态度、兴趣、创造力等方面的发展水平记录;幼儿在主体学习过程中的《幼儿活动总结评价家长调查表》、《宝宝的收获》、《“同伴眼中的我”评价表》等,从各种不同的角度观察、了解孩子的发展情况,成为幼儿浓缩的时空。教师也通过评价更全面地了解幼儿的个性特征、思维特点、所取得的成就、能力以及弱点。这样的评价更具有客观性、激励性,更能促进幼儿的个性化发展。

(四)、以有效的语言和非语言评价激发幼儿的内在动力。

教师运用语言和非语言评价方式创设和谐、活跃的探究学习气氛,开发幼儿的潜在能力,激发他们积极主动的学习。

1.运用言语评价方式

在教学中,毫不吝啬赞赏之词,哪怕幼儿只有点滴的进步,都及时肯定,以“真不错!”“你真棒!”代替了过去的点头、嗯、请坐等冷冰冰的评价,幼儿从中体会到亲切、新颖和老师的爱,从而激发起幼儿积极参与探究学习的内在动力。

当他们“走迷宫”经过屡屡失败获得成功后,我对他们说:“你真像个探险家,终于成功了!”让他们品尝到成功的快乐,树立起自信心;当他们的手工有创意时,我会说:“你真棒!大家都来看看!”使他们体味到超越的快乐和光荣,激发他们进一步去创新;当他们说出自己独到见解的时候,我会说:“你肯动脑筋,你真聪明!”从中体会老师对他们的期望,将要求转化为动力,产生更高的学习热情。

2.运用非语言评价方式

人常说,情绪是可以传染的。老师的脸色是孩子情绪的晴雨表。同样,孩子的松懈、不投入也会破坏老师的心情。老师们何不掌握主动权,让自己带着喜悦走进教室,开始每天新的生活?这样对师生的身心健康都有帮助。如果这样做了,你慢慢会发现,孩子的眼神不再茫然、木然和惶然,取而代之的是灵动、喜悦、与亲近。孩子的表情是老师的一面镜子,它可以找出老师今天是否心平气和,是否善待了自己和幼儿。

面部表情是人内心感情的流露,这种非言语行为更能直接被幼儿所认知。因此,我以亲切自然的表情面对幼儿,与他们一起学习。当幼儿认真讨论积极思考时,我微笑地注视他们,用目光称赞他们的成绩。当他们在学习中出现问题时,总是以亲切的目光做辅助进行指导。当然在他们的行为方式影响了别人的时候,我会用否定表情,摇摇头提醒他们,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加以改正。

通过非语言性评价,我深刻地感受到,这一评价方式具有极强的真实性,这种评价的变化是微妙的,内涵是丰富的,给人的感受也是多种多样的。

只有运用多种评价方式,对幼儿进行多角度、多元化评价,以幼儿的全面发展为立足点,避免简单、粗暴式,多采用激励的方式,让幼儿不断认识自我,提升自我,这样的评价才是有效的,才会成为幼儿成长的动力,达到预期的评价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