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国绿色金融发展水平的几点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11
/ 2

对我国绿色金融发展水平的几点思考

康欣奇

武汉工程大学法商学院,湖北武汉,430205

摘要绿色金融是实现环境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金融创新工具,已成为实现经济发展转型升级、生态环境改善必不可少的金融发展新形态。本文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一方面,简述我国绿色金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另一方面,根据我国2013年到2020年的相关绿色金融数据,通过运用熵值法,研究我国绿色金融发展水平,最后根据发展现状提出建议。

关键词绿色金融;熵值法;评价研究

*基金项目:武汉工程大学研究生教育创新基金项目。项目编号为:CX2021323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实现了飞速发展,但与此同时环境却遭到了巨大破坏;尤其近年来,我国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经济发展从高速转为中高速发展,面临产能过剩和产业结构不合理等问题。由此,我国进入经济转型关键期,经济新常态要求全社会探索适合我国可持续发展的高质量道路,这条道路不仅要依靠强有力的末端治理措施,还应该从金融、财政等手段直接改变资源配置状况,基于此,绿色金融应运而生。绿色金融是我国经济转型和社会整体发展进步的必然趋势,其满足绿色产业融资发展需求,还为我国绿色经济发展提供了依据。

本文指出了现阶段我国绿色金融存在的问题,并利用2013年到2020年的数据研究我国绿色金融的发展水平,根据发展现状提出针对性建议,从而促进我国绿色金融的可持续发展。

、我国绿色金融存在的问题

1.激励机制力度和覆盖范围不足

绿色金融激励机制没有体现出对可持续发展的重视,金融监管部门通过多项政策激励绿色金融发展,比如再贷款政策和宏观审慎评估体系考核激励银行增加绿色信贷等,这些政策某种程度上提高了企业参与绿色投资的积极性,但是激励力度和覆盖范围较小,也没有对低碳和零碳投资给予特别的激励。

2.环境信息披露有限

    环境信息披露是金融体系引导社会资本投向绿色产业和绿色项目的重要基础,我国部分金融机构已经推行披露绿色金融相关信息的政策,但是披露信息较少,且绿色金融的关键信息没有披露,使企业和投资者之间没有产生信息对称性;同时过低的违法违规成本造成企业绿色信息披露意愿不强。

3.绿色金融产品有待创新

我国绿色信贷和绿色债券发展时间较长,已经取得部分成果,但是我国的ESG产品与绿色金融发达市场还有较大差距,尤其是产品的多样性和流动性方面差距过大。碳金融产品和碳市场在配置绿色金融资源方面所发挥的作用有限,因此还需要大力创新和发展我国的绿色金融产品和绿色金融市场。

4.绿色金融国际合作有待加强

    我国积极推进绿色金融全球化进程,在“一带一路”投资绿色化和环境风险分析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在将来,我国还需要继续在双边和G20等多边框架下与其他国家在绿色金融领域深化合作,需加强机制体制创新和能力建设,共同推动全球绿色金融可持续发展。

我国绿色金融发展水平评价

   1.指标体系的构建

本文利用2013—2020年的数据作为样本对我国绿色金融发展水平进行研究,其中评价体系由7个指标构成,包括绿色信贷余额、绿色保险余额、绿色债券余额、绿色信托余额、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kg/万元)、财政环境保护支出占比、金融发展程度;由于绿色保险主要用于农业保险,所以用农业保险数据余额来替代绿色保险。指标名称和测算方法见表1。

    指标数据主要来源于统计年鉴、统计公告,对于无法直接获得的数据多是使用公式计算得出,或是使用替代指标表示其数据。

表1   绿色金融发展评价体系

指标名称

影响程度

定义

绿色信贷余额

+

/

绿色保险余额

+

/

绿色债券余额

+

/

绿色信托余额

+

/

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kg/万元)

-

二氧化碳排放量/GDP

财政环境保护支出占比

+

财政环境保护支出/GDP

金融发展程度

+

金融机构存款余额/GDP

2.绿色金融综合评价结果

为了方便统一变量量纲,本文对数据进行了标准化处理,标准化处理后的数值如表2所示。

表2   2013-2020我国绿色金融发展评价指标标准化数值

年份

绿色信贷余额

绿色保险余额

绿色债券余额

绿色信托余额

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

财政环境保护支出占比

金融发展程度

2013

0.002

0.001

0.000

0.000

0.001

0.000

0.002

2014

0.091

0.038

0.103

0.028

0.201

0.111

0.593

2015

0.198

0.134

0.243

0.244

0.375

0.430

0.626

2016

0.257

0.217

0.508

0.177

0.553

0.111

0.912

2017

0.430

0.339

0.544

0.392

0.749

0.493

0.661

2018

0.550

0.523

0.656

0.274

0.899

0.630

0.814

2019

0.791

0.720

1.000

0.924

0.971

1.000

0.622

2020

1.000

1.000

0.679

1.000

1.000

0.183

1.000

运用熵权法对绿色金融发展指标体系中各指标的权重进行计算,得到个具体指标和相应维度指标的权重,见表3。

表3  绿色金融发展评价体系各指标权重分配

指标名称

权重

绿色信贷余额

0.16

绿色保险余额

0.22

绿色债券余额

0.11

绿色信托余额

0.24

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

0.07

财政环境保护支出占比

0.19

金融发展程度

0.01

运用熵权法得出2013至2020年绿色金融发展各维度及综合得分,见表4。

表4   2013—2020年绿色金融各维度及综合指数得分

年份

绿色信贷余额

绿色保险余额

绿色债券余额

绿色信托余额

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

财政环境保护支出占比

金融发展程度

综合得分

2013

0.01

0.01

0.00

0.00

0.01

0.00

0.01

0.04

2014

0.01

0.01

0.01

0.01

0.02

0.02

0.01

0.08

2015

0.03

0.03

0.03

0.06

0.03

0.08

0.01

0.26

2016

0.04

0.05

0.06

0.04

0.04

0.02

0.01

0.26

2017

0.07

0.07

0.06

0.09

0.06

0.09

0.01

0.45

2018

0.09

0.11

0.07

0.07

0.07

0.12

0.01

0.53

2019

0.13

0.16

0.11

0.22

0.07

0.19

0.01

0.88

2020

0.16

0.22

0.07

0.24

0.07

0.03

0.01

0.81

由表3可知,绿色金融发展程度和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所占权重较低,分别为0.01和0.07,由此可见,我国对金融发展程度和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重视程度有待提升,其他指标权重均在0.1以上,这些指标发展速度较快,发展态势良好。由表4可以较为直观的看出,自2013年起,我国绿色金融发展综合得分逐年提升,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综合得分从2013年的0.04逐步上升到2020年的0.81,体现出我国政府对绿色金融的重视程度。

、结论及建议

由得到的绿色金融各指标权重及综合得分可知,金融发展程度和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是影响绿色金融发展的主要因素;因此,本文将立足提高金融发展强度、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提出针对性的发展策略。

  1. 提高金融发展程度,要充分发挥金融服务功能

    金融的发展过程中,不仅能获取更多利益、增强效益,还可以促进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更能促进其他方面的协调发展,包括保护环境、节省资源、调整经济结构等。现代化银行的发展重心放在转换经营策略方面,其特点是有优质的服务、较强的创新力和竞争力、良好的经营管理;现在金融工作革新发展的关键是对农村金融的革新,将农村金融基础服务体系的价值提升到最优。此外,为了达到提升金融监管协调机制适应性的目的,需要加强金融的内部监管和外部监管,不断更新改良金融监管体制,让金融监管的策略和方法达到最优。

  1. 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

绿色金融的发展具有有弹性和有限制的特点,这些特点都可以通过二氧化碳排放量降低、绿色金融规模相对缩小表示出来;因此,给金融监管部门管制带来一系列便利。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的途径有很多,比如优化产业结构、降低含碳产业比例、提高高新技术企业所占比例等。具体措施分为两方面,首先,政府部门应积极向企业宣传加大对清洁能源项目资金的投入,让企业设立专项基金去支持技术创新和研发的活动;另外,降低绿色企业贷款利率,调整企业的空间布局,对可持续发展企业提供优惠的支持政策和补贴。

参考文献

[1]黎展铭.我国绿色金融发展影响因素研究[J].全国流通经济,2021(21):151-153.

[2]熊诗瑶.青海省绿色金融发展评价研究[D].青海大学,2019.

[3]陈玲.潘鑫婷.我国绿色金融的发展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发展研究,2020(4):62-69.

[4]陈博文,陶建宏.绿色金融研究综述与展望[J]. 经营与管理,2021(2):157-162.

*基金项目:武汉工程大学研究生教育创新基金项目。项目编号为:CX2021323

作者简介:

康欣奇,(1998-)女,河南安阳人,武汉工程大学法商学院,硕士研究生学历,主要研究方向:绿色金融,曾在国内期刊公开发表过多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