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 VoNR语音演进方向探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11
/ 3

5G VoNR语音演进方向探析

黄铸,杨婧玮

中国人民解放军31309部队,四川省成都市,610000

摘要:针对5G环境下VoNR语音承载网络部署现状及其阶段性发展需求,通过阐述VoNR技术支持下的语音呼叫流程建构模式,分别对EPS/IMS、5GS/IMS网络环境下的语音业务方案进行比较分析,运用RAT FB、5G SRVCC与EPS FB三种语音部署方案实现语音业务部署,并面向5G中后期部署形式进行VoNR语音解决方案的设计与展望,致力于为用户提供超高清语音服务,为5G网络生态完善及迈向成熟期提供重要参考。

关键词:5G VoNR语音;EPS Fallback方案;语音回落;超高清

引言:回顾移动通信语音业务的发展历程,由3G时代的CS方案、4G时代VoLTE与CSFB方案逐步演进为5G时代的VoNR语音承载方案,为语音服务的连续性、覆盖能力优化提供技术支持。目前全国5G基站建设总量已突破222万个,VoNR语音方案的应用也为实现“零回落”目标打下良好基础,但受业务部署阶段、组网规模等因素影响,5G网络与4G网络仍具有长期伴随关系,研究5G技术下语音方案的技术实现路径及其未来演进趋势对于提升VoNR语音质量具有现实意义。

1 VoNR技术方案

1.1语音呼叫流程

现阶段国内运营商主要采用基于SA架构的option2部署方式,将信令搭载至5GC架构或NR网络上,在不接入语音业务时切换至4G VoLTE网络上,用于解决5G VoNR业务受限问题[1]。引入VoNR技术应由NR网络提供用户终端,承载语音、数据等业务,待完成IMS网络注册获取信令后,在用户发出或接收到语音呼叫请求后,将依托5G NR网络建立专用IMS信令/话音通道,可有效简化业务流程、缩短接续时间,满足低UE功耗、高质量及实时通信需求。在语音呼叫流程构建上,主要包含以下步骤:

(1)由用户终端A发出呼叫请求,向IMS网络下的PCSCF/BAC设备发送INVITE消息。

(2)基于IMS网络下由PCSCF/BAC设备向5GC网络发出查询位置请求。

(3)由5GC网络向NG-RAN发送通知,指示建立专载。

(4)由5GC网络协同VoNR在5G上建立专载,执行VoNR/EPS FB呼叫建立专载操作。倘若建立专载失败,由EPS FB向5GC网络发出告知,执行语音回落;待NR回落至4G后,重新在VoLTE或CSFB网络上建立专载。

(5)确认建立专载后,由5GC网络将位置信息返回至PCSCF/BAC设备处,分别将5G/4G位置信息返回至VoNR、EPS FB呼叫端。

(6)由主叫PCSCF/BAC设备将专用承载类型、位置信息分别映射至INVITE的P-Access-Network-Info头域中,并将INVITE消息以呼叫形式接续至被叫用户B端。

(7)用户B端向PCSCF/BAC端发出183消息。

(8)PCSCF/BAC设备将向5GC网络发出查询位置信息请求,重复上述流程建立专载,并将专载类型、位置信息分别映射至183消息的头域中,将183消息以呼叫形式接续至主叫用户A端,完成语音呼叫。

将VoNR与EPS FB两种语音业务实现方式进行比较分析,如表1所示。

表 1 两种语音业务实现方式的差异性比较

项目名称

5G VoNR

EPS Fallback

承载网络

5G网络(NR+5GC)

4G网络(E-URTAN+EPC)

专用承载

语音

5QI=1

QCI=1

视频

5QI=2

QCI=2

位置信息

IP-CAN TYPE

3GPP-5GS

3GPP-5GS

RAT TYPE

NR

EUTRAN

位置标识

5G网络小区标识

4G网络小区标识

P-Access-Network-Info字段

access-class

3GPP-NR

3GPP-E-UTRAN

access-info

5G网络小区标识

4G网络小区标识

可支持的编解码

音频

EVS、AMR-WB、AMR-NB

AMR-WB、AMR-NB

视频

H.265、H.264

H.264

1.2 5G语音方案分析

针对5G网络环境下的语音业务技术路线进行分析:

一方面采用基于EPC/IMS网络下的VoLTE或CSFB演进式语音方案。例如运用VoLTE或CSFB语音方案时,将NR端接入的用户归入LTE端,重新调用LTE建立与NR链接并行的语音解决方案,在LTE网络下完成语音业务处理,并基于CSFB模式将终端回落至CS网络中,能够最大限度降低对现行网络架构下LTE业务运行的影响,无需执行网络改造操作[2]

另一方面则运用基于5GC/IMS的VoNR语音服务方案,在VoNR覆盖范围受限情况下可实行语音回落。例如采用5G VoNR语音方案,将语音、数据业务承载在5G网络中,实行NR端的规模化部署,引入IVAS等多种编码标准,支持VR及全IP业务应用,并且在NR覆盖不足情况下执行自动切换;采用EPS FB方案作为中间过渡,将EPC/LTE作为语音专用承载网络,将5GC/NR作为数据专用承载网络,在各网络环境下分别开设服务端口,用户可在5GC网络环境下实现数据业务的高速传输,并通过重新发出请求满足语音业务需求,基于主动回落将额外产生的接续时长控制在400ms以内,最大限度保障用户使用体验;RAT FB方案同样由不同网络承载语音、数据业务,由NR端将重定向请求发送至5GC终端,切换至eLTE/IMS网络提供语音服务;5G SRVCC方案则将终端部署在5GC网络下,在发生语音通话时由4G代理设备执行切换、转发操作,使语音业务回落至2G/3G设备端,待通话结束后重新切换回NR端

[3]

考虑到目前正处于5G商用化的起步期,NR覆盖范围和部署速度仍无法满足语音业务承载需求,5G NR仅支持热点覆盖,因此仍需采取RAT FB、5G SRVCC、EPS FB等过渡方案部署语音承载网络,并逐步探索5G发展至中后期的VoNR语音业务部署策略。

2 5G VoNR语音业务部署及其演进前景展望

2.1基于RAT FB的语音回落方案

利用eLTE、5G NR网络分别承载语音业务和数据业务,基于NR+LTE双链接部署组网方案,采用5GC锚定、5G NR->eLTE方式触发RAT回落,使5G NR将重定向请求发送至5GC网络端,建立IMS语音呼叫通道,并使RAT最终回落至eLTE或5GC网络端,提供语音通信服务。但该业务方案对于现网中的站点提出升级改造需求,需将原4G网络下的LTE站点升级为eLTE站点,支持与NR覆盖范围一致,相对成本偏高。

2.2基于5G SRVCC的语音呼叫方案

在5G网络环境下同样执行语音、数据业务的分网处理,基于CS Voice技术承载语音业务,分别对AMF、MME、MSC设备进行接口改造,在5GC网络设备端发出信令时由MME作为代理设备传送至MSC设备端,执行切换操作。当用户发出语音通话请求后,将自动触发SRVCC回落,将重定向请求发送至5GC网络端,由CS网络建立话音通道,提供语音通信服务。当前该方案适用于5G无线通信网络环境,在用户设备UE端判断5G网络下语音服务是否进入中止状态,根据关联标识符映射信息指示无线设备切换接入网络,即可基于IP协议在切换后的网络中执行语音通信操作,有效保障语音呼叫的连续性。

2.3基于EPS FB的语音业务方案

在通信技术持续演进发展形势下,围绕5GC域、EPC域、IMS域建立EPS FB网元架构,涉及5G域下的AMF、SMF、UPF、NG RAN四个网元,4G域下的MME、E-UTRAN两个网元,以及IMS域下的SBC、CSCF、ATCF、MRFC四个网元。在EPS FB语音业务方案部署上,需在LTE侧建立VoLTE网络,使核心网侧MME、AMF网元之间具备N26接口,以此提供信令消息传输通道,使主叫用户接入5G网络后在较短时间内回落至LTE网络、建立专用承载网络,实现VoLTE通话业务的正常发出。例如在语音回落功能实现上,先开启NR端的EPS FB子开关;随后在测量模式、盲模式下执行切换操作或发出重定向信令,当优先执行切换操作将回落至E-UTRAN端、设置参数HANDOVER,反之则设置参数REDIRECTION;再运行测量模式,在UE端执行对B1事件的测量,倘若判断回落至LTE系统邻区的数值超出门限时,将切换至其他符合条件的LTE小区;在盲模式或未在定时器规定时限内寻找到符合条件的LTE小区,则根据预先设置的频点定向至LTE小区,实现优先测量;最终测试结果显示,基于盲重定向策略的EPS FB语音业务方案可有效满足语音通话需求,将时延控制在2s以内。

2.4未来5G VoNR语音演进前景

2.4.1中后期部署方案

在5G中后期部署上,一方面应完善5G NR热点覆盖模式,综合运用5G SRVCC、RAT FB、EPS FB等业务方案扩大5G网络部署规模,适应VoLTE强覆盖、弱覆盖等不同场景下的语音通话需求。另一方面,还应重耕2G/3G频谱与低频段语音等频谱资源,将原语音业务平滑迁移至5G VoNR场景下,实现5G NR连续覆盖与独立组网,并运用EVS、ROHC、MAC CE等编码技术提供超高清、高频传输、动态调速等语音编解码形式,更好地适应远距离语音通信质量,既有助于节约运营商组网建设成本,也进一步提高网络承载效率。

2.4.2 VoNR语音业务优化

首先,实行RLC分段优化设计,对上行动态调度分配的TBS采取限制措施,抑制RLC分段数量,保证在信道质量偏低情况下仍可提供高质量语音通话服务。其次,面向不同用户设置差异化PSF,将VoNR PUSCH功率进行偏置,优先使用满功率发送小包业务,并在功率未用满条件下增大功率谱密度,防范出现丢包问题。再次,合理调节重传次数,在基于5G VoNR的语音专用承载模式下,由gNodeB对用户执行8次最大HARQ重传次数,借此保证上行数据成功传输、提高上行覆盖率。最后,还需综合考虑核心网环境、5G基站部署情况、空口等因素,针对呼叫时延、MOS语音质量等VoNR指标进行优化设计,保证语音通信传输质量。

结论:通过以运营商基础语音业务为切入点,分别细化RAT FB、5G SRVCC、EPS FB三种语音业务方案的部署与设计,探索不同网络环境、覆盖范围下的具体适用方案,有效解决5G覆盖范围不足、业务带宽受限等问题,为用户提供高质量语音通话服务。未来还需面向5G网络建设前景,深入研究VoNR技术方案的优化设计思路,在不涉及网络回退的条件下满足5G VoNR语音业务需求,为语音通话服务质量提升提供良好示范经验。

参考文献:

[1]丁爽爽.浅析5G语音解决方案和关键技术[J].科学与信息化,2020,(35):42+44.

[2]杜鹏,王刚.5G语音连续性方案研究[J].移动通信,2020,(10):34-37+72.

[3]张辉,肖鹏,吴肖海.5G SA语音回落演进分组系统方案探讨[J].广西通信技术,2021,(02):47-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