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冬奥时代冰雪运动普及的实现途径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10
/ 3

后冬奥时代冰雪运动普及的实现途径研究

朱振宇,赵亚男(通讯作者),裴广,赵六珍

河北水利电力学院 河北省沧州市 061001

摘要:北京2022冬奥会的圆满举行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绿水青山即金山银山,冰天雪地金山银山”,促进了我国冰雪运动的繁荣发展,为冰雪运动普及提供有力支持。本文从普及冰雪运动的意义入手,对影响我国冰雪运动普及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发现冬奥后期冰雪建筑的资源浪费等一些问题,并对其实现方式进行有效探讨,以期为我国开展冰雪运动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后冬奥时代;冰雪运动;普及;建筑遗产;实现途径

前言

中国申办冬季奥运会,并不只是为了赢得竞赛冠军,而是为了让更多的民众通过冬季奥运会认识到这项运动,并从中获益,特别是让青少年参加这项活动,使他们的身体和精神都得到充分的发展。2017年北京奥林匹克城市发展促进委员会认为,虽然我国现代冰上运动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但其普及程度却不高。为此,本文开展如下论述。

一、北京冬奥会背景下冰雪运动普及的意义

首先,在2022冬季奥运会提倡“三亿人参加冰雪运动”的大背景下,为广大民众普及冰雪运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相对于美国、加拿大和北欧等冰雪大国来说,我国拥有开展冰雪运动的有利条件,但由于冬季寒冷,很多人不愿在室外进行体育锻炼,因此,推广这项运动,对人们的身心健康和陶冶情操都是有益的。其次,我国目前拥有4.34亿的体育人口,为全民冰雪运动的普及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最后,由于我国参加夏季参加体育的人数比冬季较多,所以,开展冰雪运动可以使“三亿人参加冰雪运动”的目标,加速我国成为冰雪大国。

二、影响我国冰雪运动普及发展的主要因素

(一)冰雪建筑投入少,建筑遗产资源浪费

    由于冰雪运动开展成本跟地区及季节有很大关系,在东北新疆等地由于地理位置的影响,雪季长从建设冰雪类场地建筑上投资及维护成本就少很多,所以也就导致周边人群普及率相对较高,而南方很多地区,每年雪季较少,不管是人力物力都要加大投入才能实现产业运转,但经常受周边消费水平及人们认可度而出现产业生存困难甚至倒闭的风险。在近几年各地方的企业为了挣一桶金,开发了一大批冰雪建筑,在冬奥后期由于人们热度减少从而降低成本,降低游玩质量,使得人们在体验感上大打折扣,进而影响冰雪运动的兴趣。甚至一些冰雪建筑被搁置长期停业状态,这样造成了冰雪建筑资源的极大浪费。

(二)大众普及率低,参与冰雪运动人数偏少

参加冰雪运动的主要群体分为两类:一类是直接参加冰雪运动;二是间接参加冰雪项目。从表1中可以看到,中国的滑雪场地分布不均匀,东北和华北地区的滑雪发展速度并不快,而华东和华南等发达地区的冰雪场地分布比较少,所以有资格参加冰雪运动的人就更少了。根据《中国冰雪旅游发展报告(2021)》的统计,2020-2021年,中国的冰雪游客数量已突破23亿,实现了超过3900亿元的旅游收入,说明我国仍然是全球最大的初级者滑雪市场。

表1 2012-2016年全国滑雪场分布 (单位:个)

地区

2012年

2013年

2014年

2015年

2016年

华南

1

1

1

1

2

西南

14

15

17

26

30

华中

13

19

27

44

53

华东

24

37

46

82

91

西北

57

68

77

94

118

华北

84

105

113

133

157

东北

155

163

179

188

195

总计

348

408

460

568

646

(三)体育发展不平衡,冰上运动发展好于雪上运动

根据历年来的奖牌分布,发现我国的冰雪运动发展状况之间存在较大差别,其中,冰上项目比雪上项目要好得多。目前,我国在冰上运动中已经取得了51块奖牌,占到了全部奖牌总数的85%,这表明了我国雪上项目的发展相对滞后(见表2)。而我国在速滑和短道速滑方面的实力较强,其中不乏一些世界著名的选手,但在雪上项目中,本次冬奥会之前我们只拿到了一块自由式滑雪男子空中技巧上获得的1枚金牌。雪上项目的发展滞后,不但与西欧相比,而且亚洲也是如此,这对于我国目前的冰雪运动来说,很难起到拉动作用。本次冬奥会上雪上项目较以往有了改善,奖牌收获颇丰,我国应抓住此次机遇大力普及冰雪运动。

表2 第16~24届冬奥会中国代表团获奖牌情况(单位:枚)

奥运会届次

冰上项目

雪上项目

总计

奖牌榜

16届

3

-

3

15

17届

3

-

3

19

18届

7

1

8

16

19届

8

-

8

13

20届

9

2

11

14

21届

8

3

11

7

22届

7

2

9

12

23届

6

3

9

16

24届

6

9

15

3

(四) 冰雪行业规模不大,缺乏自主品牌

开展冰雪运动,既能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又能为发展新兴产业创造有利的市场条件。根据上述表1我们了解到,目前国内的冰雪行业规模相对较小,国内滑雪场以东北、华北等部分区域为主,而华东、华南等较为发达的区域,冰场分布极少,参加冰雪活动的人数更是少之又少,平均每人只有0.19次,可见我国的冰雪运动普及程度并不高,参加的人数也不均衡。政府、有关部门、社会要齐心协力,加强对冰雪项目实施力度不够的地区的补充,以免造成“马太效应”,影响到我国冰雪运动的普及与发展。

(五)我国冬季冰雪运动专业技术人员较匮乏

高素质的管理和技术人员是实现冰雪运动普及和发展的关键。受天气、地理等因素的制约,我国冰雪产业的发展最快也就是3-4个月的时间,严重影响到我国的冰雪运动人才的职业稳定性,使其在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方面没有自觉性和积极性。当前,我国冰雪运动普及率低,教练员人数不足,加之冰雪运动相关人员的职业素质参差不齐、出身差异较大,大部分从事冰雪运动的人员并非是体育院校的毕业生,没有相应的从业资格证书,而且许多从业人员都是经过简单的训练就上岗的,所以未掌握冰雪方面的专业知识和高超的冰雪运动技巧,主要表现为技术动作不规范、讲解能力不强等。此外,我国目前还缺少专业技术人员,尤其是在冰雪场地管理和野外救援方面。因此,目前我国冰雪运动普及和发展受到严重制约。

三、我国冰雪运动普及的实现途径

(一)大力开发冬奥后期冰雪建筑遗产再利用、完善城市冰雪建筑规划

对北京冬奥会期间的冰雪场馆及近些年为普及冰雪运动而建造的冰雪类建筑要继续发挥它的余热。对于大型冰雪运动场馆建筑,多投放到国家队、省队、市队中作为训练基地,多开展大型国内或国际赛事,增加我国的冰雪运动专业技能人才水平及影响力。对于一些社会企业建设的一般冰雪运动场馆建筑,政府应多给予支持,帮助其长期的运转开,同时加大宣传,只有人们肯消费,企业才能长久。在开发成本较大的南方一些地区,政府应加大招商力度,并可转型在一些冰雪项目中的陆地项目上做调研,搞开发。比如陆地冰壶、陆地冰球、轮滑、滑轮等,只有把人们的冰雪运动兴趣点燃起来,把冰雪爱好者的群众基数增加到一定程度,投资才能和回报成正比。

(二)积极推广冰雪运动

1.制定学校冰雪项目

自2015年教育部发布《关于加快发展青少年校园足球的实施意见》到2016年下半年全国范围内的“校园篮球运动”,无不表明,青少年是国家发展的根本和后备力量。因此,国家应积极推行“校园冰雪项目”,以普及冰雪运动的人数,提升学生的冰雪运动能力;同时,还应鼓励各高校开展冰雪运动课程,可多开展陆地冰雪项目,比如轮滑、陆地冰壶、陆地冰球、滑轮等项目,并增加冰雪运动师资培训,提高教师冰雪运动技能水平。

  1. 大力开展冰雪运动健身活动,引导群众积极参加

我国幅员辽阔,物产丰富,各地区应充分利用自身的自然、人文资源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冰雪运动,发展形式多样、群众喜闻乐见的冰雪健身活动,让不管是小孩还是老人都能从冰雪运动中感受到快乐;还可以举行具有地方特色的冰上运动。对西北,华北,东北等地方特有的冰车、冰车、冰上龙舟等,政府应予以保护和传承。

(三)优化冰雪运动竞赛项目布局,健全体育后备人才培训体系

由于全国各地气候不同,存在着巨大的差别,因此,在开发冰雪项目方面,北方地区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与南部相比,东三省拥有许多有利的项目。在开发冰雪体育项目时,要突出优势、突出潜力,突出普通项目。为各高校、专业队伍要大力发展高层次后备人才基地,拓展后备人才的培养途径,打造一流的后备力量与师资力量。此外,各地方应积极申请与上级体育部门或教育部门联合开展冰雪运动比赛,比如高校组、中小学生组、社会组等,让各个年龄各个层面的人都有机会参与进来。

(四)加速发展冰雪行业,打造特色品牌

各级政府有关部门要积极推进体育健身、体育场馆服务、体育旅游等方面的发展,培育一批以健身、休闲为主的体育旅游度假区和度假胜地。为了提升我国的国际知名度,我们应该积极组织国际比赛,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具有地方特色和观赏性的冰雪运动品牌。同时,要大力建设自己的品牌,促进冰雪产业的发展;同时,为了打造自己的品牌,建立自己的体育用品。

(五)加强场馆建设和推广冰雪文化

建设一批公共冰雪馆、室外滑雪场、室内滑雪场等,同时,还可以通过校企合作,利用当地的气候、生态地貌等资源,开发出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冰雪场馆。在文化宣传上,要抓住北京冬季奥运会提供的机遇,开展各种形式多样的体育文化活动,如宣传、展览、征文、集邮等。此外,各级新闻媒体要加强冰雪运动文化、冰雪运动健康知识和体育活动的宣传力度,引导广大群众树立冰雪运动的良好习惯,树立正确的消费理念。

结语

综上,发展冰雪运动,既能满足大众体育的多元化需要,又能促进全民健身与全民健身的深入结合,更能促进体育强国的建设,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复兴。只有在京津冀等区域,充分利用华北和东北的优势,大力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大力实施“南展西扩”的战略。加快建设冰雪场馆,大力开发冬奥后期冰雪建筑遗产再利用、完善城市冰雪建筑规划,促进全民健身,促进冰雪产业发展,才能更好的实现“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普及全民冰雪运动。

参考文献:

[1]王蓓,谢慧松.2022年北京冬奥会背景下我国冬季奥运项目发展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9(09):26-30+37.

[2]尚香转,赵新辉.北京冬奥会背景下我国冰雪运动发展研究[J].冰雪运动,2021,43(03):10-13.

[3]阳翔.北京冬奥会背景下冰雪运动的普及与发展的途径研究[J].冰雪体育创新研究,2020(17):9-10.

课题名称:2022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后冬奥时代普及全民冰雪运动及建筑遗产再利用的融合研究》项目类别:青年课题 课题编号:20220303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