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患者无痛胃肠镜检查时应用纳布啡与丙泊酚麻醉对患者血流动力学水平的影响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09
/ 2

老年患者无痛胃肠镜检查时应用纳布啡与丙泊酚麻醉对患者血流动力学水平的影响分析

余艳斌

九寨沟县人民医院 四川阿坝州 623400

【摘要】目的:针对行无痛胃肠镜检查的老年患者,考察纳布啡与丙泊酚联合麻醉对其对血流动力学的具体影响。方法:基于麻醉方式将统共入组的80例上述患者(收取年限:2020/01~2021/12)均分为40例/组,对比分析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对照组)、纳布啡复合丙泊酚(观察组)的血流动力学、清醒时间、丙泊酚用量及睫毛反射次数等多项测验值。结果:表1数据显示,观察组在T1时段HR、SpO2以及MAP等指标水平均更高,差异显著(P<0.05);表2数据提示观察组清醒时间、丙泊酚用量及睫毛反射次数等均更具优势(P<0.05)。结论:在老年患者进行无痛胃肠镜检查时施以纳布啡复合丙泊酚麻醉,效果显著,患者术后清醒快,血流动力学指标更加平稳。

【关键词】无痛胃肠镜;纳布啡;丙泊酚;血流动力学;认知功能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习惯和饮食条件都有很大的变化,消化道疾病发病率越来越高,严重威胁人们的生活质量。近些年来无痛胃镜检查在消化道疾病诊断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在检查之前需要麻醉师合理选择药物进行麻醉[1]。丙泊酚是比较常用的麻醉剂,单独使用时会存在麻醉效果不佳等缺陷,用药量大且会存在循环抑制等,因此其在应用时通常会与镇痛药联合使用以改善麻醉效果。有关研究发现纳布啡具有突出的镇痛且对呼吸的抑制程度较轻,对于大多数患者来讲比较容易接受[2]。为验证二者复合麻醉的实际效果,本研究随机遴选80例老年患者,展开分组进行对照研究。详情叙述如下。

  1.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回顾性选取统共80例行无痛胃肠镜检查的老年患者(收取年限:2020/01~2021/12)作为研究主体,并将入组对象依据麻醉方式均分为两组,观察组:男性:女性=24:16,年龄区间:60-75岁,均值(67.63±2.28);对照组:男性:女性=25:15,年龄区间:60-74岁,均值(67.45±2.32)岁;组间以上各项资料具有同质性,即P>0.05,可进行对比分析。本次研究已经伦理予以批准通过。

1.2 纳排标准

入组标准:①ASA评级为者Ⅰ~Ⅱ级;②知情同意,个人资料完整;③无药物过敏史。

排除标准:①麻醉禁忌症;②病史不清晰或中途退出者;③合并心脏病、心力衰竭及高血压等。

1.3 方法

所有入组对象在检查前均需禁食6h、禁饮4h。开放静脉通道,进行鼻导管供养,氧流量调节为3L/min,通过连接多功能心电监护仪实施监测病人的血氧饱和度,心率以及其他体征。

[对照组]丙泊酚注射液(1.5mg/kg)复合舒芬太尼(5ug/kg),静脉注射。

[观察组]丙泊酚注射液(1.5mg/kg)复合纳布啡(0.15mg/kg),静脉注射。

根据患者的吞咽反射以及身体活动情况来适当增加丙泊酚的用量。

1.4 观察指标

指标①:检测两组不同时间节点的HR、SpO2以及MAP水平,分别取4个时间节点,T0:诱导前,T1:入境前;T2:经过咽喉时;T3:手术后。

指标②:详细记录两组的丙泊酚用药量、术后清醒时间及睫毛反射次数。

1.5 统计学分析

观察指标测验数据均在SPSS22.0录入、统计,计量、计数数据,分别用(x±s)、[n(%)]表示,采用t、χ2检验,通过分析如果P值<0.05,则判断具有统计学差异。

2结果

2.1 血流动力学指标比对

研究结果表明,两组患者在T0时段的HR、SpO2以及MAP差异不大(P>0.05);而在T1时段各项指标均显著下降,但观察组各指标与对照组相比均处低位,统计值P<0.05;T2和T3时段各项指标均升高,且与T0时段无显著明显区别(P>0.05)。

表1 血流动力学指标比对(x±S)

组名

n

时间

SpO2(%)

HR(次/min)

MAP(mmHg)

对照组

40

T0

98.45±0.62

78.83±9.93

84.78±8.94

T1

94.67±1.19

74.87±6.77

73.03±8.72

T2

98.58±1.54

79.47±7.33

85.47±9.12

T3

98.82±1.59

79.63±8.45

86.33±9.22

观察组

40

T0

98.38±0.57

79.06±10.22

85.69±8.88

T1

96.62±1.25

77.64±6.83

77.25±8.84

T2

98.44±1.55

80.46±6.73

85.38±9.25

T3

98.66±1.48

80.61±6.64

86.14±9.18

注:两组患者T1时段的各指标统计学分析结果,t值分别为7.146、2.479和2.149,P值均<0.05,具有统计学差异。

2.2 睫毛反射次数、丙泊酚用药量以及术后清醒时间比对

观察组睫毛反射次数、丙泊酚用药量及清醒时间与对照组相比,均处于低位,且差异显著,统计值P<0.05)(表2)。

表2 睫毛反射次数、丙泊酚要药量以及术后清醒时间对比(x±S)

组名

n

睫毛反射次数/次

丙泊酚用药量(mg/kg)

术后清醒时间/min

对照组

40

71.57±4.38

2.38±0.35

5.42±1.63

观察组

40

64.48±3.89

1.96±0.29

3.55±1.78

t

7.655

5.844

4.900

P

<0.05

<0.05

<0.05

3 讨论

无痛胃肠镜检查的广泛应用得益于其具有清晰的图像,良好的耐受性等优势,该技术为消化道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便利。对于一些身体状况较差且年龄偏大的特殊患者,麻醉医师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选择麻醉剂,以保证胃肠镜检查可以顺利完成[3]。丙泊酚作用时间较短并且见效快,可保持血液动力学的稳定性,并且还有抗呕吐作用,显著缓解咽部刺激所引起的恶心、咳嗽等不适现象,因此其在无痛胃肠镜检查中有着较高的应用价值。但当其单独使用时也存在镇痛不足等缺点,对心血管有一定的抑制效果,用药量越大对呼吸的抑制性越强烈,其在应用时通常会与镇痛药结合以改善麻醉效果。目前丙泊酚复合阿片类镇痛药联合麻醉被广泛使用在无痛胃肠镜检查中[3],该法可以有效减少丙泊酚用量,降低循环波动。纳布啡本质上是一种阿片受体激动-拮抗类药物,镇痛功效强,呼吸抑制程度低,对血流动力学无不良影响,与丙泊酚复合麻醉能显著降低丙泊酚用量,有助于患者尽快苏醒[4]。本研究中表1数据显示观察组HR、SpO2及MAP等指标稳定性强于对照组(P<0.05),表明纳布啡复合丙泊酚麻醉对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较轻。表2提示观察组麻醉效果更佳,术后清醒快(P<0.05),这与赵晨璐[5]等人的研究结果相一致。

总体来讲,纳布啡复合丙泊酚麻醉可作为行无痛胃肠镜的老年患者临床麻醉的优选方案,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更加平稳,麻醉效果更好。

参考文献:

[1]杨静,张诗. 纳布啡复合丙泊酚用于老年患者无痛胃肠镜诊疗术[J]. 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2021,40(04):296-299.

[2]卢月霞,蔡亲峰. 纳布啡复合丙泊酚麻醉在老年患者无痛胃镜检查中的应用及对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J]. 中国内镜杂志,2021,27(07):20-25.

[3]鲍龙海. 纳布啡联合丙泊酚静脉全身麻醉在老年患者无痛胃肠镜检查中的效果探讨[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21,15(23):19-22.

[4]路凯,陈方. 纳布啡复合丙泊酚对接受无痛胃镜联合结肠镜检查术老年患者麻醉效果及神经认知功能的影响[J].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1,6(24):39-41.

[5]赵晨璐,彭辉. 纳布啡复合丙泊酚在无痛胃肠镜检查中的应用效果[J]. 实用医药杂志,2019,36(06):512-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