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凌草的植物资源与抗癌活性成分的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09
/ 2

冬凌草的植物资源与抗癌活性成分的研究

赵志海1,王泽平2,邱洞仙3,杨秀梅4,付正良1

涉县中医院,邯郸涉县,056400    2.行唐县人民医院,石家庄行唐,050600

3.石家庄市中医院,河北石家庄,050000    4.涉县医院,邯郸涉县,056400

摘要:冬凌草为唇形科香茶菜属植物,又名冰凌草、山香草、六月凌等,主产于河南省,是当地药农创收的主要药用植物,在河北、陕西、甘肃等省亦有分布。冬凌草因其抗菌消炎、抗癌等实用功效,已成为著名的民间药物,并且在临床中也得到了一定应用,例如抗乳腺癌、抗白血病、抗黑色素瘤等。冬凌草一般于夏、秋二季茎叶旺盛时采割,晒干,这时其有效成分含量更高。

关键词:冬凌草;植物资源;抗癌活性

  冬凌草入药部位为其地上部分,味苦、甘、微寒;归肺、胃、肝经,常被用来清热解毒,活血止痛。主要活性成分冬凌草甲素和冬凌草乙素具有抗肿瘤,即抗癌的功效,而其抗菌作用主要与迷迭香酸这一活性成分有关。本文就冬凌草的植物资源与抗癌活性成分研究综述。

一、冬凌草资源种类与分布

在我国第二、三阶梯冬凌草有较多分布,常见于阳坡,属于长日照植物,并不需要在特定的环境下才能生长,灌木丛、树下乃至路边均有可能发现便足以证明这一点。不仅如此,冬凌草还有非常发达的根系,也因如此成为了治理水土流失的植物。我国共有90个种、21个变种香茶菜属植物,占据全世界总数的74%,可谓是资源非常丰富,但由于近几年来一些不科学的商业与经济开发导致野生资源数量不断减少[1]

有学者认为,根据贝壳杉烷类二萜化合物种类与含量的差别,可以把传统上认为是不同产地的冬凌草分为四个品种:(1)太行山脉冬凌草。因这一带生长的冬凌草皆主要含7,20-环氧对映–贝壳杉烷类二萜衍生物,所以将其判断为同一种类植物。(2)河南卢氏、贵州施秉冬凌草。因这两个地方生长的冬凌草皆主要含6,7-断裂–对映–贝壳杉烷类二萜化合物及卢氏冬凌草素,所以将其判断为同一种类植物。(3)河南栾川、鲁山冬凌草。(4)信阳冬凌草。因该地生长的冬凌草主要含C-20 位未氧化的对映-贝壳杉烷类二萜化合物,所以将其归为统一种类。其中,只有河南济源地区的冬凌草含有冬凌草甲素和冬凌草乙素,即具备抗癌功效[2]

二、冬凌草的抗癌活性成分

(一)冬凌草甲素

冬凌草抗癌功效主要来自冬凌草甲素,这是一种对映-贝壳杉烷型二萜化合物。左海军等人认为,冬凌草甲素抗癌活性机制是通过以下三种作用所体现的:(1)抑制肿瘤细胞的增值。(2)促进肿瘤细胞的凋亡。(3)提高抗肿瘤药物功效。其中,抑制肿瘤细胞的增值又可以细分为遏制细胞周期进程、遏制肿瘤细胞端粒酶活性、遏制细胞膜上钠钾泵活性三种方式,其重要作用不言而喻[3]。雷萌认为,冬凌草甲素还具备以改变蛋白水平为手段发挥抗癌功效的作用。举例说明,E-钙黏蛋白水平的降低会为细胞的迁移和扩散创造条件,这是肿瘤细胞的基本特征,而冬凌草甲素能够提高这一蛋白水平,所以也就可以起到抗癌的功效[4]。同时,冬凌草甲素还能降低波形蛋白的水平,而这种细胞结构蛋白可以与肝癌致病因子产生直接的、相互的作用,从而促进细胞的迁移,抑制细胞的凋亡,发挥抗癌功效。闫俊科发现,冬凌草甲素在抗癌方面也能够起到一定的作用,这主要是因其能够抑制胃癌SGC-7901细胞的增值而实现的[5]。谢涛等人在试验中,将不同浓度的冬凌草甲素分别处理膀胱癌MB49细胞株,发现其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并且使用浓度高的冬凌草甲素还出现了细胞凋亡的现象,由此得出冬凌草甲素具备康膀胱癌功效[6]。除此以外,冬凌草甲素还具备抗炎抑菌的作用。我国最早发现冬凌草是在河南济源这一地区,当地百姓当出现牙痛、咽喉痛等症状时,就会将冬凌草泡水服用,效果比较明显,这主要是因为冬凌草甲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均有一定的抗菌活性[7]

(二)冬凌草乙素

    冬凌草乙素同样具备抗癌功效,它能够显著抑制人骨髓系K562和HL60细胞,并且当加大剂量和时间后,还能够诱导细胞的凋亡。有学者发现,冬凌草乙素可以抑制QGY一7701和HepG一2肝细胞的增值,并同样能够以时间和剂量两种方式诱导细胞凋亡,这一作用机制是Survivin和Bcl-2表达下调、Bax表达上调。

(三)冬凌草迷迭香酸

    冬凌草具备抗菌消炎的作用主要是因为其含有的迷迭香酸。据调查,迷迭香酸含量随着冬凌草的生长呈现一定的变化规律:在6月,冬凌草植株枝繁叶茂,此时期其含有的迷迭香酸含量较高;在7月下旬到8月下旬,冬凌草逐渐开花,此时期含有的迷迭香酸量较低;在8月底到10月底,冬凌草结果,此时期迷迭香酸量呈上升状态,也比较高。不过由于冬凌草茎叶是主要用药部分,所以建议最好是在6月其枝繁叶茂时进行初采摘。

三、结语

总而言之,冬凌草因其显著地抗菌消炎、抗癌作用在市场上的需求逐渐增大,并且作为一种小灌木植物它对环境要求不高,产量自然也就比较理想,再加上其独特的生态价值,得到了更广泛的关注。不过需要注意,野生冬凌草资源正呈逐年减少的状态,应该对其加以保护,在正确的时间采摘,并进一步研究其在临床上的应用。

参考文献:

[1]孙汉董. 冬凌草的植物资源、化学和抗癌活性成分的研究[A]. 中国植物学会.中国植物学会七十周年年会论文摘要汇编(1933—2003)[C].中国植物学会:,2003:2.

[2]欧阳思露,杨柱,龙奉玺,罗莉,吴群,杨静,唐东昕.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冬凌草抗癌的活性成分及作用机制[J]. 中华中医药学刊,2021,39(04):192-195+304-305.

[3]左海军,李丹,吴斌,高慧媛,吴立军,池岛乔. 冬凌草的化学成分及其抗肿瘤活性[J].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2005(04):258-262.

[4]雷萌. 冬凌草活性成分的提取及其相关研究[D].郑州大学,2004.

[5]闫俊科. 冬凌草活性二萜14-氨基酸酯衍生物的抗肿瘤作用研究及代谢组学分析[D].郑州大学,2020.

[6]谢涛,杨正强,徐文武,郑大勇,于德红,李伟,巩合义.冬凌草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J].中草药,2022,53(01):317-325.

[7]李志明,龙凤,黄勇,孙少康,刘晓燕,赵玉.冬凌草甲素通过CDC42/MAP3K10通路抑制人乳腺癌 MDA-MB-231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研究[J].中药药理与临床,2021,37(06):37-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