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碱化工生产中火灾爆炸事故的预防措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09
/ 2

氯碱化工生产中火灾爆炸事故的预防措施

雷李闯 ,李成杰

新疆圣雄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氯碱厂

新疆吐鲁番托克逊县

838100

摘要:在氯碱生产的过程中,很容易产生火灾爆炸现象,除了自身容易形成爆炸性混合物以外,还有很多因素会导致安全事故,造成人身安全与财产损失。为了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必须针对性地做好防火、防爆炸等措施,这样才能保证企业安全、稳定的生产,从而为我国提供更多优质的化学原料。本文首先分析氯碱的反应原理,其次探讨相关危险因素,最后就预防措施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氯碱工业;火灾爆炸;预防措施

引言

随着时代的进步,我国化学工业生产规模越来越大,不但提供了优质的化学原料,还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有效促进了社会的发展。就化学性能而言,氯碱由于自身的活跃性能,在可以大量生成氯气和氢气等重要基础资源的同时,也有较大概率产生三氯化氮这种危险物质。而且当氢气的比例在一定数值间遇到明火,就会引发爆炸,进而引起火灾。因此,氯碱化工生产中的安全防护成为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1氯碱的反应原理

1.1隔膜法

这种方法一般是通过电解生产烧碱,所以在技术上有些落后,并且在隔膜吸附不好的情况下,可能会形成易爆氯混合气,还有一些个别原因引起的氢气渗入阳极区,都会出现这个问题,从而导致外界供电波动,或者氯气压力突然增高,超标的氯气会危害职工的身体健康,严重的情况下还会造成中毒等问题。另生产过程中会使用高压直流电流电解,造成室内温度过高,冬季的室内可能都要达到40多度,职工在这种环境下进行工作,也会大大影响生产效率。

1.2离子膜法

离子膜法是目前为止工艺较为先进的电解方法之一,已经被很多的化工企业使用。离子膜能够通过阳离子交换膜的作用,将阳极室和阴极室进行分离,阴极室被隔离在离子膜之外,预防化学反应。它的先进之处就是在很多部位设置了专业的报警设备,一旦出现氯气渗漏能够及时的发出刺耳的声音,提醒工作人员进行紧急处理。另外,这种方法能够有效的减少废气数量,因此在正常情况下不会污染环境。但是,离子膜法也会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所以不能排除它的危险性,工作人员在进而使用时还是要做好防护措施,不可大意马虎,尤其是离子膜法容易受电波影响,一旦停止供电,就很容易造成储气罐爆炸。工作人员应该时刻注意场内下风向,当其半径在0.5km时,就要保持高度警惕。

2危险因素

2.1物质

氯碱工业中从原材料到成品与杂质都有一定的危险性。这些物质的性状各有特点,危险的特点也略有不同。其中电解后产生的氯气呈黄绿色,有强烈的臭味,具有较大的刺激性,有剧毒。液氮则是低温和助燃,如果在工作中无意接触到,工作人员会被冻伤。氢气虽然无毒,但是无色无味,扩散力极强,可以在不知不觉间在高中中凝聚,使工作人员窒息而亡。氯碱工业的成品氯气和氢气如果混合,氢气只要含量在4%-96%之间就具有爆炸风险,一旦遇到明火就会爆炸。最后,作为常见的杂质,三氯化氮只要体积达到5%,就会引发爆炸。

2.2毒性

氯气为剧毒物质,分子式为Cl2,气体的颜色为黄绿色,液体的颜色为黄色或微橙色,有极强的刺激性,当人吸入一定量氯气后,眼睛和呼吸系统的黏膜被氯气迅速附着,可能导致人体肺部、气管出现水肿、充血和坏死。人吸入氯气的浓度达2.5mg/m3时,就会死亡。此外,氯气对皮肤也有强刺激性,可以造成氯唑疮。

2.3杂质

这里的杂质主要指的是三氯化氮。运输盐的车辆往往会有其他物质的残留,如化肥,会有少量的钠分子,这些分子会附着在盐上,并进人电解槽,与其中的阳极氯气混合,产生化学反应,这时三氯化氮就产生了。三氯化氮会通过管道系统运送到其他生产环节中,一旦体积达到??,就会引发爆炸。油脂、阳光和镁光也是三氯化氮发生爆炸的因素。

3预防措施

3.1规范操作

氯碱化工生产是一整套复杂而科学的化工生产体系。发展到今天,已经在工艺上和管理上趋于成熟。每一处的生产细节都要确保规范操作才会达成理想效果。由于氯碱工业自身存在的危险性,针对性规避风险是十分必要的。规范操作,保证工艺指标的精确,有利于对过程和结果的核心数据精准把控。一旦数据发生异常波动,要及时做出应对判断,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如果事态扩大过快,已经超出了可控范围,则要及时关停相关设备,并积极疏散工作区域内的人群,确保相关从业人员的生命安全。将损失控制在最小范围内。

3.2控制空气中的氯气浓度

为了满足防火要求,必须定期对成产车间检测,查看空气中的氯气浓度,一般数值应该低于0.4%,另外要保证室内有良好的通风,并且安装可燃性气体的检测仪器,及时对各种危险气体进行检查,避免出现安全事故。大多数情况下氯气液化操作必须进行适当调整,要根据氯气中含氧量进行增加或减少,这样可以有效防止发生安全事故。在不凝氯气中的含氧量超过4%时,可以适当地加入一些干燥空气来进行稀释,这样就能有效降低氢含量。在进行液氯装罐时,应该对气瓶进行严格的检查,保证瓶内不得存在有机物、铁锈、金属粉末等;其次要留有一定的余压,且留出一定空间不能装满。管道必须伸出屋顶,并且安装消防装置、阻火器等等。有爆炸危险的生产环节,要加强通风排气,利用自然通风的方法,来减少可燃气体的聚集,从而降低安全事故。还可以采用强制通风,将泄露的气体排放,也能及时阻止气体聚集,避免火灾、爆炸发生。

3.3建筑防爆电气设备选择

车间内应采用防爆型电气设备,并有良好的防静电设施,防止静电积聚。防爆电气设备的选择应根据爆炸性混合气体出现的频率,合理划分爆炸危险区域。对于连续出现或长期出现有爆炸危险的氯气和空气混合物的区域划分为0区,对于正常运行时可能出现有爆炸危险的氯气和空气混合物的区域划分为1区,对于正常运行时不太可能出现有爆炸危险的氯气和空气混合物的区域或者即使出现也仅是短时存在的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环境,划分为2区。各爆炸危险区域应选用符合爆炸危险特性的防爆电气设备。

3.4优化人员培训及管理

企业要加强对员工的教育和培训,使其能够正确认识到安全生产的重要性。一旦员工认识到了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就会使其问题的处理能力和危险排除能力大幅提升,还会提高员工的个人能力。在进行员工培训的过程中,要使其明确工作中的常见危险的解决办法,并提升其警戒心,一旦发现危险则立即用合理的方式停机撤离并上报上一级管理人员,同时在巡逻或是工作的过程中尽量以组为单位行动,一旦出现问题,若是能够简单处理的则让一人处理,另一人立即向上级汇报。要让人员明确氯碱工业一旦出现严重爆炸、火灾的情况在5公里之内都会受到严重的冲击波和污染危害,应当让每位员工都了解到危害的严重性并提升其责任心,从而提生氯碱化工企业安全管理质量,并对氯碱化工企业经济效益的发展带来更好的保证。

结语

总之,氯碱工业作为国民生产的基础性支柱产业,虽然在生产环节中存在较大的危险性,但是其存在是不可替代的。因此对于生产过程中可能发生的火灾事故只能尽力预防。通过研究其生产原理和危险因素进行针对性的预防还是卓有成效的。不但要规范操作、加强监管和合理规划,还要有充分的应急机制。从源头到事后都有足够的应对措施。从而全方位的保障生产安全。

参考文献

[1]宋孝泉.氯碱化工生产过程火灾爆炸事故预防措施探讨[J].化工管理,2019(20).

[3]宋孝泉.氯碱化工生产过程火灾爆炸事故预防措施探讨[J].化工管理,2019(20):82-83.

[3]王志成,刘琦,王冰.氯碱企业生产过程中重大危险源分析[J].氯碱工业,2005(04):1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