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声发射与自动听性脑干反应联合应用对新生儿听力筛查的临床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07
/ 2

耳声发射与自动听性脑干反应联合应用对新生儿听力筛查的临床效果

唐丹丹

柳州市妇幼保健院(广西科技大学附属妇产医院、儿童医院),广西柳州  545000

【摘要】目的探讨在新生儿听力筛查中联合应用耳声发射与自动听性脑干反应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7月-2022年3月于我院进行听力筛查的新生儿190例进行研究,依据新生儿就诊顺序采用单双号法将190例新生儿平均纳入至单一组和联合组。单一组新生儿(95例,190耳)采用耳声发射听力筛查法,联合组新生儿(95例,190耳)采用耳声发射与自动听性脑干反应联合筛查法,对比筛查结果。结果联合组新生儿筛查通过例数和耳数少于单一组,P<0.05;联合组新生儿筛查确诊率高于单一组,P<0.05。结论针对新生儿开展听力筛查过程中,联合应用耳声发射与自动听性脑干反应两种方法,可以提高听力筛查准确率,值得临床普及。

【关键词】耳声发射;自动听性脑干反应;新生儿;听力筛查

新生儿发育过程中,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就是听力障碍[1]。有调查表明,在我国所有残疾人总数当中,听力残疾人数占比1/4,其中听力功能先天缺陷占据20%。针对新生儿而言,其心理以及语言功能发育都会收到听力障碍的严重影响,针对这一现象,有必要积极开展新生儿听力筛查[2-3]。而近年来临床研究中显示,联合应用耳声发射与自动听性脑干反应两种听力筛查方法,可以提供新生儿听力筛查准确性,有助于患有听力障碍的新生儿及时接受治疗,保障新生儿身心健康发育。因此,本次研究对190例2021年7月-2022年3月期间于我院接受听力筛查的新生儿进行研究,分析耳声发射与自动听性脑干反应联合应用的效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21年7月-2022年3月于我院进行听力筛查的新生儿190例进行研究,依据新生儿就诊顺序采用单双号法将190例新生儿平均纳入至单一组和联合组。单一组男女比例为55:40,体重5-9kg,平均(7.12±0.11)kg,出生时间为3-6d,平均(4.51±0.21)d。联合组男女比例为56:39,体重5-8kg,平均(7.21±0.14)kg,出生时间为3-6d,平均(4.17±0.13)d。对比两组新生儿基线资料,显示P>0.05,统计学差异不明显,可对比。

纳入标准:(1)出生天数不到10天的新生儿;(2)家长同意且知情本次研究。

排除标准:(1)合并肝肾功能障碍的新生儿;(2)具有先天畸形的新生儿;(3)胎儿窘迫新生儿。

筛查通过判定标准:(1)新生儿有≥5dB的总能量反应;(2)新生儿有≥3dB的分析频率信噪比3个;(3)有≥50%的信号发生率。

1.2方法

将耳声发射方法应用于单一组新生儿听力筛查中,对进入自然睡眠的新生儿进行双耳OAE检查,所发射音频能量来自耳蜗外毛细胞,进行中耳传导至外耳道,音频能量最终在外耳道被记录,初筛中当任一耳没有通过时需进行第二次筛查。

将耳声发射联合自动听性脑干反应方法应用于联合组新生儿听力筛查中,耳声发射所采用仪器及步骤同单一组新生儿听力筛查方法,同时采用自动听性脑干反应方法进行双耳AABR检查,白色电极、黑色电极、红色电极分别置于新生儿前额、颧骨和颈后部,初筛中当任一耳没有通过时需进行第二次筛查。完成筛查以后,应将听性稳定反应、体听性脑干反应和声导抗测试应用于未通过筛查的患儿,对患儿最终听力情况作出诊断。

1.3观察指标

(1)统计两组新生儿筛查耳数,记录初次筛查通过例数、耳数。

(2)统计两组新生儿复查耳数,记录、对比听力障碍耳数和确诊率。

1.4数据处理

利用统计学软件SPSS22.0对本次研究数据做处理,以t检验计量资料,用平均值±标准差表示;以x²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当统计学显示存在明显差异时,P<0.05。

2结果

2.1组间初次筛查结果对比

对比初次筛查中组间通过例数和耳数,联合组低于单一组,P<0.05,存在明显统计学差异,见表1:

表1.单一组、联合组初次筛查结果对比[n(%)]

组别

例数

耳数

通过例数(n%)

通过耳数(耳%)

联合组

95

190

83(87.37%)

166(87.37%)

单一组

95

190

90(94.74%)

185(97.37%)

x²值

9.9276

13.4768

P值

0.0474

0.0002

2.2组间复诊结果情况对比

对比复诊结果,联合组听力障碍耳数确诊率高于单一组,P<0.05,存在明显统计学差异,见表2:

表2.单一组、联合组初次筛查结果对比[n(%)]

组别

听力正常耳数(n%)

听力障碍耳数(n%)

确诊率(n%)

联合组(24耳)

5(20.83%)

19(79.17)

79.17

单一组(5耳)

4(80.00)

1(20.00%)

20.00

x²值

6.7680

846.1548

P值

0.0092

0.0000

3讨论

当新生儿出现听力障碍,在其发育过程中会严重影响其语言功能,与此同时还会严重威胁新生儿的心理健康。而当新生儿先天性听力损伤时,如果没有及时发现并进行干预,会影响新生儿身心健康,严重者甚至会影响整个家庭的幸福。

因此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临床工作者还家属开始注重新生儿听力筛查[4-5]。而以往临床开展新生儿听力筛查工作时,通常采用耳声发射法,利用相关仪器检查声波,最终达到听力筛查的目的。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影响新生儿听力功能的因素较多,如当新生儿出现羊水等物质残留或耳中有积液时,都会对筛查结果的准确性造成影响。由此可见,单一的听力筛查方法无法准确的判断新生儿的听力功能,因此尽管这一方法具有一定可行性,但是在此基础上应用自动听性脑干反应法,还可以同时有效检查新生儿的神经功能状态,因此可以形成更高的准确率。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联合组初次筛查通过例数和耳数低于单一组,P<0.05;且复诊中,联合组听力障碍耳数确诊率高于单一组,P<0.05,统计学差异显著。说明联合应用耳声发射与自动听性脑干反应法可以更加准确的筛查出患有听力障碍的患儿,提高筛查准确率。由此可见,在对OAE和AABR进行联合应用的过程中,既可以发挥OAE灵敏性强、操作简单以及筛查速度快的优势,还能够将AABR价值发挥出来,充分反映听神经、耳蜗至脑干听觉通路的功能,及时对耳蜗病变进行判断。

综上所述,将耳声发射与自动听性脑干反应法联合应用于新生儿听力筛查中,可以在提高筛查准确率的基础上,对新生儿听力状况作出更加准确的判断,值得临床借鉴。

【参考文献】

[1] 钟文英,关翠柳,林晓婷. 耳声发射与自动听性脑干反应联合应用对新生儿听力筛查的临床价值[J]. 中外医学研究,2020,18(17):48-50.

[2] 郑锦,胡书君,王俊洲,等. 河南洛阳地区新生儿听力与耳聋基因同步筛查临床推广工作现状分析[J]. 中华耳科学杂志,2020,18(1):117-125.

[3] 孙毅,刘雅琳,刘晓莉,等. 山东省9147例新生儿耳聋基因和听力联合筛查结果分析[J].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2020,28(5):510-514.

[4] 苏炳森,苏小杰,成立松,等. 新生儿听力筛查联合PCR-导流杂交技术在遗传性非综合征型耳聋患儿筛查中的应用[J]. 检验医学与临床,2020,17(24):3622-3624.

[5] 张燕梅,费沛沛,杨蕊,等. DPOAE序贯AABR筛查模式在新生儿听力初筛中的应用[J].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2020,28(2):142-145.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