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化护理方案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延续性护理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04
/ 2

个性化护理方案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延续性护理研究

李丹,胡仁红,董航宇,张亚超,罗妍馨,通讯作者:王斯婕

联勤保障部队第920医院心血管内科

[摘要]目的:通过探讨个性化护理方案应用于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在入院,治疗及出院后的延续性护理的研究及效果观察。方法:选取2021年6月~2021年12月由我科室出院的100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延续护理,实验组接受个性化护理方案下的延续性护理,对俩组干预后的各相关指标进行观察比较。结果:实验组患者干预后心脏康复健康行为依从性和护理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心血管时间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采用个性化护理方案的延续护理对急性心梗患者实施健康管理,有利于该类患者心脏康复健康行为依从性的提高及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的降低,可提高患者满意度,且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值得临床运用。

关键词:个性化护理  方案 急性心肌梗死  延续性护理 研究

急性心机梗死主要是指机体冠状动脉发生急性缺血缺氧的情况进而引起的一种心肌坏死,如果不及时进行救治,会引起心力衰歇,休克等严重并发症,危及患者生命安全[1]。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患病率及病死率比较高,不仅危及生命安全性,同时也带给家庭一定的负担[2]。因此,积极有效的治疗十分关键。

传统的护理主要是以疾病为主,缺少针对性,效果不佳,为进一步探讨对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在延续性护理中实施个性化护理干预的有效性,本文将我科2021年6月~2021年12月接诊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00例进行研究,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一般资料

选取 2021 年 6 ~ 12月在我院接受100例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其中男 50 例, 女 50 例; 平均年龄 (53.56±4. 78) 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 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1)符合关于《急性心肌梗死诊断及治疗指南》[ 3 ]中的相关标准;(2)纳入的患者均为首次发病;(3)患者及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且为自愿参加本研究。排除标准:(1)无意识,沟通障碍的患者;(2)伴有精神疾病的患者;(3)不首次发病的患者。

1.2 方法

1.2.1 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出院指导模式及随访模式进行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患者住院期间对其进行关于急性心肌梗死相关医疗知识的宣讲[ 4 ] ,树立起患者对于疾病的正确认识,并通过转移患者注意力、引导患者进行身体锻炼和谈心等方式来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绪,同时严密观测患者在住院期间的各项身体指标。

1.2.2 实验组延续性护理内容的拓展

①健康行为对心脏康复的效果宣教: 以 PPT课件演示血管一步步走向狭窄及闭塞的急性心肌梗死过程, 使其明白置入表支架或者药物治疗可解决闭塞血管再通问题, 但并不能改变致病真因的生物学过程[5], 术后多方面的健康行为才是防治危险因素、 获得心脏康复的关键所在。②心脏康复健康行为类型及方式指导: 以心脏康复健康行为主题处方形式进行指导, 发放精心设计的主题处方, 每张处方含一个健康行为项目, 包括长期安全用药、 危险因素 ( 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等) 控制、戒烟、科学有效运动、合理搭配 营养饮食、 积极心理调适、 形成规律起居睡眠模式, 心血管事件先兆观察、初步自救与求助 8 个主题, 各主题处方内容力求详细、全面、数字量化。

1.2.3 个性化护理方案,利用建立微信、QQ等自媒体群及健康小程序等方式,及时对急性心梗患者进行自身健康管理宣教,方案内容如下表:

急性心梗患者健康管理宣教

序号

计划

内容

1

服药管理

按时服药要求做到遵医嘱服药,按时、按剂量服药,并长期坚持,避免频繁换药或停药[6]。

2

可用食物

粮食类、豆类及其制品、蔬菜、水果、酸牛奶、脱脂牛奶、鸡蛋清、鱼、去皮鸡肉、小牛肉、野禽及猪瘦肉。鲜蘑菇、香菇、大豆蛋白、豆浆、豆制品、赤豆、绿豆、豌豆、毛豆、菜豆、鲳鱼、黄花鱼、大蒜、大葱、韭菜、海带、芹菜、茄子、黑木耳、核桃仁、芝麻等均有降脂作用。

3

护理

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护理以促进病情稳定,减轻心肌梗死疼痛症状为主,鼓励患者制定活动计划,并按照计划进行活动,以便取得更好的恢复效果,还需安抚患者,保持情绪稳定,积极配合治疗与护理,避免发生心律失常、休克、心衰或发生后能及时发现和处理。

4

病情监测

复诊时常规需要进行心电图检查、超声心动图,血生化,心肌酶学等检查,必要时可能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出院后第1、第3、第6个月进行复查,之后每年进行常规检查。

1.2.4 实施

口头宣教及单纯电话随访的延续护理方式拓展为多元化教育方式[7]。引入 QQ 群、 微信群等远程教育管理工具, 上传健康行为主题处方, 接受患者及重要关系人群在线咨询, 在患者发生心血管先兆时给予自救指导等; 使用手机短信对患者行各类健康行为的温馨提示, 如出院后第 2 天、 第 7 天、 每月第 1 天, 短信提示坚持各项健康行为, 预定例行检查前 1 d 发送检查提示短信; 出院后 与社区服务站合作, 放置专项教育展板、深入社会开展心血管专家讲座、进入患者家庭进行医院社区联合上门随访等, 扩大教育对象覆盖面及教育深度; 向患者重要关系人群免费发放专题教育海报及健康指南手册, 邀请关系人群参加心脏健康行为沙龙活动等。

1.2.5 检查

科室随访负责人组织出院随访质量管理小组对出院随访的各个环节进行检查督导。随访同时对患者满意度,控制效果进行评价。

1.2.6 处理

对总结检查的结果进行处理,在提高出院患者随访成功率的个性化护理方案实施过程中,科室随访质控小组优化了随访流程,完善相关评分标准,通过数据汇总,分析出效果。

1.3 统计学方法

使用的统计学软件为SPSS21.0,以n (%)所表示的计数资料釆用X²检验,当结果显示P < 0. 05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比较

研究组心血管事件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比较(例)

组别

例数

心绞痛

心力衰竭

心功能不全

总发生率 /%

研究组

50

8

0

0

1(3.70)

对照组

50

12

4

9

6(25.93)

5.283

p

0.022

表2 两组患者满意度比较(例)

组别

例数

满意

一般

不满意

总满意度 /%

研究组

50

30

18

2

30(92.59)

对照组

50

30

12

8

20(70.37)

4.418

p

0.036

注:总满意度=(满意+一般)例数 / 总例数X100%。

3 讨论

心肌梗死是一类来势凶险、高致死率的心血管急危重症, [ 8 ]该病种在我国的发病率日趋年轻化, 近年来中青年急性心梗患者数量显著上升。PCI手术完成的是对发生病变血管的再通, 但对患者因不良生活行为所加诸的各类疾病风险因素并无改善与控制效应。延续护理是对急性心梗 患者出院后在方式上以电话随访为主。

本研究表明, 实验组干预后心脏康复健康行为 依从性评分和护理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 心 血管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取得了显著优于 对照组的延续健康管理效果。 本研究所采用的个性化护理在干预内容、 时限、 对象及方式上均针对中青年急性心梗 PCI 治疗术后以及药物保守治疗后长期心脏康复特点和需求, 内容上的拓展, 使实验 组患者认知到健康生活行为方式是与用药、 复查等 处于等同位置的疾病控制因素, 促成其学习与实践 健康生活模式的意识与行为; 时限上的拓展使专业 化延续护理对患者术后的心梗再发高危期形成全程 覆盖, 避免专业化护理撤离后的不健康行为回归; 对象上的拓展, 完成了对能够影响患者健康生活模 式知信行水平的重要社会关系人群的健康理念植入与健康知识传播, 有利于为患者构建起良好的健康 行为依从性屏障〔8〕 ; 方式上的拓展, 使心血管健康 知识信息的传播渠道更为广泛与通畅, 全面发挥远 程管理与面对面管理的协同化管理效应, 兼顾定期 管理需求与灵活动态实时管理需求, 适应患者及其 重要社会关系人群健康信息获取特点。

综上所述, 个性化方案的延续护理干预在急性心梗患者的长期健康管理中, 具备着诸多常规延续护理模式无法达到的优势, 可显著提高实 验组中青年急性心梗患者心脏康复健康行为依从性, 并使该组患者从良好的健康行为中真正获益, 降低其心血管事件发生的风险, 提高延续护理满意度,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Wang Z, Chen Z, Zhang L, et al. Status of hypertension in China: results

from the China Hypertension Survey, 2012- 2015[J]. Circulation, 2018,[2] 杨芳芳, 郭航远, 邢杨波 . 中青年人急性心肌梗死临床 特点及直接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特征分析 〔 J〕. 中 国全科医学, 2012, 15 (5): 555-557. [ 3 ] 孟希, 陈凤平, 林芳, 等 . 不同文化程度中青年男性急 性心肌梗死患者疾病相关知识的认知水平调查 〔 J〕. 解 放军护理杂志, 2014, 31 (10): 68-70. [ 4 ] 冷梅芳, 靳文, 熊海燕, 等 . 中青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 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早期功能锻炼的效果观察 〔 J〕. 护理学报, 2016, 23 (4): 58-61

[5]徐敏蔷,何文祥.PDCA系统在呼吸内科整体护理病房带教中的应用川北医学 院学报,2003,18(1):127.128

[6].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7,19.[4]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8 年修订版

[7].陶霞,冯泽会,张雪林,等.柏拉图分析法结合 PDCA 循环在提高出院随访成功率中的应用[J].湖北医学院学院,2019,38(1):85-88.

[ 8 ] 张承英, 杨蕾, 朱华, 等 . 综合护理干预在中青年心肌 梗死急性期伴情绪障碍患者中的应用 〔 J〕. 齐鲁护理杂 志, 2016, 22 (1): 7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