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剂量参芎化瘀胶囊对弥漫性颅脑损伤大鼠学习记忆功能的影响研究

/ 2

不同剂量参芎化瘀胶囊对弥漫性颅脑损伤大鼠学习记忆功能的影响研究

   ,安朝旺1,邵雅丽2,张海明1王峥1黄海玲1杨峰1付爱军1王丽焕3

  1. 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河北唐山,063099  唐山工人医院,河北唐山,063000  玉田县中医医院,河北唐山,064199

[摘要]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参芎化瘀胶囊对弥漫性颅脑损伤大鼠学习记忆功能的影响。 方法 采用60只SD大鼠作为研究对象,将之随机分组为假手术组15例,模型组15例,小剂量组15例,大剂量组15例。假手术组不予造模,模型组不予治疗,小剂量组给予参芎化瘀胶囊30mg/100g,大剂量组给予参芎化瘀胶囊48mg/100g。采用水迷宫实验比较两组大鼠学习记忆功能。结果 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大剂量组、小剂量组第7天和第10天逃避潜伏期均显著延长(P<0.05),与模型组比较,大剂量组和小剂量组第7天和第10天逃避潜伏期均显著缩短(P<0.05),与小剂量组相比,大剂量组第7天和第10天逃避潜伏期均显著缩短(P<0.05)。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和大剂量组第7天和第10天在平台象限停留时间显著延长(P<0.05),但大剂量组和小剂量组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参芎化瘀胶囊48mg/100g剂量治疗弥漫性颅脑损伤大鼠对学习记忆功能更加有效。

[关键词]弥漫性颅脑损伤;参芎化瘀胶囊;学习记忆功能

据统计,在美国,每年因颅脑损伤约花费300亿美元。颅脑损伤成为美国人群死亡的第三大死因,是西方工业国家青少年死亡的首要死因[1]。弥漫性脑损伤(DBI)是颅脑损伤中一种常见的、后果严重的损伤类型,大约占总脑损伤的不到一半,后果严重。

1 材料与方法

1.1实验动物

采用60只成年SD大鼠作为研究对象,购自北京维通利华实验动物技术有限公司,合格证号:SCXK(京)2010-0013。大鼠体重为250-300g,维持室内温度20~23℃。将大鼠随机分组为假手术组15例,模型组15例,小剂量组15例,大剂量组15例。

1.2 模型制备

假手术组不予造模,其余三组大鼠采用改良marmarou方法制作弥漫性颅脑损伤大鼠模型。

造模方法:将大鼠用2%戊巴比妥钠(45mg/kg)腹腔注射麻醉后,俯卧固定于海绵垫上,暴露颅顶骨,将铁头盔套于头顶,头盔中央圆形标记对准导管口,置于导管下方,铁棒置于底端离头盔1m高处,沿导管自由下落,打击在大鼠头部的头盔上。

1.3给药方法

小剂量组给予参芎化瘀胶囊30mg/100g,大剂量组给予参芎化瘀胶囊48mg/100g。给药时间为每天上午9:00-11:00灌胃,每日1次,连续给药7d,保证给药体积一致,缺少的部分以生理盐水补齐。假手术组和模型组相同时间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

1.4观察项目及方法

第7d给药后6h、第10天,大鼠行Moriss水迷宫实验,包括隐藏平台获得实验和空间探索实验,判断各组大鼠的学习记忆功能的差异。

1.5统计学处理

用SPSS 13.0版统计软件包进行分析,所有数据采用均数±标准差(x±s)的形式表示,实施方差分析,LSD-t检验两组间比较,以双侧p<0.05为检验标准。

2结果

水迷宫实验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大剂量组、小剂量组第7天和第10天逃避潜伏期均显著延长(P<0.05),与模型组比较,大剂量组和小剂量组第7天和第10天逃避潜伏期均显著缩短(P<0.05),与小剂量组相比,大剂量组第7天和第10天逃避潜伏期均显著缩短(P<0.05)。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和大剂量组第7天和第10天在平台象限停留时间显著延长(P<0.05),但大剂量组和小剂量组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水迷宫实验结果(x±s,s)

时间

假手术组(15只)

模型组(15只)

大剂量组(15只)

小剂量组(15只)

第7天

28.54±4.47*

52.63±4.82

35.51±4.34*#

45.36±6.51*

第10天

20.35±4.53*

43.25±3.24

23.45±3.66*#

36.23±6.57*

在平台象限停留时间

14.76±4.31*

20.33±4.25

15.36±3.27*

17.42±3.52

注:*与模型组比较P<0.05,#与小剂量组比较P<0.05

3讨论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国民经济和交通运输业的迅猛发展,我国因车祸、坠落、袭击等引起颅脑损伤的发生率、致残率和病死率也在不断增加[2]。流行病学调查资料显示,当今我国创伤性颅脑损伤的发病率己超过100/10万人口,其中重型颅脑损伤(Severe traumatic brain injury,sTBI)占15%-20%,而sTBI病人的致残率为100%,总死亡率保持在30%-50%[3]。重型颅脑损伤在临床中变化迅速,常合并有肺部感染、消化道出血等多种脏器严重并发症,导致临床治疗困难,给社会和患者家庭造成沉重的经济负担[4]。

为了探究DBI患者的治疗方法和适宜剂量我们设计了本研究,研究结果显示应用参芎化瘀胶囊的大鼠水迷宫隐藏平台获得实验和空间探索实验结果均显著优于模型组,说明参芎化瘀胶囊治疗DBI有效,可以提高大鼠的学习记忆功能。与小剂量组相比,大剂量组水迷宫隐藏平台获得实验中大鼠逃避潜伏期均显著缩短,说明大剂量组治疗更加有效。该研究结果可以指导临床用药,为DBI患者的治疗提供更加有效的参考。

综上所述,在弥漫性颅脑损伤大鼠的治疗中,48mg/100g参芎化瘀胶囊较30mg/100g对学习记忆功能更加有效。

参考文献

[1]马小鹏,张华楸.内皮祖细胞分泌的外泌体在颅脑损伤中作用的研究进展[J].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2021,26(09):724-726.

[2]阮霄睿,成佩霞,胡国清.2000-2019年我国颅脑创伤的发病率与患病率趋势分析[J].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21,37(12):1223-1229.

[3]张丰,倪海滨,吕汪洄,等.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与白细胞介素-6水平在颅脑损伤相关性脑死亡诊断中的临床意义[J].中国急救医学,2020,40(12):1157-1162.

[4]陈进,叶宏伟,殷昊.脑电双频指数联合动态颅内压监测在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大量颅内血肿患者病情监测及预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实用医刊,2021,48(23):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