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变频器中PLC自动控制技术的运用探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03
/ 2

在变频器中PLC自动控制技术的运用探析

李军红

国投新疆罗布泊钾盐有限责任公司

摘要:PLC自动控制技术实际运用中需要以变频器为载体,促进变频器的自动化控制,从而确保各领域生产活动中变频器自动控制的灵活性、可靠性,帮助各企业建立自动化的生产、工作模式。

关键词:PLC自动控制技术;变频器中;运用

一、PLC自动控制系统特点

PLC自动控制系统是实现PLC自动控制技术的关键载体,在工业生产、企业发展中,PLC自动控制系统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该系统的主要特点如下:

(1)编译高效。编译PLC自动控制系统时,程序编写较为清晰、高效,可利用“梯形逻辑流程图”实现PLC自动控制技术,同时使系统中的控制器更易修改,能够结合工业、企业实际需求,设计PLC自动控制系统的程序功能,提升各类生产活动、工程建设的整体效率。(2)可靠性强。PLC自动控制系统联合变频器后,可直接运用在企业生产活动中,且系统运行稳定、可靠。通过相关人员对PLC自动控制系统的测试可知,该系统的抗干扰性较强,系统运行中的故障频率低,能够充分的维持企业生产、自动控制平台的稳定性,保证企业生产效益。(3)安装便捷。PLC自动控制系统安装过程中非常便捷,且系统本身能够适应不同的生产活动,具有较强的耐腐蚀性、耐毒性。与变频器联合运用中,PLC自动控制系统的可操作性明显强,能够为企业、工业活动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

二、PLC自动控制技术在变频器中的运用的前期准备

(一)合理选择PLC及变频器

变频器是大型机电设备中用于调控电源设备频率的设备,逆变器、主电路、平波回路、整流器是变频器的主要结构。企业生产活动中,变频器能够改变电气设备的原有电压,使其频率、赋值符合生产要求,从而确保电机设备运行的稳定性。在变频器中引进PLC自动控制技术时,还应结合企业实际需求,选择对应的PLC和变频器。不同电机设备对电压频率控制需求会产生较大差异性,相关人员可基于电压频率控制需求,充分考虑PLC产品特点、变频器的功能及容量,合理选择对应规格的变频设备、PLC产品。除此之外,运用PLC自动控制技术控制变频器时,还需科学地设置变频器的相关参数。

(二)科学连接PLC和变频器

PLC与变频器相互连接时,常用方式为PROFIBUSDP通信。相关人员借助PROFIBUS-DP通信将变频器、PLC构建成网络后,变频器、PLC产品则能够进行信息交换和资源共享。在此过程中,PLC产品可基于自身的通信功能,通过单主站、多主站、自由端口通信等方式连接变频器,发送控制指令。指令从PLC传输到变频器的存储器后,能够点对点地对变频器内的控制程序进行自动化控制。而变频器可实时反馈指令实时情况,如设备运行情况、发布设备故障警报等。数据传输过程中,PLC与变频器处于连通关系,其余时间相互独立运行,所以不会出现PLC、变频器相互干扰的情况,有利于维护变频器运行的稳定性。此外,PLC自动控制在具体运用时,可借助通信协议同时控制不同规格的变频器,高效地与变频器可连通方式。

(三)促进PLC系统与变频器端子的连接

变频器端子是变频设备中用于连接PLC的连接器,通常会设置在变频器的后盖上,可以将PLC与变频器的主回路、控制回路相互连接,传递各类电信号。将变频器、变频器端子连接时可简化二者的连接流程,从而通过硬件连接的方式,突出变频器、PLC的功能优势。具体的连接方式是将数字量端子、模拟量端子连接,使变频器的控制回路能够连接到PLC系统的扩展板块,提升变频器频率控制的准确性。

三、变频器中PLC自动控制技术的运用

(一)确定PLC模块

PLC产品的模块型号较多,将其运用在变频器时,企业可以基于自身需求,选择对应的PLC模块。通常情况下,企业可根据变频器标准I/O点数设计,确定PLC模块的型号或产品规格,常见的PLC模块有35MR型、45MT、S7-200型、FM355-2型等。此外,相关企业可按照PLC模块的分类,选择PLC产品,比如根据硬件外形、功能设计可将PLC模块产品分为“向量输入”“输出型-状态输入”“输出型-晶体管输入”“输出型”等。按照PLC产品的运行原理则可将其分为“解释说明型”“编码破译型”等类型。其中,解释说明型PLC模块是在变频器和PLC产品连接后,按照各连接节点的PLC语言,解读指令表、梯形流程图。同时在电机设备运行时,使变频器通过采用指令、解释的方式读码,并对设备进行变频控制。编码破译型PLC则是直接将连接节点编译为程序,并利用变频器接收到的指令代码,控制变频器,使其直接作用于生产设备。选择PLC模块时,相关人员应综合考虑生产需求、变频器性能设计,科学选择PLC模块,采用更恰当的连接方式。

(二)建立PLC通信协议

通信协议具体指PLC、变频器相互连接时,用于达成通信目标的条款和项目。通过建立PLC通信协议,能够实现PLC产品节点信号、变频器设备的有效连接,使其在运行中共享信息资源、通信讯号。建立PLC通信协议是PLC自动控制技术在变频器中的运用的基础工作。变频器中的通信协议具体包括mb通信、自由接口通信两种,实际运用时,相关人员可全面考虑变频器性能、PLC产品的适配情况,选择通信协议方式。随后将PLC产品中的每个控制节点的信号数据录入变频器系统的通信协议中。从而利用通信协议采集PLC节点信号,翻译变频器运行中的信号,并对变频器的控制系统发送处理后的信号,使其评估后分析指令的可行性,确定可执行该指令后将节点信号传输给变频器操作系统,最终起到变频器自动控制的作用。具体运用PLC自动控制技术控制变频器时,相关人员还可借助节点信息的整合利用,评估、调控变频器状态,同时将其反馈给PLC的控制系统,平衡好PLC产品和变频器的关系,使变频器处于稳定、高效运行状态。

(三)设计自动化变频模式

在变频器中引进PLC自动控制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升变频器的自动化水平,建立可自动控制的变频模式。以此解决变频器运用中操作复杂、灵活性差、人工成本高等问题,同时有助于提升变频器的运行效率,满足企业生产自动化、标准化的根本要求。但是在实际运用PLC自动控制技术时,还应确保二者的协调性,灵活设计自动化边坡模式,持续校准节点信息,控制变频器状态估计器的误差。(1)建立通信协议、连接变频器和PLC产品时,保证语法、编译逻辑流程、信号格式、传输向量的一致性。并且为减少外部环境对PLC系统和变频器的干扰,还应找出节点、变频器状态估计器的误差值。对此,相关人员可利用数学模型:Prob{(k+1)=j(k)=i}=πij分析误差值,其中πij≥0,同时根据状态i转移到状态j的转移概率,推导出各节点的误差值。(2)根据企业生产设备、电气设备自动化运行或生产的根本要求,将变频器中PLC节点信息和状态估计器的误差控制在0.3~1.5之间,确定变频器自动化运行中PLC系统的工作模式。

参考文献

[1]王斌. PLC自动控制技术在变频器中的应用研究[J]. 数字农业与智能农机, 2022(10):3.

[2]向勇. PLC自动控制技术在变频器中的应用[J]. 技术与市场, 2022, 29(2):90-91.

[3]周会. 变频器在PLC自动控制技术中的运用研究[J]. 无线互联科技, 2020, 17(24):2.

[4]张增亮,吴晓静. 浅谈PLC自动控制技术在变频器中的应用[J]. 石河子科技, 202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