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让识字教学更有效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03
/ 2

情境,让识字教学更有效

李梦婷

徐州市碧水湾小学  221000   

摘要识字教学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虽然教材在编写上力求形式多样,但识字过程总是枯燥无趣的。在低年级的识字教学中,我们不能为了识字而识字,应该借助课文,创设课文情境,引导学生自主识字。在识字教学中更应积累识字方法,培养识字的兴趣。

关键字巧用课文情景;提高识字效率

低年级的语文教材中有篇幅较多的识字、儿歌和韵文,这些体裁具有较强的音韵美和节奏感,要利用课文,积极创设课文情境帮助学生识字,并鼓励学生自主总结识字方法,学以致用。本文重在探究在语文识字教学中,精心设计课文情境,进行字理识字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进入最佳自主学习状态,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我会学”,“我会用”。

一、巧用课文情境, 达到识字的高效化

目前识字教学中存在着只重视写,忽视二类字,识字教学脱离课文情境,在识字教学中重视教忽视学,不注重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等问题。作为教师要改变识字教学的方法,巧用识字课文帮助识字,给学生提供有趣的识字情境,借助识字课文助力生字音形义的结合,在识字过程中渗透总结识字方法。

1、借助拼音小拐杖自主拼读。

拼音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还是学习课文的小助手。师在教学过程中也要强调拼音的巩固复习,低年级同学要充分利用拼音,将课文读通,有助于学生理解文章,更能方便学生理解课文情境,感受课文情境,认识课文中隐藏的生字,有效的拼读为识字奠定基础。如在教学《传统节日》时,课件重点出示二类字和不认识生字的拼音,在读“乞巧”时强调两个三声连读,第一个读音由三声变二声。

2、借助田字格自主分析字形。

课堂教学教师起主导作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教学要慢一步,要放低姿态,让学生自主识字,并用完整的话描述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引导学生独立观察字形,观察结构,观察重要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教学时师生可以互换角色,有学生说书写笔画,及书写要求,师在黑板书写。如教学“样”,学生说出左右结构,书写时左窄右宽,左右一样高,第九笔的横和第四笔的点穿插避让。使学生成为学的主体,积极投入到学习情境中。

2、联系课文情境,读懂意思。

教师教学中要让一步,把课堂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教师不要急于告诉,生字词的意思就藏在课文中,让学生多读多思,尝试用自己的话说意思,说说怎样集中这个词语,例如;清 、晴、睛。自主探究规律,教师巧妙助学。探究与创新是高阶认知能力,我们必须探究学生自己探究的意识和能力,晴、清、请——形声字;祭;烧,炒。

3、生活是识字、用字的广阔舞台。

生活是文章的源泉,所有的文章都是生活在作家头脑里反映的产物。如将《传统节日》中“街”、“巷”联系生活,拓展出我们身边的“少华街”、“丰储街”、“光荣巷”、“美人巷”等。

二、营造课文情境, 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

1、创设韵文情境识字

  众所周知,对于中国汉字的造字规律、构字原理等方面,我们的学生还是比较难理解的,教师可通过对汉字的象形、指事、会意等构形理据的分析,从而来突破字形难关。

如,在教学《传统节日》中 “祭”字的认识,先让给学生出示现代人清明节祭祀的图片,在出示古人祭祀的图片,让孩子从直观感知到古人造字的智慧,出示甲骨文“祭”并让说一说和图片有哪些联系,师解释“古人祭祀时手持鲜肉放在祭台上”,形象直观的认识到象形文字“祭”,并一次出示金文、小篆、楷体,在看到孩子演变过程的同时,既记住“祭”的意思,又记住字形。并认识到祭祀是要转眼肃穆,再将生字放到文章中,并以多种形式诵读“清明节,雨纷纷,先人墓前去祭扫。”通过课文情境加深对生字的记忆和理解。

在教学《传统文化》中“元宵节,看花灯,大街小巷人如潮”之前,显出示《元宵节》儿歌,让孩子们在欢快的场景中认识元宵节的时间、民俗,并结合元宵节,说一说“宵”的识记方法。教师将韵文作为学生识字的手段,而并不是传统形式上的单一讲课文,把课文与识字相分离。

2、创设儿歌情境识字

低年级的学生每天识字其实不少,教师要根据儿童的特点,有效的创设一定情境,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在学中玩,玩中学,进而激发识字兴趣。

例如,在《小青蛙》的识字教学中,笔者很注重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教学情境。本课的识字重点就是认识“青”字家族。师带着学生读出儿歌的音韵美和节奏感,让学生在儿歌中感受到晴朗的天空,清清的池水,青蛙大大的眼睛以及青蛙为农民伯伯做了哪些好事情。让孩子们将情感投入到儿歌中,紧接着师只出示描写儿歌情境的图片,认识到“晴”的“日”代表太阳,“睛”的“目”代表眼睛;“清”的“氵”代表水。这时师将剩下的“情”、“请”放手给同学让孩子进行同桌互相讨论,说一说这些字的偏旁又和什么有关呢?这样的教学流程又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孩子,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这样的教学,学生也易于理解,记忆深刻。

三、自主情景识字,提炼识字方法

大胆鼓励孩子运用不同方法自主识字,在识字教学中,老师一定要做到不拘一格,只要学生能够用自己简单易记的方法去识字, 教师就要鼓励表扬。

1、用比较法识字

    通过新字与旧字的比较,区分相同与不同之处,深刻记忆生字。如学习 “方”,与“万”比较多了一点,方组词方向,万组词万一;将“太”与“大”进行比较。“广”与“厂”进行比较……调动学生课堂主动性,让学生有跟多自主识字的机会。

2、 用猜字谜的形式让学生识字

就是把生字用猜字谜的形式让学生来识字。例如:行字分两边,两土对中间—街;坐定左右无人, 猜一字---土……猜字谜游戏, 学生积极性高, 争先恐后, 思维活跃, 认识的效果好。

3、用换偏旁方法让学生识字

在低年级的识字教学中有许多相近字,喜欢观察和思考的小朋友,有他们独特的识字法,将生字换偏旁识字。如,教学《吃水不忘挖井人》时,认识“战”字,同学就联系已经许多的知识把右半部分的“戈”去掉,在左半部分加“立”就组成新字“站”。再将“立”换成“米”又组成新字“粘”。还例如在教学“江”字时,学生不断发散思维换“扌”、 “月”等。这样的识字方法,既认识了新字,又复习了旧知识。

以上所阐述的识字方法虽然不是最好的,但却是学生在课文情境学习中总结出适合他自己就行, 让学生被动变成主动, 识字积极性高涨, 主动性增强,从而让孩子认识跟多的汉字,把识字的主动权交给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