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厂继电保护干扰因素及防范措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02
/ 2

电厂继电保护干扰因素及防范措施

李龙

中电投新疆能源化工集团哈密有限公司   839000

摘要:当前,电力系统结构的日益复杂导致电力系统事故频繁发生。供电系统作为火电厂安全生产运行必不可少的部分,确保其工作的可靠性至关重要,而继电保护系统的存在大大提高了供电系统工作的安全性能。火电厂供电系统一旦出现故障,不仅会危及工作人员的安全,还会导致火电厂工作停滞,给火电厂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继电保护作为供电系统的安全防线,对于供电系统的故障隔离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电力电网产业的飞速发展和继电保护设施的不断更新换代,对保证电网安全高效地运行和继电保护性能的发挥具有重要作用。目前,中国电网装机容量快速增长,机组单机容也不断扩大,供电系统中的继电保护系统越来越重要。因此,基于一火电厂现有的供电系统,开展继电保护系统问题分析与改进工作,对于提高火电厂供电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电厂;继电保护;干扰因素;防范措施

引言

继电保护系统是煤矿发电厂电力系统的检测系统、故障报警系统和切断故障系统,能够最灵活并及时的保障电力设备的整体安全性。故障发生时,故障电流流动过程中,设备绝缘部分被损坏,同时,煤矿发电厂电压降低,整个电力系统动荡不稳,甚至损毁,继电保护系统可以最大限度防范由于电力本身故障导致电厂整体的电力经济损失。从另一个角度上说,该系统也可以防范因长期停电故障导致的各种损失。

1煤矿发电厂继电保护的必要性分析

首先是保证正常生产。继电系统是电厂安全生产的基础性保障系统,通过对电力设备的实时监测,快速反应,及时警报,避免更大的瘫痪,体现生产的保障作用。其次是构建安全管控体系。电厂运行系统错综复杂,设备和仪器交错繁复,大量设备元件的内部损毁都可以由短路一瞬间造成。由此可见,继电系统的有效隔离、预警和切断性保护对各个元件乃至整个系统及生产技术人员都起到了强有力的保护作用。

2电厂继电保护干扰因素

2.1制度建设不断完善

管理制度是在管理上、思路上和顶层设计上重视煤矿发电厂继电保护的一种体现,能够整体的提高继电安全管理的效率,进一步保障煤矿发电厂内部继电保护装置运行的平稳和高效。根据不同时期和不同技术升级后的需求,煤矿发电厂的管理制度也需持续的更新和完善。制度调整后,工作人员的工作责任也要随之调整,全责明确到人,对关键安全控制点加强设备的质量控制,有效煤矿发电厂继电保护的效率。针对雷击因素、高频干扰、辐射干扰、静电放电干扰、直流电源干扰和人为因素这六方面主要因素,在管理制度的相关位置都应该有针对性的管理制度体现,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

2.2实时监控不能松懈

针对煤矿发电厂继电系统的影响因素中,类似雷击、引动通信设备带来的辐射、电耦合、静电等诸多因素,都属于随机性干扰因素。因此,强化实时的监控十分必要,可以第一时间发现和找到需要调整和修复保护装置,进而实行诊断工作,结合设备电气测试数据,及时处理设备的潜在问题和风险。

3电厂继电保护干扰防范措施

3.1开入开出功能优化

在微机继电保护装置运行的情况下,其中的微机系统需要同步接收或者发送部分开关量形式的控制信号。但实际上,微机系统无法直接接收此类信号,需经过开关量的专用输入电路转换后生成可供微机接口接收的电平信号后进入微机系统。同样的,在输出开关量信号时,也需经过专门的输出电路转换处理后,将其形成电压信号再输出,以驱动执行元件动作。为提升开入开出信号的可靠性,需要借助开入开出回路对外部接线中存在的电磁干扰信号进行隔断处理,使数字电路处于稳定运行状态。在开入开出回路的作用下,可使在开入和开出过程中携带的干扰脉冲被隔绝在外,无法进入数字系统,有效提升了系统运行的可靠性。此外,开关量还可输出控制保护装置断路器的信号,经光藕电路的隔离放大处理后,将电源和数字系统隔断,输出合闸、跳闸和声光报警等信号指令。

3.2基于多参量的在线监测及故障诊断方法

该方法主要依靠智能站中报文格式记录分析设备的功能特点,根据该设备与报文格式记录的智能输入判断的对应关系,获取二级回路相关的基础消息。将格式数据信息发送到管理主机终端进行综合分析,同时提出SV、GOOSE网络的链路状态和计算机保护设备的在线监测诊断对策。在本系统中,报文的识别由网络分析仪记录和分析,同时充分考虑到过程层和站控层的报文信息量极大,存在大量冗余和非关键信息,导致生产调度数据网络的工作压力过大。网络分析仪设备采集信息后,对统计数据进行分类和选择,根据系统运行报文信息内容,将在线监测信息分为稳态过程、暂态过程及其运行状态文件。筛选出与AP-PID相匹配的链接信息,并转化为文档。稳态报文是记录长期检测信息(如温度、光强、电流电压、位置信息等)的文件,状态文件是检测通信链路当前连接状态的文件。系统软件不仅存储站内信息,还进行实时诊断和分析。同时,数据分析状态信息的长期变化趋势,整合设备发生异常时的状态特征,评估身体状况,做出诊断管理决策,这种方法提高了智能运维设备的运用效果。

3.3强化设备检修技术

在使用继电保护装置的过程中,相关人员应适时利用多种保护性技术来缩减设备使用风险。一方面,针对当前电气自动化系统中的继电保护装置来说,要合理利用设备状态检修技术,透过对该技术的使用来减低设备内部风险,在保障电气设备质量的基础上保障人员使用安全。具体来看,施工人员需在日常工作中将设备钻探技术运用到继电保护装置内,利用该项举措可保障设备整体的运行安全,提升检修效果,相较于传统检修过程,当前的维修过程拥有更大的工作量,无论是对设备的安全保障、工作强度还是工作量都带有较大区别,而在传统检修状态下,在工作量提升的同时,还会带去更高的工作强度,极易引发该类装置的应用风险,在使用设备状态检修技术的过程中,要对相关设备的运行状态实行详尽分析,利用对该项风险的合理控制,有效提升变电设备的整体运行水准,促进检修效率与生产计划的执行。另一方面,在保护继电装置期间,相关人员在日常工作中还可采用广域保护技术,该类技术的主要优势为依照自动化模型来实行系统控制,不仅能精准确认操作流程的稳定性、安全性,还会增强数据信息性能的分析效果,给相关项目带去一定的技术类支持,加强电气自动化系统的应用安全。对于广域保护技术的使用过程而言,相关人员可利用其内部技术开展多项保护性动作,利用技术手段的增强来提升继电保护效率,并合理诊断继电保护装置内部的性能问题,及时检查其内部智能服务系统、管理项目与技术使用的科学性,对该类内容实行合理优化,提升应用模型的内部稳定度,使该项技术应用地更为完整,为继电装置的保护提供更大便利。

结语

要想真正做好煤矿发电厂继电保护干扰工作,显然并非是一日之功,需要从多个角度着手,提高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构建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防微杜渐,从源头上解决并处理好工作中存在的故障与不足。继电保护系统作为火电厂供电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确保其设计的合理性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

[1]李守成,王燕.自动化系统中的继电保护安全技术[J].集成电路应用,2021,38(4):72-73.

[2]王玉娟,李素静.电气自动化系统中继电保护的安全技术分析[J].信息系统工程,2021(2):104-105.

[3]刘甲洪.基于电气自动化系统中继电保护安全技术探究[J].电子世界,2020(17):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