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患者实施叙事护理对吞咽功能及自我效能的改善作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02
/ 2

 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患者实施叙事护理对吞咽功能及自我效能的改善作用

苗楠

延安大学咸阳医院   陕西,咸阳  712000

摘要目的:分析在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的护理中实施叙事护理对患者吞咽功能及自我效能的改善效能。方法:研究样本选取时间为2020年01月至2021年12月本院收治的80例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与观察二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叙事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吞咽功能及自我效能情况。结果:在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日常生活、健康行为、遵医行为、WDTMW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患者的护理中,实施叙事护理可显著提升患者的吞咽功能恢复,并提升其的自我效能,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关键词】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叙事护理;自我效能

脑卒中是目前临床上最为常见的脑血管疾病之一,该病发生后可对脑组织及神经阻滞造成损伤,因此多数患者在卒中后存在不同程度的后遗症。其中吞咽障碍属于常见后遗症,一般需要较长时间进行训练恢复。但是因为卒中后遗症患者多数年龄偏高,自我效能较差,对于训练的配合度不足,患者恢复情况较差。我院为提升患者的自我效能,以达到提升功能障碍恢复效果的目的,现对该类患者实施叙事护理,效果理想,现报告如下。

1.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对象选取为2020年01月至2021年12月本院收治的80例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总例数为80例,依据患者入院编号的奇偶性将其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年龄为51-82岁,均值(64.36±5.93)岁,男性有23例,女性有17例。观察组年龄为52-81岁,均值(63.99±5.48)岁,男性有22例,女性有18例。从一般资料对比分析可观察到,本次研究的两组患者的自身一般病例信息具备较高的相似性(P>0.05),可进行对比。本研究经我院伦理会审批予以批准。

纳入规则:①全体患者家属均了解本次研究的详细内容,经了解后签署知情书与同意书;②全部患者均为我院120接收/患者自行抵院,非他院转院;③患者卒中时间<48h。

排除规则:①患者除去该疾病之外,在此前或者突发其他影响观察结果的疾病,如心脑血管、肝肾功能障碍或其他严重疾病;②患者自身携带精神障碍类疾病;③死亡。

1.2方法

1.2.1对照组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具体包含健康宣教、心理支持、饮食干预、体征监测、营养支持、情志支持、肢体护理等。

1.2.2观察组

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叙事护理,具体措施为:(1)组建叙事护理小组:由本科室护士长任小组长,全科护士为组员,组织小组开展头脑风暴,构建叙事主体,即针对不同年龄、性别、学历的患者不同叙事主体。因为卒中患者一般为老年群体,因此主要采用情感迁移、勉励,叙事护理人员由我科室语言能力较佳的护士担任。(2)针对性采集患者的基本信息,包括患者的职业、家庭构成、在意事件、人生中成功事件、具有纪念意义的事件、重要的人等。然后小组基于此类事件构建叙事主体,例如:针对一位老年、家庭美满的男性职工患者,患者自身对于自己的亲人关系较佳,最重要的人是其女儿,叙事应当以患者的家庭、女儿出发,将疾病与患者的女儿、家庭相连接,激发患者对于现状的不满,渴望改变的心理。(3)执行:依据前期采集患者的行为信息,创造偶然与患者进行聊天,询问患者当下对于自身的评价,将评价拟人化,询问患者对于当下评价的原因,依据所得原因与患者在意的事件、人物进行关联,然后将关联人物与配合治疗、心态进行关联,促进患者的遵医性、心理状态。

1.3观察指标

统计对比两组患者在护理干预前后的自我效能,包括日常生活(分值0~16分)、健康行为(分值0~12分)、遵医行为(分值0~16分)三个方面,评分越高,自我效能越高。自我护理量表测定患者的自护能力。自我超越量表分值为15-60分,分值越高状态越佳,自我效能量表的分值为10-40,分值越高状态越佳,自我护理量表分值范围为129,分值越高状态越佳,测定时间取护理前以及护理后。

对照两组患者在护理过程中,吞咽功能障碍的变化,采用洼田饮水试验法(Water drinking test method at Wata,WDTMW)测试,总分为6分(最低1分),分值越低表明患者的吞咽障碍越严重

1.4统计学方法

将数据纳入SPSS21.0系统软件中进行计算,以(±s)进行计量统计,以(%)进行计数统计,t检验与x2检验,P<0.05则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的自我效能及吞咽功能障碍情况对照

在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日常生活、健康行为、遵医行为、WDTMW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1。

表1两组患者的自我效能及吞咽功能障碍情况的比较(±s)(N=40)

组别

日常生活

健康行为

遵医行为

WDTMW

护理前

观察组

8.31±1.23

5.73±0.55

8.41±1.11

3.85±0.77

对照组

8.35±1.14

5.77±0.59

8.44±1.13

3.86±0.75

护理后

观察组

13.25±1.53*#

7.57±1.22*#

12.33±1.44*#

1.06±0.25*#

对照组

10.22±1.33*

6.25±1.13*

10.22±1.24*

2.85±0.31*

注*P即表示该指标与对照组存在显著差异,#P即表示该指标与护理前存在在显著差异,P<0.05。

3.讨论

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会导致患者进食困难,且会波及语言功能,因此一旦出现该障碍情况,多数患者会出现明显的负性情绪,对于自身的价值以及意义产生怀疑,再加上临床功能训练是一个渐进过程,效果显现较为缓慢[1]。患者在未见到显著效果后,极易出现抵触情绪,对于治疗期望度降低,配合意愿降低,导致恢复缓慢。

叙事护理是一种特殊的护理方案,其主要通过患者本身既往经历,人生价值事件,职业,家庭,牵挂事件等对患者进行侧向激励,肯定其的价值与意义,促使患者为了达成某一目标提升治疗配合度以及信心的目的[2]。相较于传统的宣教、心理支持,该模式可激励患者内源性治疗需求,信心,从而达到提升恢复效果的目的。

综上所述,在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患者的护理中,实施叙事护理可显著提升患者的吞咽功能恢复,并提升其的自我效能,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庞婷婷,秦凤芝,陈冰. 叙事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认知障碍及抑郁的影响[J]. 国际护理学杂志,2022,41(4):645-649.

[2] 陈梅霞,金宗兰,陈萍萍,等. 叙事医学下的人文护理模式对阴茎假体植入术患者康复的影响[J]. 安徽医学,2019,40(7):815-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