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路椎弓根固定联合横突间植骨融合术治疗腰椎骨折的临床价值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02
/ 2

后路椎弓根固定联合横突间植骨融合术治疗腰椎骨折的临床价值

杨波

射洪市中医院  四川  遂宁  629200

【摘要】目的:研究后路椎弓根固定联合横突间植骨融合术治疗腰椎骨折的临床价值。方法:分析2020年3月-2021年5月我院收治的60例腰椎骨折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各30例。本研究常规组患者配合后路固定术,实验组患者配合后路固定术联合横突融合植骨术方式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两组椎体压缩率、Cobb角、丢失情况以及ODI评分和治疗效果。结果:经护理后,实验组两组椎体压缩率、Cobb角、丢失情况以及ODI评分方面优于常规组(P<0.05);常规组治疗效果低于实验组(P<0.05)结论:后路椎弓根固定联合横突间植骨融合术治疗腰椎骨折的临床价值良好,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关键词】后路椎弓根固定;横突间植骨融合术;腰椎骨折

腰椎骨折指的是患者因外伤或病理等原因,导致的腰段脊柱骨质完整性或连续性受到破坏,主要表现为以腰部疼痛、腰背部肌肉痉挛、翻身困难、不能站立等症状[1]。除骨结构损伤外,患者腰椎骨折后,还经常伴有脊髓、圆锥、马尾的损伤,病残率较高,增加了胸腰椎骨折诊断及治疗的重要性。经过及时治疗,多数患者预后较好[2]。针对腰椎骨折,通常会选择紧急治疗,或保守治疗,联合糖皮质激素等药物治疗,但是治疗效果并不理想。采用后路椎弓根固定联合横突间植骨融合术治疗腰椎骨折可以有效缓解患者椎体压缩率、Cobb角、丢失情况以及ODI等症,提升治疗效果,现研究报告如下:

1一般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分析2020年3月-2021年5月我院收治的60例腰椎骨折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各30例。常规组:男性15例,女性15例;年龄25-60岁,平均年龄(46.86±2.13)岁;实验组:男性16例,女性14例;年龄26-63岁,平均年龄(47.12±2.33)岁。两组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常规组:患者进行后路椎弓根固定术。具体操作方法为:

1.进行麻醉,麻醉平稳后进行消毒;

2.在腰2棘突为中心,从腰正中长约15厘米纵行切口,切开皮肤、浅筋膜、腰背筋膜,紧贴腰1-3棘突两侧向前向外切断剥离骶棘肌,分离显露腰1-3双侧椎板、关节突、横突。

3、选择腰1两侧横突中点连线与上关节突外侧缘切线交点为进针点,打入定位针2枚,再同理于腰3两侧打入定位针2枚,与矢状面成角约15度。

4、拔出定位针,依次经开口、扩孔、触探孔壁后,分别按原方向拧入椎弓根螺钉4枚。

5、安装连杆,分别拧紧锁固螺母。手术咬除腰2棘突及椎板,充分减压,显露硬膜。

实验组:患者常规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横突间植骨术。操作方法如下:

1.利用减压过程中脱落的自体骨和异体骨实施植骨,使用骨刀打磨椎板外层皮质骨和松质骨,采用枪钳咬除内层皮质骨,并使用巾钳取一端棘突,提拉后逐层分离硬脊膜与韧带,随后提起椎管后壁,减压患者脊柱节段,患者硬膜囊膨起后,及时清理创口并消毒。在患者硬脊膜放置海绵以及脂肪片,置入侧块或椎弓根钉,将连接棒连接起来,拧紧螺钉,随后放置引流管。

1.3观察指标

患者治疗效果:根据患者情况分为显效:患者融合截断有骨小梁通过,节段间<4mm;有效:患者无骨小梁通过截断间,截断活动<4mm;无效:患者节段间活动>4mm,伴有一定间隙(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两组椎体压缩率、Cobb角、丢失情况以及ODI评分:对患者术后一年进行评价,根据结果计算两组患者的Cobb角矫正度丢失。根据患者椎体压缩率、丢失情况、ODI实际情况建立评分,评分与患者治疗效果成反比,评分越低患者治疗效果越好。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8.00软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使用±s表示,行t值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行x2检验,当P<0.05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

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各项参数均无明显差异(p>0.05),常规组治疗有效率为60%,实验组为9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对比两组治疗效果[n/(%)]

组别

n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常规组

30

10

8

12

60.00

实验组

30

15

13

2

93.33

x2

9.317

P

0.002

2.2对比两组椎体压缩率、Cobb角、丢失情况以及ODI评分

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各项参数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实验组有明显变化,且各项评分优于常规组。详见表2:

表2两组椎体压缩率、Cobb角、丢失情况以及ODI评分[±s]

组别

n

椎体压缩率

Cobb 角

ODI 评分

矫正度丢失

常规组

30

14.35±1.36

17.33±1.24

23.36±1.99

12.33±1.44

实验组

30

10.36±1.88

14.32±1.01

13.33±1.03

9.88±1.05

t

9.418

10.308

24.517

7.529

p

0.000

0.000

0.000

0.000

3讨论

结合当前临床研究来看,实施用后路椎弓根固定术治疗腰椎骨折具有较强的临床推广价值。通过研究,发现后路椎弓根固定术在暂时性恢复脊柱稳定性方法有较强的治疗价值,但是因为术中骨折块难以合理回纳,并且骨小梁被挤压在腰椎间盘里,所以影响了脊柱的稳定性,也会影响后期的恢复效果,并增加了手术风险[3]

综上所述,采用后路椎弓根固定联合横突间植骨融合术治疗腰椎骨折临床疗效较好,可以有效保证患者融合截断有骨小梁通过,节段间<4mm,并降低椎体压缩率、Cobb角、丢失情况以及ODI各项评分,提升患者治疗效果,且对于患者预后有良好的作用,安全性较高,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郭泰瑞,尚晖,陈瑞,沈天宇,向治成. 后路椎间孔椎体融合术与斜外侧腰椎融合联合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对退变性腰椎滑脱的疗效比较[J]. 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2022,43(1):133-138.

[2]杨斐,张建鹏,郝建学. 腰椎小关节植骨融合术与横突间植骨融合术治疗腰椎爆裂骨折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比较[J].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2021,49(7):842-845.

[3]刘广泉,李海亮,马晓春,李登军,宋海波,刘健健,刘成功,杜晓波,于学忠. 斜外侧腰椎间融合术治疗腰椎滑脱的早期临床结果及远期生活质量评价[J].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2020,48(3):322-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