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高效液相色谱_串联质谱法测定鱼体中氟唑菌苯胺

/ 2

超高效液相色谱_串联质谱法测定鱼体中氟唑菌苯胺

姓名:叶琴华

身份证:512925197407102325

摘   要

氟唑菌苯胺属于常用的种子处理杀菌剂,种子类型包括:棉花、大麦、玉米、蔬菜、油菜籽等,通过使用氟唑菌苯胺,能有效防治种传、担子菌等病害的影响,从作用机理看,是通过内部的丝核菌、黑粉菌素等作用,伴随着油菜菌核病、玉米小斑病等等,进而对作物直接产生病害影响。1在本文研究中,选择创新吡唑酰胺类杀菌剂的研究目标,以UPLC-MS/MS为标准测试处理水、斑马鱼鱼体氟唑菌苯胺含量等分析方法,进而为环境安全评价提供基础分析手段,其具体结果如下:

创建以氟唑菌苯胺为基础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分析思路,例如:超声提取、PSA净化,UPLC检测等,在确保0.1~5.0 μg/L含量氟唑菌苯胺的同时,氟唑菌苯胺与斑马鱼基质的线性方程如下设计:y=4.76830e4x+3922.36661,相关系数r=0.99902,在5~1000 μg/kg添加水平内,整体回收率保持在82.3%-89.9%, RSD偏差保持在 1.5%-2.3%。在处理过程中需要以水对其稀释,并且经过0.22μm的PTFE滤膜后进行UPLC-MS/MS检验。如果RSD偏差保持在0.1~5.0 μg/L范围,则具体的线性方程如下所示:y=1.10450e5x+227.75799,相关系数r=0.99942,在0.4~80 μg/L添加水平内,整体平均回收率控制在83.8%~96.9%,RSD偏差则保持在1.2%-1.9%。从斑马鱼内检测LOD数据为1 μg/kg,而LOQ则是5 μg/kg。通过持续性得处理水,检测LOD含量是0.1 μg/L,在方法上定量为LOQ=0.4 μg/L。上述方法能保持准确性、灵敏性等,基本符合农药残留的检测需要。

关键词:氟唑菌苯胺  斑马鱼  生物富集


第一章  绪论

在我国农业生产高速发展得今天,化学农药在全球范围内使用较多,但是因为化学农药本身具备便捷性、高效性、快速性等特征,当前开始发展成为农业生产资料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我国每年需要消耗的农药规模250万吨,以此促进作物产量的提升,适当增加储存周期,保持更好的经济效益。但是农药在应用过程中,仅保留20%-30%的成分作用在作物的叶片内,其他的则保存在环境中,最终面临水体、土壤问题的恶化,环境污染问题更为突出。人们在使用农药污染的产品、水果、蔬菜等作物后,农药成分会沉积在人类身体,进而伴随着慢性中毒的特性,情况严重时对人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有直接影响。这些年来,农药残留所造成的食品安全问题备受关注,此外农药残留更是成为国际农药贸易的关键指标,对国家外贸发展产生直接影响。

1.1 农药的作用及存在的问题

农药施用主要目标是控制病虫草害,分析其对作物的侵害作用,在持续推动农产品稳定生产,提升粮食产量过程中有核心的功能和意义。结合全球农业发展趋势分析,国内每年因为虫害、病害、草害产生的损失规模在作物总产量中的比例是37%,每年造成的经济损失多达1260亿美元。农药在开发和应用时,能有效降低对人类农产品的损失规模。美国农业科学家诺曼·博洛格对农药进行如下评价:人类饥饿问题与农药息息相关,中国属于耕地面积严重不足,但是人口规模较大的国家,站在呈现结构、农业现代化发展的角度分析,国内依然是全球的农业大国。在人口数量持续攀升、更低面积持续减少的矛盾下,粮食安全尤为关键。我国目前正通过7%的耕地面积解决全球22%人口的问题,农药在这个过程中有重要功能。我国每年农药消耗规模多达30万吨,对我国农业的持续发展有深远影响,主要表现在农业增长、农民增收等方面,通过农药的使用,能为人类提供更大规模的食物支持,促进人们生活质量的提升。但是从其他角度进行分析,随着农业使用面积的增加,不仅会使有害生物持续递增,还会对水土环境、生物环境产生直接影响。在创新发展理念的支持下,高效率、低毒性、友好型的农药是促进农业健康发展的关键,必将确定后期农药创新的方向。农药在农业生态系统和整体生态环境的发展中,安全指标成为农药行业,备受研究人员所重视。

1.2 项目的目的与意义

氟唑菌苯胺(Penflufen)作为拜耳公司所研发的吡唑酰胺类杀菌剂产品,在欧洲、中国、美国等地方申请专项专利,2016年在国内完成农药的注册和登记。现阶段,氟唑菌苯胺在多环境介质残留情况分析、转移、详解等,但是并未进行全面的记录。

本次研究过程中,直接将酰胺类杀菌剂氟唑菌苯胺环境安全作为分析标准,进而提供专业化的指导,提升药物的使用价值。

第二章  结果与分析

2.1 色谱条件的优化

流动相成分和比例对氟唑菌苯胺色谱峰峰型呈现和保留时间都有直接影响,通过甲酸的进入,能促进子在溶液内运作速度得提升,并且确保离子化效率,随着离子与0.1%甲酸混合,其氟唑菌苯胺提升幅度更为明显,

试验比较了不同比例的乙腈:0.1%甲酸水溶液在流动时对保留时间和峰型有直接影响,具体结果表明(表 3.1,3.1):氟唑菌苯胺“50:50乙腈+0.1%甲酸”溶液持续时间和对应峰底宽度分别是2.45分钟、0.21 分钟,氟唑菌苯胺“70:30 乙腈+0.1%甲酸” 溶液持续时间和对应峰底宽度分别是0.91分钟、0.12 分钟;氟唑菌苯胺“90:10 乙腈+0.1%甲酸” 溶液持续时间和对应峰底宽度分别是0.61分钟、0.10分钟。

当流动相比例为 50:50 时,保留时间存在滞后性,甚至会递增峰底宽度,最终流动相确定为“90:10 乙腈+0.1%甲酸溶液”,所以本阶段下的峰型对称性明显,并且可通过冲洗系统提取油脂成分


参考文献

[1] 崔淑华, 李瑞娟, 于建垒. 一种氟唑菌苯胺残留量的GC-MS/MS测定方法:.

[2] 董文凯, 吴进龙, 姜宜飞,. 氟唑菌苯胺原药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研究[J]. 农药科学与管理, 2015, 36(7):52-54.

[3] 杨欢, 孙伟华, 曹赵云,. 改良QuEChERS方法快速测定果蔬中8种新型琥珀酸脱氢酶抑制剂类杀菌剂[J]. 色谱, 2016, 34(11):1070-1070.

[4] 韩平, 胡彬, 马帅,.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测定氟唑菌苯胺在小麦植株中的内吸传导特性[J]. 农药学学报, 2017, 19(6):6.

[5] 孙星, 杨邦保, 闫小龙,.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分析氟唑菌酰胺在小麦和土壤中的残留与消解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