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态恢复的高速公路景观绿化设计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02
/ 2

基于生态恢复的高速公路景观绿化设计

郑文姣

370831198804290727

摘要:高速公路是一个城市与地方之间的联系纽带,作为一项重要的基础设施,其建设已经成为衡量一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但是,由于高速公路的修建,使周围原有的自然风光、生态环境都发生了变化,对生境造成了极大的损害。公路绿化的合理设计,既可以提高城市的景观效果,又具有一定的生态恢复作用。中国地域广阔,由于地形、气候、土壤、植被等因素的影响,道路用地的规划设计方案也存在差异。

关键词:生态恢复;高速公路;景观;绿化设计

引言

目前,高速公路的生态恢复绿化设计已成为国内外研究的一个热点。通过合理的园林绿化设计,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高速公路周围的自然环境,改善高速公路的景观面貌。

一、公路绿化景观设计中的重要作用

比如成宜高速公路所反映的绿色景观具有较强的竹文化色彩,而且可以根据竹子的实际需要进行绿化,从总体上说,高速公路上种植的竹林,可以起到一定的调节生态平衡、扩大植被覆盖面、对边坡起到一定的支护作用,可以起到很好的防护作用,防止风沙的侵蚀,极大地提高了公路的使用寿命【1】

二、高速公路绿化景观设计的基本原理

公路绿化应遵循安全、美观、生态和可持续发展等基本原则。在道路绿化景观设计中,安全性是最具指导意义的准则。审美原则就是要在保证车辆安全行驶的前提下,充分考虑驾驶员的视觉和心理感觉,创造出各种不同的植物景观,让驾驶员在长期驾车过程中保持愉悦的情绪。生态学的基本原则就是通过合理利用植物本身的生态功能,在一定程度上恢复道路绿化环境。一方面,通过对公路边坡的固土作用,增强路基的抗冲蚀性能;另外,在减少汽车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的同时,还可以起到很好的阻隔作用。“可持续”是指提高高速公路绿化的总体可持续发展能力。除选用具有较高抗逆性的本地植物外,还应考虑到道路绿化施工技术对公路的影响,便于今后的养护和管理。既要确保道路的功能,又要注意与周围的环境相协调,要做到与周围的环境相协调,使城市的生态与自然相结合,形成一种既有生态又有人文特色的高速公路景观。在公路旁坡、隧道、互通等关键部位,采用自然的自然形态,营造舒适、和谐、自然的道路环境,让公路与自然和谐共存,让司机和乘客以高速公路为纽带,与大自然亲密接触,体会大自然带来的荒野之美,营造出舒适愉悦的行车环境【2】

三、高速公路绿化的生态修复设计策略

1.中部隔离区的绿化景观设计

在道路绿化设计中,中央隔离区的绿化设计有着其自身的特点,直接关系到高速公路的行车安全。成宜高速公路规划隔离带中部绿化景观时,应从竹林间距、竹高、园林形态等方面进行科学的考虑,避免对司机的视觉和其它感官产生干扰。同时,由于地区的不同,对植物的需求也不尽相同,比如,经常修剪的地方和十字路口的地方,要有规律地进行修剪,并且要根据植株的生长速率,适时地进行修剪,以保证行车的安全。另外,有一块被高速公路分隔开的地区,由于土壤比较稀疏,所以在旱季,必须加强水资源和化肥的管理。中间隔离区的作用是引导驾驶员的视野,防止逆行车辆的眩目。道路绿化的基本原则是:安全、美观、生态、可持续发展。在植物生长缓慢,抗污染,抗贫瘠,抗病虫害,抗风等方面,从气候、土壤适应性、防眩效果、色彩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研究。在植物的分布上,一般以灌木、小树、地被等为主要组成植物群落,具有良好的景观效果。植物的颜色不能太鲜艳,以免引起驾驶员的注意。根据这一情况,可采用两排交替种植的方式,即:200公尺一组,100公尺一组,一组马尼拉草。除塔柏和红绒球以外,还可以选择红叶石楠等作为防眩植物。

2.道路绿化的设计

公路两旁的绿化重点是选择有针对性的植物,以耐贫瘠、固土能力强、生长周期快的树种为宜。坡高 H<4 m,常绿灌木在坡面和土路肩外侧2.0 m处栽植,行距2.5 m,护坡道上种植常绿乔木马,株距5 m;在高程 h>4 m时,在靠近护肩的第一排拱形骨架中间种植一株常青树灌木,株距2.3 m (每根骨架上都有一棵);在护坡上种植的常青乔木马树,行距4.6 m。在开挖路旁的绿化设计中,既有人为的,也有人为的,除人工保护外,在坡面、坡顶、平台上都采用灌木;在护面和护面的路段,可考虑采用爬植草、混合种植、喷洒有机基质、生态袋植草等措施【3】

3.立交区域的绿化与景观设计

在绿化和景观建设中,互通立交是一个相对简单、占地面积较小的地区,另外,因为立交桥区不会对行车安全造成影响,所以在景观设计上,并没有对竹林的总体要求,也不需要专业的工人,只需每年春秋两季进行修剪就可以了。立体交叉路口的绿化设计,在保证交通安全的同时,也能有效地进行交通疏导。在汇流段的三角形区域,要确保视野开阔,只种植矮灌木或高分支的树。除安全外,还需与周边自然环境协调。园林设计应具有绿化、美化桥梁的作用,主要是以植物造景,通过绿化的方式使互通地区的景观更加接近自然。其次,要充分体现广西各大城市的特点,凸显当地的文化意蕴,增强地区认可度。在植物设计时,应选用多种当地树种,此外,还可与形态学特性相适应的矮乔木相结合,形成乔木群落。在形式上要统一,在节拍上要有变化,要有特点,要有一种统一的风格。常见的有:秋枫树、红绒球、海桐、台湾相思、黄素梅、凤梨、塔柏、小叶榕、大花紫薇等。

4.植物的搭配要合理

植物功能各异,在景观中所起到的作用也不尽相同。在道路绿化设计中,应合理配置各种绿化植物,使其在发挥其作用的基础上,改善道路区域的协调,从而进一步提升道路绿化的审美价值。在具体的布置上,各种植物要分布,使整个高速公路的轮廓线更加清晰,凸显出它的整体美;在空间和时间上,充分发挥不同植被的生态特性,充分展现了高速公路整体环境的动态美感;高速公路上的行道树要注意科学地进行绿化。

在进行绿化工程时,应严格遵循施工程序,并对施工过程进行优化,简化一个复杂的项目。在园林绿化中,苗木的科学选择和施工中的定点放线都是施工中的一个关键环节,因此,要严格按图纸进行施工,并对苗木、运输等进行合理的规划,如出现规格、数量等不能满足的情况,应及时更换。园林绿化要重视园林效果,确保苗木健康生长,控制病虫害【4】

四、结束语

因此,目前的高速公路建设既要解决道路运输问题,又要解决自然生态问题。施工中对周边环境的损害是必然的,但必须采取适当的措施使其尽可能地恢复,因此必须进行绿化。在完成绿化工程后,还要进行植物的维护,以增强其景观效果,使其具有多样化、动态特征。在高速公路上,合理地布置道路绿化,对司机营造良好的驾驶环境、减轻驾驶疲劳、降低交通事故等社会效果是十分重要的。

参考文献:

[1]孙津若. (2022). 基于生态恢复的高速公路景观绿化设计. 现代园艺, 45(6), 3.

[2]蔡俊来. (2021). 基于生态恢复的高速公路景观绿化设计探析.

[3]鲜于海峰. (2021). 基于生态恢复的高速公路景观绿化设计探析. 江西建材.

[4]刘青. (2019). 基于生态恢复的高速公路景观绿化设计探究. 风景名胜(1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