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美术教学活动中自然材料与生活材料的运用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02
/ 2

幼儿美术教学活动中自然材料与生活材料的运用思考

姚洁莹

广州市花都区炭步镇第一幼儿园(广东 广州)   510820

摘要:自然材料和生活材料具有低结构性、生活性和可探究性的特征,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有利于促进幼儿合作行为的产生,培养幼儿的人文情怀,培育幼儿的运用能力。本研究给教师在美术活动中充分运用自然材料和生活材料提出建议:搜集符合幼儿生活经验的自然和生活材料,抓住幼儿的兴趣;把挑选材料的权利还给幼儿,尊重幼儿的想象力,体现过程自主;教师合理介入为幼儿操作能力的提高提供支架;教师学会反思,把握主动学习的核心。

关键词:自然材料生活材料美术活动幼儿

近年来,美术教育的内容随着幼儿教育改革日渐丰富。但是相关研究发现,许多不科学的现象在选择美术材料和工具时层出不穷,这在很大程度上打击了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减弱了幼儿对美术的兴趣。所以如何选择适合幼儿的美术材料和工具成为了需要我们深入思考的一个问题。本文旨在指出自然材料与生活材料对于美术活动起着的至关重要的作用,试图在幼儿美术活动中将自然材料与生活材料有效地开发和利用,利用幼儿所熟知的自然材料与生活材料来激发其美术创作欲望,同时发展其思维与能力,培养其健全的人格。

一、自然材料与生活材料的特征

(一)低结构性

游戏的材料是幼儿进行探索和学习的基础。一般来讲,高结构性材料是已经预设了玩法并且特定的促进幼儿某一技能的材料,比如“理发店”的吹风机、“小吃店”的饮料机等等,而通常低结构性材料具有较多玩法,比如生活中常见的冷饮棍、自然界中的花草树叶等等。

低结构性的材料在单一中蕴涵着丰富。因为它们在设计时并没有预设玩法,这就给了幼儿自由发挥的空间。它结构松散、可变性强、玩法多样,幼儿在进行美术创作时,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来使用这些工具。比如,在《小草快快长》活动中,教师利用了生活中常见的物品“牙刷”——牙刷在生活中本是用来给我们的牙齿做清洁的,但是在这次活动中,幼儿却是把它当做了画笔,蘸取了一些绿色的颜料,在纸上作画,来表现小草从泥土中生长出来的样子。孩子们有的平着刷,有的侧着刷,牙刷刷头特殊的材质和纹理给了幼儿不同的体验。

(二)生活性

生活性是指自然材料和生活材料来源于生活,与幼儿的生活密切相关,可以充分调动幼儿的生活经验。“生活是艺术创作的源泉”。在普普通通的日常生活中找到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在此同时激发幼儿进行主动探究的欲望,幼儿在结合生活经验主动探究后得到一定的成果,会给幼儿带来极大的自我肯定感,这种方式能够最快速最有效的让幼儿开始形成审美意识。自然材料和生活材料的使用的特点是让幼儿在熟悉的环境中对原有生活经验的价值进行重新建构,为幼儿的想象力、思维力、创造力提供了很大的发展空间,让幼儿欣赏并感受到美术作品中的形象美,从而为美的追求创造了原始的动力,为以后审美奠定了基础,透过美术活动这一扇窗,能够真切的感受到美和意识,同时自我的感情也达到了升华。

(三)可探究性

可探究性是指材料可以充分的激发幼儿的兴趣,隐含教育目标,并可以调动幼儿的大脑灵活思考,与环境充分的互动,并积极的动手进行艺术创造,它给幼儿活动以有力的支持。自然材料和生活材料的可操作性还体现在它的难易程度,它既不是过分的简单,幼儿不能轻而易举的找到使用方法,对手指灵活程度不高的幼儿来说,也不是难度过高到想不到玩法。在这难易之间,就可以充分发挥幼儿的主动性,探究材料的不同的玩法。

二、幼儿美术教学活动中运用自然材料与生活材料的优势

(一)利用低结构性促使幼儿合作行为的产生

材料的结构化程度会影响幼儿间的分享。低结构化的材料非常容易受到幼儿的欢迎,这些材料的特点就是可以让幼儿随意拼接、黏贴联结,创造出自己喜欢的物品。幼儿也可以通过合作行为、同伴作用的学习、操作和交往来丰富拓展自己的原有经验。

(二)利用生活性培养幼儿的人文情怀

自然材料和生活材料是一类独特的“美术材料”,它兼具了人文性和艺术性。它不但和普通美术材料一样可以为幼儿的美术创作提供一定的基础,而且自然材料和生活材料相对于普通美术材料,它在使用方式上给了幼儿更大的空间,同时调动了幼儿在生活和游戏时的已有经验。

(三)基于可探究性培育运用能力

笔者通过观察所在幼儿园幼儿运用自然材料和美术材料的方式方法发现,幼儿能有效地利用并且创造性地使用这些材料,必定是由于幼儿与环境的有效互动。在这些互动探究中,幼儿的想象力远远过于成人。比如,教师提供了瓶盖,幼儿会在上面画画或是用瓶盖拼成有趣的图画。在这过程中,教师要尊重幼儿,并用认同式的参与给幼儿支持的力量,给予幼儿基于生活经验大胆探究和创作的机会。

三、幼儿美术教学活动中自然材料与生活材料的运用对策

(一)搜集符合幼儿生活经验的自然和生活材料,抓住幼儿的兴趣

幼儿能否把材料好好的“用起来”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是幼儿是否理解材料的使用方法,二是幼儿是否达到了使用此材料的操作水平。美术材料的选择必须符合本年龄段幼儿的发展水平,既具有一定的挑战性,难度又不能过高。自然中的和生活中的材料相对于普通的美工材料,更容易抓住幼儿的的兴趣,激发幼儿的创意灵感,教师需要充分发挥自然材料和生活材料在幼儿美术活动中起到的教育功效。教师和幼儿可以一同去寻找并收集周边的自然物和生活中熟悉的材料,如秋天飘落的树叶、吃西瓜剩下的瓜籽、妈妈织衣服的毛线等等,都是可以被利用起来的美术材料。可以让幼儿对材料有更深的了解,并激起幼儿茂盛的好奇心,对幼儿接下来对这些材料进一步的加工创造起了很大的帮助。幼儿自主收集材料的过程,既是后续美术活动的准备,也是前展性活动。

(二)把挑选材料的权利还给幼儿,尊重幼儿的想象力,体现过程自主化

美术材料投放的主体主要是指在美术教学活动中,对使用的美术材料具有挑选权的一类人。在幼儿园美术教学活动中,美术材料投放的主体主要分三种:第一种即教师主体;第二种是幼儿主体;第三种是教师和幼儿共为主体,即教师投放一部分特定的美术材料,再让幼儿也自主选择一部分自己感兴趣的美术材料。

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经验的积累,幼儿非常希望能够自主选择活动材料并且按照自己的意愿创作作品。我们把选择美术材料的权利还给幼儿,可以让幼儿更清楚的了解自己的能力和经验范围,更充分地发挥了幼儿的自主性。自主性指的实现幼儿自主表达和进行美术创造的核心所在。幼儿获得了美术创造的自主权之后,他们才可以游刃有余地进行美术创造活动,自主学习能力才会得到有效的提高。因此,在进行美术教学活动时,教师应为他们提供自由选择材料和自由表现的机会,鼓励幼儿去大胆地使用不同的美术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情感、意识、表现对世界的多彩理解和天马行空的想象。

(三)教师合理介入为幼儿操作能力的提高提供支架

支架式教学,意味着教师可以很好的把握幼儿目前的思维水平,并且给幼儿提供一定的帮助,让他们在自己能力可以做到的基础上进一步更好的完成任务,甚至是挑战他们,让他们对问题有新的理解,进入新的发展阶段。边霞老师在

教师只需要向幼儿介绍这些自然和生活材料的主要特征,并鼓励幼儿自主探索这些材料的特点,当幼儿的自主探索他遇到困难或是能力发展到达瓶颈期时,教师再做后续的跟进、补充为宜。综上,教师的合理介入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不提早做预设的示范;二是适时提供帮助。

(四)教师学会反思,把握主动学习的核心

要想提高幼儿在美术活动中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必须先充分理解主动学习的内涵,把握其核心要素。幼儿美术活动的活动方式多样,在教学过程中非常强调趣味性,教师需要在活动中观察材料的开放程度,幼儿获得直接经验的来源,活动中对材料选择的自由度,活动中与伙伴合作交流或进行创造性表现的频率等。教师必须对以上提出的要点及活动中所出现的问题进行反思,以此作为依据,及时的对材料的投放进行调整,让幼儿真正成为主动学习者;不断地实践与探索,认识和感知美术教学的具体过程和基本特点,以此紧跟教育发展的需求,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

结语

本研究主要采用观察法得到了幼儿在使用自然材料进行美术活动的一手资料,同时结合文献法等形式对研究资料进行了补充。在此基础上,对笔者所在班级使用自然材料和生活材料进行美术活动展开了分析,并对教师在美术活动中运用自然材料和生活材料提出建议。

参考文献

[1]杨俊. 浅析生活化材料在幼儿美术活动中的投放策略[J]. 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2,(02):133-135.

[2]金子逸. 浅谈幼儿美术教育与生活[J]. 才智,2020,(14):57.

[3]殷红霞. 幼儿美术领域生活化教学探究[J]. 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05):176.

[4]袁清华. 自然材料在幼儿美术活动中的创意表现[J]. 美术教育研究,2020,(05):140-141.

[5]王安琪. 幼儿美术教学生活化模式分析[J]. 中国新通信,2020,22(05):197.

[6]周妍. 自然材料对幼儿美术创作能力培养的探索[J]. 国际公关,2019,(03):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