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信息化道路交通规划设计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02
/ 2

城市信息化道路交通规划设计探讨

苏婷

  身份证号码:130529198902014985  天津   300000

摘要:交通道路是中小城市建设与发展的根本保障,对于优化城区道路交通状态,提高道路交通衔接性与效率性等具有积极作用。在中小城市建设与发展进入新时期的背景下,其道路交通规划设计工作面临着崭新局面,理应通过更为科学合理的方法与策略,充分有效整合道路交通资源,完善城区路网结构体系,满足与迎合中小城市未来发展的现实需求。近年来,相关部门高度重视中小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工作的创新,在细化完善道路交通规划标准规范、强化道路交通规划的约束力等方面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重要导向政策,为新时期高质高效地开展道路交通规划设计提供了重要遵循与依据。

关键词:城市信息化;道路交通;交通规划;规划设计

引言

在我国倡导的低碳、环保、绿色交通理念下,新区道路需要采用科学合理的交通规划方法。在此背景下,慢行交通理念应运而生,其核心是提倡出行者多采用步行、自行车和公共交通系统等绿色环保的出行方式,在节能环保的同时锻炼了身体,用健康的方式为城市环保作出贡献。慢行交通规划和城市用地与公共服务设计相融合,单独规划出步行道和非机动车道,并加大两者在道路规划中的面积占比,为绿色出行创造基础条件,也从设施保障方面引导行人选择绿色出行方式,从而让更多的城市居民接受和采纳步行或骑车代替开车的绿色交通方式。

1城市信息化道路交通的发展现状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对于城市的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时设计人员应该对各项相关的指标进行分析,并且明确道路交通规划设计的相关标准,提高设计的合理性。相较于发达国家,我国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中存在的问题依然很多,给城市经济的发展带来一定的影响。当前城市道路交通管理模式与实际情况存在一定的差距,管理模式缺少科学性和合理性,导致城市道路交通的稳定运行受到严重影响。近年来,我国城市中汽车数量呈逐渐上涨的趋势,这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道路交通的运输压力。基于此,应将信息技术科学规范应用于城市道路交通的规划设计中,打造完善的城市交通运输体系。

2道路交通规划设计现状及常见问题

2.1道路交通规划设计的宏观视野不足

现代化与精细化设计理念下的道路交通规划设计需要广大设计人员积极参与,共同发挥应有作用,凝聚形成强有力的道路交通规划设计合力。实践表明,在道路交通规划设计中,部分设计人员的宏观视野不足,依旧沿袭传统保守陈旧的道路交通规划设计思维理念,僵化固化的道路交通规划设计模式根深蒂固,不能够从宏观角度审视道路交通规划设计的布局与环节,狭隘地认为只要做好道路交通规划设计方案即可,对中小城市路网建设所产生的多元化环境影响考量不足,对车流优化、车辆碾压和路网构造等影响条件把握不到位,不利于实现道路交通规划设计的核心价值。

2.2道路交通规划设计体系有待完善

当今,中小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对系统性要素的运用要求更高,如何通过符合现代经济社会发展导向的实施体系,促进道路交通规划设计综合方案的完善提升,一直以来都是业内关注的焦点。纵观当前道路交通规划设计实际,普遍存在着对系统化设计方法把握不准确,道路交通规划设计体系不完善等共性问题,设计标准较低,未能建立健全基于未来动态发展理念的道路交通规划设计体系。同时,相关技术标准和规范不能满足道路交通规划设计需求,与中小城市个性建筑、空间组合和景观风貌等匹配不佳,限制了设计承载量的标准制定。

2.3对现代先进信息化手段应用不充分

现代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为道路交通规划设计提供了更为丰富的技术手段,使得传统模式下难以完成的道路交通规划设计任务更具可操作性。实践表明,部分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过程未能引进现代信息化技术手段,对各类客观要素统筹整合不当,无法构建形成直观化、立体化与形象化的道路交通规划设计模型,难以实现综合设计数据信息的互联互通。同时,缺乏对中小城市实际环境与现场的有效勘察,信息数据不完善,工程量计算不准确,欠缺考虑道路交通的耐久性,阻碍着道路交通规划设计整体实施成效。

3城市信息化道路交通规划设计方法

3.1规划车道数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的过程中设计人员应该加强对车道数设计的重视力度,结合城市车辆运行数量的具体情况,对车道数进行合理计算。道路的交叉口负荷设计是重点以及难点,设计人员必须提高重视力度,针对当前道路交通出现的混乱局面,制定科学的交通管理方案。对车道的容量进行合理设计,最大限度提高车辆运行的安全性。需要注意的是设计的过程中设计人员不能随意增加道路数量。分析城市规划发展的规律,并对交通的增长需求进行分析,改善当前道路网络,提高道路的平整性,优化交通组织,提高城市布局的科学化程度。需要注意的是设计的过程中设计人员应该提高对道路宽度的控制力度,结合行驶车辆的类型和行驶车辆的具体数量,对道路宽度进行设定。

3.2规范道路交通规划设计流程

完善道路交通规划设计体系构建流程,明确不同环节、不同步骤及不同阶段体系的实施重点,做好对道路交通规划设计方案的编制、修改及校核,提高道路交通构造的安全性、科学性和稳定性指标。在道路交通规划设计初步完成后,应结合设计预期,对其符合性状况进行校核,对整体设计成效作出评价,开展数据模拟实验,构建形成以现代化技术方法为主要工具,以道路交通规划设计总目标为主要导向的设计流程。增强对道路交通使用期的认识,融入道路设计和土石方施工设计内容,充分考虑道路交通的中小城市环境,细化相关技术参数的分析,提升设计以及设计寿命的匹配度,针对实际情况采取有效解决措施,对片区路网构造进行优化,提高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质量。

3.3强化“智慧交通”顶层设计

信息技术背景下,设计人员应该强化“智慧交通”顶层设计。从政府层面应该提高对智慧交通设计的重视力度,做好相应的引导与指导工作,帮助设计人员形成新的设计思路,引入更多先进的设计理念,做好智慧信息化顶层设计工作,提高城市道路交通设计的水平。同时,各部门之间应该加大沟通与协调力度,将各部门之间的信息进行高效融合,提高道路交通调度与控制的力度,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结束语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的过程中设计人员应该加大对信息技术的应用力度,综合分析影响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的因素,并且将信息技术规范应用到道路交通规划设计中,提高道路交通运行的安全性,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同时,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的过程中设计人员应该加强自我学习的力度,不断学习新的设计理念,并根据城市道路交通运行的实际情况科学落实各项先进的规划设计理念,全面提高道路交通运行的效率和质量,最大限度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的可能性,提升人们出行的安全性。

参考文献

[1]王华胜.城市道路交通规划探讨[J].科技风,2019(23):257.

[2]陈广跃.城市道路交通规划和设计的探讨[J].中华建设,2019(07):114-115.

[3]徐二梁.城市道路交通规划和设计的探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9(13):16.

[4]周莎莎.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研究[J].住宅与房地产,2019(12):81.

[5]吴晓飞,王纯,王文华.道路交通规划设计体系及沟通平台搭建的探讨[C]//.创新驱动与智慧发展——2018年中国城市交通规划年会论文集.,2018:402-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