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疫情时代饲料企业人力资源的激励机制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02
/ 2

后疫情时代饲料企业人力资源的激励机制研究

陆刚

浙江科盛饲料股份有限公司  浙江绍兴 312073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饲料行业加快向着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方向发展,产业融合速度加快,国家政策的支持和行业的日趋规范又促使饲料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企业间的竞争和博弈更为加剧。企业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因此,饲料企业要在后疫情时代的市场竞争中求得长久生存和发展,就必须建立健全科学有效的激励机制,吸引、培养、任用和留住人才。本文就后疫情时代饲料企业人力资源的激励机制这一话题展开深入分析和探讨,提出优化改进措施。

关键词:饲料企业;激励机制;策略

引言:

人力资源是现代企业的战略性资源,也是企业发展的最关键的因素,而激励是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企业想要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持续稳定高速的发展,就离不开对人才的培养和激励,通过有效的激励机制来提升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降低企业的用工成本;因此,激励机制成为当今很多饲料企业提高竞争力的必然选择。

一、激励机制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发挥的作用

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的过程中,围绕着激励机制的制定与实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通过激励机制能够有效的帮助企业吸引并留住人才。当今社会市场竞争的实质其实就是企业对于人才的竞争,哪个企业拥有优秀的人才,哪个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就占据更多的竞争优势 [1]。结合市场的角度来说,就是哪个企业的薪资奖金、福利待遇以及其他具体的激励机制更吸引人、更有优势,哪个企业就更能吸引并留住人才。因而,建立健全激励机制,使企业能为人才提供完善的培养体系、科学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充足的晋升渠道、舒适的工作氛围,最终达到吸引、培养、任用、留住人才的目的。

其次,通过激励机制能激发出员工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尽量把员工放在他所适合的位置上,并在可能的条件下轮换一下工作以增加员工的新奇感,培养员工对工作的热情和积极性;通过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有机结合,让员工形成对企业的归属感、认同感,进一步满足员工的自尊和自我实现需要,从而激发了员工的积极性与创造性。

再次,通过激励机制能为整个企业内部营造良好的竞争环境。通过激励,在企业良性竞争的氛围中,能使员工产生危机意识;员工为了不落后他人,会在工作中更加积极的、努力的、创新的工作。

最后,通过激励机制还能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适当运用激励机制,能够有效地缓和劳资矛盾,形成“同舟共济”意识,齐心协力应对企业危机。

二、后疫情时代饲料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

1、行业整体人才匮乏

饲料行业属于传统行业,作为传统行业,饲料企业在行业竞争上存在劣势。特别是疫情以来,与体制内或者高新互联网等行业相比,饲料企业很难在人才市场上获得优秀人才的青睐,无论是市场发展前景还是行业认可度都不具备较强的竞争优势[2];而且对很多人而言,饲料企业其成就感和满意度较低,特别是在别人的认可方面,存在较大差距。

2、薪酬激励未显公平

根据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物质生活需要从来都是人的第一层次需要。 马克思说过:“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这决定了人类首先必须满足吃、穿、住、行等物质生活需要,这就促使员工在工作中想要获得更多的薪资报酬以及更为优厚的福利待遇。很多饲料企业薪酬结构缺乏激励性,岗位差距过小;薪酬没有和绩效挂钩,奖金发放随意性大;工作任务不均匀,但待遇差不多,横向比较不满意,员工无法以薪酬回报来评价自己的岗位价值和绩效奉献。薪酬发放的不公平会直接影响员工的创造性和积极性,大大降低员工对公司的信任感,不利于奖勤罚懒、能者多劳,缺乏自我公平性。另外,薪酬缺乏激励将会使员工失去主动性和忠诚性,同时也难以留住内部关键人才和吸引外部人才,使企业的长期发展缺乏持久的人力资源支持。

3、激励机制不配套、不健全

要想做到激励机制的有效运用,就必须要建立起一套健全有效的配套设施。目前,很多饲料企业对于激励机制缺乏重视,企业在内部根本没有建立相应配套的激励机制,各项制度不完善(如薪酬制度、培训制度、绩效考核制度等),无法相互衔接、配合,形成合力,激励机制无法真正有效的运行,无法发挥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作用。

同时,部分饲料企业过度高估自身的吸引力,控制劳动成本,降福利、不断降低涨薪幅度;或是激励制度过度自信,没有定期回顾,缺乏灵活性,没有随着外部环境变化(特别是疫情以来的变化)及内部员工的心态变化而改变现有激励机制的问题,始终坚持现有的激励手段和方式。

还有部分饲料企业理解片面,以物资奖励代替一切,忽视精神激励的重要性,在一定程度上压抑了员工的积极性,产生激励与需要的错位。要知道员工工作不仅仅为了获得报酬,也希望能够获得肯定,实现自我价值。

因此,这些都会造成企业引才困难或员工积极性不高、员工不满,导致人才流失的情况;这对于在后疫情时代饲料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实现可持续发展有很大不利影响。

三、优化饲料企业人力资源激励机制的策略

1、合理引才、优化人才配置

饲料行业算是一个比较冷门的行业,这就造成了不仅是整个行业从事的人员较少,想进入从事这行业的人员也少。因此,在后疫情时代要解决饲料企业人才匮乏的问题,重要的措施之一就是合理引才、优化人才配置。对于市场营销、饲料配方、养殖技术、经营管理等方面的关键人才,可采取多种途径的引才手段,除社会定点招聘、校园招聘外;还可以通过校企合作,与相关专业高校或技术院校开展合作,通过定向班、冠名班、奖学金赞助、实习留用等方式,使更多的专业人才从事饲料行业。同时,对于内部现有人才,实行优化组合,在相同或不同岗位上,人员可以自由流动,做到人员的最优化配置。

2、建立科学合理的薪酬体系

构建合理的薪酬架构,建立公平的激励机制,对人才的引进与留住具有吸引力。饲料企业的薪酬体系一般由固定薪酬和变动薪酬两部分组成,其中固定薪酬就是员工每月的基本工资;而变动薪酬的高低是激励员工的有效手段。加强薪酬结构的合理性,就是要从这两方面的收入着手,调整不同岗位和级别员工的收入比例[3]。在管理中,薪酬体系的实施需要设定条件和幅度,可以采取系数调节法,实现不同地区、不同岗位特别是关键技能岗位人才与普通岗位员工的薪酬差异,实现员工薪资间的互信互认。

3、健全和完善激励机制

激励政策是饲料企业吸引和培养人才必不可少的政策,但激励机制的实施应当是多层次的、全方面的、随社会发展不断优化的,不单单在薪酬、奖金上得以体现;特别是在关键人才上,还应当注重员工个人价值体现、职业生涯规划、培训进修等,促使员工可以将自身能力、智慧、技能、知识等充分体现出来。为此,后疫情时代饲料企业激励机制要改变单纯的物质激励方式,还要从职务晋升、精神嘉奖、参与管理等多方面采取激励措施,让员工能随公司的成长而获得发展,增强员工的忠诚度,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

四、结束语

后疫情时代,更加复杂多变、不确定性因素更多的发展环境对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等各方面都提出了更高要求。饲料企业要想创造更多价值、实现可持续发展,就需要紧抓新机遇,直面新挑战,必须以人为本,在进行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充分发挥激励机制的作用,才能更好的培养和吸引人才,从而为企业赢得主动、赢得未来。

参考文献

[1]李娟.饲料企业人力资源的激励机制探究[J].饲料工业,2017(02)76-78.

[2]王琳琳,刘强.新时期饲料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激励机制研究[J].中国饲料,2021(22):86-89.

[3]龚东超.创新型饲料企业人力资源激励机制体系建立路径探析[J].中国饲料,2022(06):73-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