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德育育人实践路径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1-02
/ 2

中职德育育人实践路径

刘敏华

江苏省镇江技师学院 江苏省镇江市 212001

摘要:在素质教育深入实施的前提下,中职院校开展德育教育活动,能够对学生的思想观念进行引导,为实现学生的全面协调发展提供支持。由于中职阶段的学生认知能力进一步增强,其自我意识也在不断提升,很容易受到来自外界观念的影响和干扰。因此,中职德育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德育活动,进行有针对性的引导与培养,以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与成长。基于此,本文阐述了中职院校开展德育育人实践路径的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中职院校;德育育人;实践路径

引言

青少年道德教育是社会关注的关键问题,是教育的重要内容。当前,中职院校的德育工作存在很多问题,作为道德教育的主要负责人,教师必须积极开展法律教育,以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同时,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中等职业学校更加重视德育工作。因此,教师作为道德教育的实施者,在德育的教学过程中,必须要注意学生的主导地位,通过建立一系列科学的评价体系,来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一、中职院校开展德育育人实践活动的意义

(一)提升中职院校的教学质量,改变社会舆论

当前的社会舆论环境,大部分家长及非专业教育人员对于中职院校依旧抱有较强的抵触心理,而当外界环境开始对中职教育活动表现出抵触心理,未来人才的补给并不能得到保障。因此,在全新的教育要求下,中职院校必须发起以“育人为本,科学管理”为核心的德育教育工作,从而在根源上解决中职的负面评价问题。在德育教育活动中,中职学生与教师进行接触的频率大幅度增加,教师能够在情感、意识等角度给予学生一定的帮助,展现中职教育的情感引导价值。通过德育教育,教师能够对中职学生的不当行为、不良行为进行约束和干预,将德、礼、信等概念带入教学活动当中,对中职学生发起全方位的教育。在家长的角度来看,德育教育相当于一种变相的行为管理制度,通过德育,中职教育以更完备的态度出现在学生面前。

(二)提升中职学生的综合素质,强化个体技能

受到社会环境、教育环境与个人素质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中职学生的整体素质偏低,表现出多种短板问题。部分中职学生胸无大志,对于未来的教育活动及成长历程缺乏规划,以毕业、就业为唯一行动目标,人生观上缺乏抱负,人生目的过于模糊。部分中职学生没有形成良好的集体意识,以自我为中心,为社交活动、学习就业蒙上了一层阴影。落实德育教育,能够针对中职学生已经表现出来的负面问题重新敲定教学计划,依靠全方位的德育教育理念改正中职学生身上存在的短板问题。德育教育理论所设计的内容极为复杂,不仅包含个体的自我认知与外界评价,更包含对未来素质的规划。在“育人为本,科学管理”理念下,教师能够结合德育教育的有关要求约束学生的行为,并对学生的思想素质进行限制,以此来取得较为出色的教学成果。

二、中职院校开展德育育人实践的路径

(一)尊重学生,以身作则

在中职德育教学中,教师应对自身的言行举止进行严格管理,依靠行动准则约束自身的行为,发挥教师的榜样作用。在课堂教学环节,鼓励学生进行提问,以谦和的态度、平静的语气为学生解决学习问题,解除师生之间的隔阂。在日常生活管理环节,教师应摒弃谈话、批评等落后的“教条式”教育方法,依靠线上交流、书写信件等间接性的交流方式消除学生的畏惧心理,指出学生行为上、思想上的不当之处,并向学生提出相应的改正意见。谦逊和善的教学风格能够营造一种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使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和蔼与包容。当对教师的良好品格形成一个确定的评价时,学生会将这种评价带入到自己身上,向着教师的方向不断发展,在追逐榜样的过程中慢慢成长。

(二)借助文化学习课程,转变学生思想观念

知识学习是德育活动的重要途径之一。进行知识信息的讲解能够让学生在获得知识面延伸的同时还能够对学生的认知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引导其产生思想观念的转变与发展。教育改革背景下的中职教学内容提升了文化知识的比重,学生能够通过学习诗词、篇章等内容获得认知的转变。因此,在德育活动的实践中,开展文学作品阅读活动能够充分发挥文学艺术对于思想的引导作用,转变学生的认知观念,为实现德育教育的目的做好铺垫。

例如,开设经典诵读课程,根据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选择阅读的内容,让学生在诗词文章诵读的过程中获得优秀中华文化和民族精神的熏陶与感染,萌生积极的价值观念。

(三)借助生活探究实践,锻炼学生认知能力

生活化的教学活动内容能够激发起学生的参与实践兴趣,并帮助其加深理解和认知,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在德育活动中,教师设计更加生活化的活动形式和内容,能够给学生创造更多的实践机会,引导其在活动中获得认知能力与价值观念的发展。因此,在中职德育活动的设计与安排过程中,为了让学生能够得到更加高效地引导与培养,教师可以将活动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进行结合,让学生自发进行感受与体会。从而获得实践能力和思想认知的协调发展,实现德育教育的目的。

例如,在利用历史课程进行德育教育时,为了让学生能够在掌握历史知识的同时获得思想认知上的引导,教师可以带领学生通过参观历史博物馆和文化馆等方式对历史事件和文物中蕴涵的文化思想和精神内涵进行体会与感悟,获得价值认知的深刻,为实现德育教育效率的提升以及学生的发展创造条件。

(四)借助家校共育活动,促进学生身心发展

家庭和学校作为学生各种活动进行的主要场所,能够对学生的成长与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在德育教学过程中,为了给学生提供一个更加和谐健康的活动和学习环境,教师和家长要积极地进行联系互动,对学生的情况进行更加全面地了解与掌握,并制定有针对性地培养和引导措施,以保障德育教育的效率,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支持。因此,在中职德育活动中,教师在进行活动安排时要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进行凸显,创造亲子互动和沟通的机会进行家校共育,从而实现教学效率的提升以及学生思想观念的发展。

例如,中职院校在开展德育活动的过程中,为了对学生进行更加全面地引导与培养,使其获得身心的健康发展,可以鼓励家长参与到教学活动的实践中,通过亲子之间的互动和交流加深双方之间的了解,在沟通中共同解决生活和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同时还可以对家长进行教育方法的引导与传授,使之能够与学生进行换位思考,对学生的心理状态及其成因产生更加深刻的认知,探寻最优沟通和解决方法,帮助学生获得身心健康的积极发展。为实现德育活动的教学目的,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支持。

结束语

综上所述,中职院校开展德育育人实践路径,教师必须明确掌握中职学生的成长特点,结合德育教育的有关要求融入实践感悟、文化学习等板块,从多个不同的角度入手,帮助学生领悟德育教育的内涵,以此来提升学生的德育水平。

参考文献

[1]王小云.关于中职院校体验式德育育人实践研究.教育学,2021-12.

[2]郑伟强.中职德育与劳动教育协同育人路径研究.教育学,2022-08.

[3]周益锋."育人为本,科学管理"的中职德育实践分析与探索.教育学,2020-11.

[4]胡大明.中职院校德育教育实践研究.教育学,2020-11.